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z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汉语学习中,部分少数民族学生认为汉语学习任务繁重,汉语非常难学。首先,汉字有四声,准确掌握汉字的读音很难。其次,汉字的构造、形体、偏旁很复杂,一个字的笔画稍有改变,字的读音就完全不同,意义也随之改变,因而难以识记。再次,汉字中的同音字较多,因而在书写中容易出现错别字,同时汉语词汇中有大量的同义词、近义词、多义词,容易混淆。最后,汉语的语法规律复杂,因而句子的结构及成分的划分让人头痛。个别学生上课似乎听懂了,打开课本也能读会写,可一旦合起课本,头脑中就一片茫然,话听不懂,字词也写不出来。不少学生在用汉语进行口语交流时,往往张不开口,交际能力很弱。所以我认为,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要抓住关键,千方百计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我的基本模式是:预习—启发引导—练习。
  
  一、预习
  
  改变我讲你听的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把教师单方面的教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运用。
  课堂教学是师生合作共同完成的,所以,学生的课前预习与教师的备课一样,是高质量课堂教学的前提和必须。学生的兴趣往往是从预习开始的,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紧扣教学目标,利用3~5分钟进行课前测验(如听写、口述、演板等),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汉语教学中来。
  
  二、启发指导
  
  课堂教学的重点和关键是教师的教授。教师的教授应以如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以饱满的情绪去学习汉语为前提。我的体会是,教师的语言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汉语教师的语言贫乏、知识面窄,整堂课只是围绕有限的课本内容转,就难以吸引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谈不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了。因此,促使学生主动学习汉语的重要前提是,教师本人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还要精心组织教学语言,在讲课时应随机应变,巧妙设计提问,尽可能让教学过程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教师通过精心讲解,引导启发学生抓住重点,攻克难点,解决疑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讲课就是教师展现汉语魅力、激发学生兴趣的最重要的环节。
  在汉字的讲解中,我总是先在黑板上写出易于识记的生字,让学生说出其偏旁部首,我再读出字的发音,说出字的含义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运用。然后,再让学生用所学的生字来组词,以了解生字的更多的含义。最后,让学生变换偏旁部首,组合出不同的同音字、形近字。如《赵州桥》这篇课文,其中有一生字“洨”,学生马上说出此字的偏旁是三点水,我读出字的正确读音为xiáo,意思即河水的名称。在此基础上,学生立刻联系以往学过的汉语知识,变换偏旁,依次说出很多不同的汉字(如咬、狡、跤、胶、较、校、饺、绞、皎、效、郊等),并一一说出其读音及其用法。
  在词语解释时,我先详尽地解释词语的意思(基本上是师生配合进行),然后要求学生用词语组词组,再进行造句。如《视死如归》一课中有“从容”一词,我解释它的含义是“不慌不忙,镇静,沉着”,学生说出该词是形容词,又说出一些词组(举止从容、从容不迫、从容就义等),又造句(“他满脸含笑,从容不迫地走上了讲台”“方志敏宁死不屈,为了革命,从容就义了”),效果就很好。
  在分析课文时,我先要求学生阅读课文,直至可以流利朗读,然后才开始讲解分析,但绝不一讲到底,而是设置问题让学生回答。这样,不仅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听读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锻炼说的能力,培养口才。
  在课堂教学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学习汉语的主动性,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积极思考,领会教师所讲的知识要点,并对学习内容加以总结、归纳、整理,以加深理解。我时常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为什么用这个词?能否改换一个词而不改变它的意思?或者采用划分段落、归纳概括中心思想等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思考的基础上回答问题,并鼓励持不同看法的同学展开辩论。有时,我还有意设置悬念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三、练习
  
