地理课堂的“活动”驱动

来源 :中学课程资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tou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材版本】
  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中“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
  【课标要求】
  结合实例,说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理解季风环流的形成原因及影响。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对气候的影响;说出海陆分布对大气的影响;解释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及成因。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各种图像、材料的阅读分析,提高读图、分析图能力和获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大气环境中出现的一些实际问题的探究,激发地理智慧;尝试用地理的视角看世界。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东亚和南亚季风环流的成因、风向和性质。
  教学难点:气压带、风带移动对气候的影响;季风环流的成因。
  【教学方法】
  讲解法、比较法、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黑板上画出春秋分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空白图。
  学生:填出相应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名称。写完后让其他学生点评。
  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参与作业点评,有利于学生对知识形成建模意识,并为本节课做好知识储备,还可以使学生懂得自我欣赏与对他人的欣赏。
  承转:我们知道了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规
  律,那么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对气候有怎样的影响呢?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 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展示:地球上的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示意图(图1),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图2);材料一、材料二。
  材料一:气压带所在的纬度位置不同,其气温特点也不同。一般而言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中纬度地区冬冷夏热。上升气流(气压低)降水多,下沉气流(气压高)降水少。
  材料二:受风带控制的地区,一般而言风带的纬度高,气温低,纬度低,气温高;中纬度冬温夏凉。如果水平方向上气流由低纬流向高纬,越往高纬流(即气流往温度低的方向流)的过程中,气流中的水汽分子易凝结,降水多。如果水平方向上气流由高纬流向低纬,越往低纬流(即气流往温度高的方向流)的过程中,气流中的水汽分子不易凝结,降水少。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
  问题探究:结合图1、图2、材料一、材料二,哪些气压带控制下多雨或少雨?多雨或少雨原因?
  学生活动:完成表1、表2。
  教师小结:请学生用实物展台投影展示自学结果,全班同学可针对其成果进行补充或质疑,教师根据情况适当地予以指正、追问,最后达成共识。教师进行过程性小结,气压带、风带对气候产生的影响是:低气压,气流垂直方向作上升运动,降水多;高气压,气流垂直方向作下沉运动,降水少;气流从较低纬流向较高纬,降水多;气流从较高纬流向较低纬,降水少。极地东风带地处高纬度,气温低,从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少,低纬信风带,气温高,从高纬吹向低纬降水少,中纬西风带,终年温和多雨。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阅读材料,并能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的快速检索能力。让学生自己展示学习成果,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通过其他同学参与评价、质疑,可以激发各种层次学生对该知识的思考,展现他们对该问题的理解,这也是知识真正的价值,而不是作为固定信息让人接受。这也体现了地理课堂的目标: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基本知识结构的理解能力,而不是对孤立的地理知识的记忆能力。
  承转:我们分析了春秋分时(即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对气候的影响,而气压带、风带是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的,那么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又会对气候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活动二 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材料展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图2)”和上面表格内容。
  问题探究:控制南北纬10°~20°之间大陆西岸冬夏季节的气压带、风带是什么?对气候有何影响?控制南北纬
  30°~40°之间大陆西岸冬夏季节的气压带、风带是什么?对气候有何影响?(先以北半球为例,判断夏季、冬季气压带、风带的移动对气候的影响。)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完成表3。
  教师小结:请学生用实物展台投影,用自己的语言展示小组合作成果,并回答其他小组同学提出的问题,最后师生达成共识。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无论是以文字还是书面的形式;学科的表达能力,也是学生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活动三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
  材料展示:读书本P53第1~4段文字;结合投影图“世界1/7月海平面气压中心示意图”。
  问题探究:什么是大气活动中心?南、北半球的气压分布有何差异?为什么?北半球的冬夏季节(1月、7月)北大西洋、亚欧大陆、北太平洋大气活动中心分布有何特点?导致上述大气活动中心形成的直接及根本原因分别是什么?(教师提示:结合地图,观察世界海陆分布特点,南北半球的海陆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
  1.画出1月(冬季)和7月(夏季)的海陆热力环流图,标出近地面气压值的高低。
  7月 1月
  2.完成表4,北半球主要的气压中心。
  教师小结:教师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讨论答案,红笔订正。南半球没有形成气压中心的原因是南半球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所以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小,不具备形成气压中心的条件。因此,大气活动中心的典型分布在北半球。
  设计意图:探究问题中的部分题目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材料可以回答,但有部分题目学生需要教师引导展开小组合作探究,但题目的能力要求相对较高,所以教师在题目中给出提示,让学生可以有“索”攀爬,也是希望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让学生从“被动”等答案变成“主动”找答案,启迪学生智慧,也符合“最近发展区”原理。
  承转:大陆西岸的气候是受气压带和风带影响形成的,那么大陆东岸的气候是怎样形成的呢?
