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旗袍的审美和文化特色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h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饰是人们离不开的生活元素,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同时,服饰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承载着人们的审美观念和文化特色。作为中国的传统服饰,旗袍所蕴含的美让全世界的女性都着迷,而其折射出来的中国传统的审美心理和文化特色,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一、旗袍的由来与发展
  旗袍是中华女性的传统服装,也是标志性的服装,它以独特的美受到了广大女性的广泛欢迎,其魅力经久不衰。
  (一)旗袍的来源和历史发展
  旗袍最早来源于蒙古游牧民族女子的袍服,而后满族人继承发展了这种服装。满族入关取代明朝建立政权之后,旗袍在中原地区得到推广,成为女子的常服。早期旗袍造型是宽腰直筒式,腰身宽松、平直,袖口宽大,衣长至脚踝,配上绸冠和花盆鞋,给人以端庄优雅之感,这种样式一直到清朝晚期都没有大的变化。辛亥革命爆发后,在社会大环境以及欧美服饰的影响下,旗袍的样式发生了变化,虽腰身宽松,但是袖宽缩小,滚边改窄,衣长仅过膝,也就是所谓的淑女型的旗袍。20世纪30、40年代是旗袍发展的鼎盛时期,其样式有了很大的变化,收腰、高开叉,强调女性的“曲线美”,款式繁多,风格多样化,轻便得体,线条流畅,形成所谓的流线型旗袍。新中国成立以后,旗袍有过一段时间的沉寂,直到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才又重新回到人们的视线中。
  (二)现代旗袍的流行趋势
  虽然是传统的中国服饰,但是旗袍依然是走在时尚的前端,引领着服饰潮流。现在的旗袍,不仅是女性日常生活中的常服,也是象征中国民族风尚,凝聚历史传统的社交礼服。一方面,旗袍的生产工艺越来越创新,款式和花样也越来越多。随着科技的进步,很多新工艺、新材料都用在了旗袍生产中,整个技术都有创新,旗袍款式也越来越多,花样繁复、设计新巧的构造越来越多地应用在旗袍设计中,使得风格典雅的旗袍魅力更加诱人。另一方面,旗袍与国际流行元素接轨,越来越走在时尚的前沿。随着世界各国沟通、交际的越来越频繁,旗袍已经走出国门,深受世界人们的喜爱,并且得到众多时尚人士的青睐,成为时尚潮流服饰的创作元素,成为国际服装舞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二、旗袍体现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
  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产物,也体现了人类的审美需求,作为中国女性的传统服饰,旗袍折射出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
  (一)旗袍体现出了女性的“曲线美”
  旗袍设计讲究的是合身,让衣服与人的身体紧密贴合,恰到好处地体现了人体的曲线美。旗袍设计的特点是流畅、舒展,线条简洁但重点突出,胸、腰、臀、腿等女性身体特点一目了然,突出了女性窈窕多姿的身形,展现出优美的“曲线”。这和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是不谋而合的。在中国人的审美观念中,曲线、圆形、球形一般都比较受青睐,能让人感受到美好的寓意。柔美圆润的曲线更能符合中国传统审美心理对于女性“秀美、阴柔、端庄、优雅”气质的遐想,更受到国人的喜爱。因此,旗袍的设计不仅符合了中国传统的审美倾向,还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文化内涵的历史积淀。
  (二)旗袍很好地体现了传统审美观对于女性的定位
  在中国传统的审美观念中,女性应该是端庄、优雅、温柔、娴静的,这在旗袍的设计中就有很好的体现。因为旗袍多是贴身设计,这就要求穿旗袍的人行为动作要端庄优雅,不能手舞足蹈、乱蹦乱跳,要对自己的言行举止多加控制,这样就能形成端庄的仪态、优雅的言行、温柔的举止、娴静的作为。而中国传统的审美观中,对于女性的要求就是端庄娴静、优雅温柔,旗袍所表现的特征与中国传统中对于女性的定位是相符的,因而符合了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
  三、旗袍所蕴含的文化特色
  服饰作为文化载体,体现了特定的文化内涵,旗袍也不例外,它蕴含的服饰文化展现了生动的文化价值和民族精神。
  (一)旗袍本身具备很高的文化价值
  旗袍的产生和发展,深深扎根于中华文明的沃土之中,与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息息相关。比如旗袍的“盘花扣”,就是中国服饰的独创之举,它来源于中国结的样式,利用了中国结的编制工艺手段,虽然只是小小的扣子,但是经过精工再造,产生出了很多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和样式,这些充满中国浓郁民族风格的服饰艺术,表达了独特的文化内涵,具备很高的文化价值,展现了中国传统的民族艺术和民族精华,因而更体现了深邃的民族精神。