  练习至关重要,练习是全面检测学生汉语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重要手段。练习应在课内进行,在老师的带动下,通过听写、识记、读译、朗读、口述、背诵、默写、测试等方式,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积极主动地运用所学的知识,以达到理解、记忆的目的。否则,学生不主动,教师讲解得再多,也是无济于事的。
  在检测时,要了解好、中、差学生的实际水平。教师可通过不同类型的习题训练,达到知识与能力同步测试的目的。因此,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应有所不同。程度差的学生,只要求他们掌握课本中的字、词、句、段,课本后的练习会做即可;而程度好的学生,可要求他们在掌握书本知识及完成课本后习题的基础上,多读课外书。在训练时,教师可边观察、边指导、边讲述,学生可边听、边说、边想、边做。在练习中或练习后,可采取学生自我批改、互相批改、教师公布答案等方式,让学生在讨论、思考中寻找正确的答案。每节课结束前的10~15分钟,可进行形成性测验,要求当堂独立完成作业,这样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也节约了教师课下批改作业的时间,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备课和改进教学方法上去。
  (责 编 辛 欣)
其他文献
江苏省广播电视学会于7月21、22日召开的第三次学术年会,集中反映了今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后,我省广播电视界进一步解放思想,就如何加快广播电视事业的改革,加强经济宣传
所谓“四动”,指的是“外在压力的推动,情感体验的触动,价值认同的助动和自我超越的驱动”,而这四动之间的关系既层层递进,又多维互动。    作者简介:  周秀英,江苏省无锡市蠡园中学英语教师。从教15载,做班主任工作10年有余。秉行的教育理念为“我教,我思,我快乐”。近两年来,已累计发表随笔10万多字,有多篇文章获奖。    背景篇  走进初三(5)班  用一组数据来直观描述一下我班的轨迹:  3年
许昌市第二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名师荟萃、管理严格、人才辈出的优质教育学校,创建于1927年,始名“省立第四中学”,1954年正式命名为许昌市第二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147人,其中
带状疱疹是由肝脾内蕴湿热兼感邪毒所致。发病特点:突发成簇性水疱,带状排列,沿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排列,伴剧烈疼痛,愈后大多数不再复发,部分人会留下后遗痛。
我们应该做的是,冷静研究一下,到底教师树立的榜样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对学生影响最大。掌握了这个规律,才好恰当发挥榜样的作用去影响学生……既不研究学生,也不研究生活,更不研究方式方法,主观盲目地去向学生推荐榜样,学生不买账就怨天尤人,这相当于上战场抄起一把大刀就胡乱挥舞,砍不着敌人就抱怨刀非好刀。    教育界有一句流行语:“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很多班主任不加分析地迷信这句话,用主题班会、黑板报、平日
班上有一位同学,初三毕业时以全县中考第一名的成绩被推荐到我校上高中。进入高中生活一段时间后,在他身上发生的几件事引起了我的注意。  一次,作为住校生的他没有按照规定时间熄灯,受到老师的批评。但他以自己在复习功课为由,顶撞老师,不服从管理,最终学校把他的家长请来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还有一次,班里组织全班同学去爬山,作为一项集体活动,他却拒绝参加。他英语成绩不错,老师请他在家长会上介绍一下自己的学习方
6月25-26日,“第二届全国冬病夏治学术交流大会”在北京怀柔召开,全国各地500余名代表共同探讨中医冬病夏治理论与经验。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
颈性眩晕是一种因颈椎退行性变或长期姿势不当,颈部肌肉扭伤,韧带钙化导致骨质增生、椎间盘脱出压迫椎动脉所引起以眩晕为主要表现的脊柱疾病,其眩晕历时短暂,反复发作,每于
在众多衡量教师质量的指标中,师德是最重要的一项内容。我曾经收集了不同地域、不同学段、不同学校的教师工作考核表,发现虽然各地各校办学理念不同,经济文化发展差异很大,但是对教师的考核却是惊人一致,尤其是师德一项,在每一张考核表中全都排在第一位。可见,师德是一个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  如何提高教师的职业素养呢?我认为,最关键的因素不是告诉他应该遵循什么原则、达到什么要求,而是先让他弄清楚自己是谁,是什么
<正>本发明涉及一种在超重力场条件下连续制备球形碳酸钙晶体的方法。实验步骤:在配制浓度为0.010.20 mol/L的Ca Cl2水溶液中,滴加一定量氨水调节p H,同时添加质量分数为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