  活动四 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
  材料展示:读教材P53最后两段及图“亚洲冬、夏季季风示意”。
  问题探究:什么是季风环流?全球最典型的地区是哪里?为什么?(参考世界轮廓图);甲、乙两图中对应的月份(1月/7月)?判断依据?甲图中东亚、南亚地区的风向是什么?为什么?乙图中东亚、南亚地区的风向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活动:同桌间讨论问题,然后完成表5空白部分。
  教师小结:教师用实物展台投影学生讨论答案,红笔订正。季风环流最典型的地区在东亚。原因:东亚面向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明显,因此形成了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教师追问: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有没有形成季风气候?判断理由?
  设计意图:开展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适时的课堂追问,让学生发散思维,启迪智慧,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也给教师“教学相长”的机会,我想这样的课堂不单是学生有收获,老师也有收获,这才是真正的课堂。
  【课堂小结】
  教师:自主完成对本课时内容知识模型构建。
  学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模型意识,让学生学到的不是孤立的知识点,而是知识块、知识模型,学生得到的知识是系统的、有逻辑的,也为今后知识的整合、迁移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摘 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黄金时期与人格塑造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加强其思想品德教育,陶冶其思想品德文化修养显得尤为关键。思想品德课程是初中教育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如何优化其课堂教学模式,开拓其发展新渠道,是广大教师值得思考的一大课题。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创造性尝试,就如何“曲径探幽”,以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质量,提升学生思想品德文化素养与思想品德修
期刊
摘 要: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将精力投放在基础知识和艺术特色等方面的教授上,很少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其实,在语文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中,阅读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大量的阅读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和写作技巧。因此,可以说阅读是写作与交流的前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采用科学的方法,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  关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美术作业评价的重要性,阐述了如何通过激励性、多元化、档案袋式、展览式、评语化评价来进一步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构建和谐高效的美术课堂。  关键词:美术作业 评价 学习兴趣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多角度、全方位地去看待和评价学生的美术作业。美术作业的评价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参与、协作、探讨、交流、发展、展示自我的机会,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能否对学生的作业做出正确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作为高考的必备科目之一历来颇受重视,但由于政治学科含有浓厚的思辨色彩,若单纯地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必然会营造出枯燥的学习氛围。这既不利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本文主要针对如何营造高中高效学习的基本策略进行思考,主张通过博学审问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慎思明辨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方法,通过践行于实际来提升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政治 高效学习 兴趣 学习方法
期刊
摘 要:研究所有英语教学流派,不难发现,它们都有其优点,但也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应以辩证唯物的眼光去正确看待它们,既不要全盘否定某一种教学法,也不要盲目追求新兴的英语教学法,而是应形成自己的观点和判断,打造出适合自己的英语教学法。  关键词:翻译法 听说法 视听法  任务型交际建构教学法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高中英语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英语教师学习着、探索着,那是否意味着新的教学方法就
期刊
摘 要:音乐课程本身的特性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差异,使初中音乐课程实践具有了开展随机通达教学的可能。笔者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拟通过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精神、提供多维切入学习的情境、加强学习实践的合作探究三个方面就随机通达教学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索,从而提高初中音乐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随机通达教学 差异性 知识建构  音乐富含人文色彩,不具语义的确定性和形象可观性,无法完全通过形象的讲解和情境
期刊
摘 要:教学的实质不在于知识内容的搪塞灌输,而在于学习方法的授予。加强对初中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和原发性具有实在的功效。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转换教师教学观念、注重错误指导以及加强学生实践认知三个维  度来探讨如何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学法指导 初中数学 自主学习  “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贯行‘先
期刊
摘 要: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管理是中职体育课程教学顺利开展的基础与保障,笔者基于多年中职体育教学管理经验,在本文中从学生心理特征与发展需求出发,就如何实现“学生未动,管理先行”进行了探索与分析,旨在进一步优化中职体育课堂教学管理成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师生心理相容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终身锻炼的意识。  关键词:中职体育 课堂教学管理 管理策略  课堂教学是中职体育教学的基本及主要形式之一,
期刊
摘 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是初中英语课堂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有效环节,有利于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发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能。本文基于发展性评价的教学意义,就如何提高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践行发展性评价的效能进行了深入探索。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发展 发展性评价  在我国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中,评价的标准过于单一,评价的方式较为刻板,评价的内容趋于陈旧,强调结果、轻视过程,造成英
期刊
摘 要:课堂上教师的语言、表情等教学行为看似与教学活动无关,却着实影响师生间真诚的交流与对话,影响学生能否真正的融入到课堂教学,能否感受到教师发自内心的关爱,能否引发师生间情感上的共鸣,最终影响能否实现高效课堂。  关键词:地理课堂 教学行为 师生互动  教学设计中我们更多考虑的是教学内容如何处理,却常常容易忽略教学活动是需要在师生互动和交流中完成,而课堂上师生间不可能像平时聊家常那样完成互动和交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