  (二)旗袍体现了儒家思想和民族文化理念
  旗袍服饰线条简洁流畅,婉约含蓄,突出强调胸、臀和细腰,在“露”的同时讲究“遮”,正是这种含蓄的美与影响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思想有着一致性。众所周知,儒家礼教讲究含蓄、中庸,体现在审美上则是“中和之美”,而旗袍的设计端庄大气,适度的性感中带着恬淡的典雅,既体现了力求稳重、平静的中国服饰文化,也恰如其分地衬托出东方人典雅、灵秀之美。作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旗袍频频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既展现了中国服饰造型艺术,也体现了民族精神。
  综上所述,旗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的典型代表,已经从流行走向经典,成为一种民族化的象征,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我们研究旗袍的由来与发展,研究旗袍所代表的民族审美心理和折射出的文化内涵,对于了解中国传统的服饰造型艺术和中国传统文化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笔者通过多年在高速公路病害防治的实践总结,根据各种病害的特点,对滑坡与高边坡病害防治原则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碳纤维纸基底上直接生长高密度碳纳米管阵列的制备方法。所用方法为化学气相沉积法。首先制备含有铁(Fe)、钴(Co)、镍(Ni)元素的溶胶并涂覆在预处理后的碳纤维纸
一、指纹采集系统嵌入式指纹识别系统是实现指纹采集、分析以及对比的身份识别系统。指纹采集技术是指纹识别系统的关键技术,指纹图像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系统的精度和处理速度。目前,指纹采集仪主要有光学指纹采集仪、半导体型指纹采集仪和超声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基础,肩负着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高尚道德情操的重任。而在中职院校中,由于学生缺少升学压力,大部分学生与教师认为只要学好专业课程就可以,而认为语文学习则无关紧要,造成师生对语文等文化课重视不够,学习主动性不强,普遍存在“重专业课,轻文化课”的现象,这就使得中职语文教学一直处于低效中。实际上,语文在中职业院校中同样具有重要的基础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学习应该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口语交际教学之间的联系,善于将读与写、说与写有机联合,相互促进".可以说,听说读写
金属一碳纤维复合材料作为发动机部件材料能有效减轻发动机质量和提高其使用性能。近来,英国和捷克研究人员的工作让我们更清晰地理解了碳纤维在复合材料中发挥的作用。
本发明公开了聚合物微积分纳米层叠膜法碳纤维原丝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取向结构的纳米层叠薄膜分割形成多条纳米层叠薄膜条带,将每条纳米层叠的条带通过牵伸、冷却定型,进行收卷获
在物理教学新课改的背景下,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是提高物理教育质量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呢?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我认为,学生学习任何一门知识,只有有兴趣,对所学内容充满好奇,有探究的欲望,学习起来才有主动性。这样,学生学习下来,既获取了知识,又乐在其中。这有效地减轻了学生的心理压力,学习不再显得枯燥无味。  在教学中,我们可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法
简介和分析了大中华地区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和市场的现状,表明2011年大中华地区对碳纤维的需求量占全球总需求量的21%;在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产业发展方面海峡两岸各具特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柔性耐扭曲机器人电缆,包括:6个复合绞导体和芳纶加强件,6个复合绞导体绞合于芳纶加强件外表面,外护套层与纸带绕包层之间设置有金属屏蔽层;所述外护套层由以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