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血源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及防范对策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bin_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检验科血源性感染的影响因素以及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2014年在于本院检验科工作的医务人员26人,对其进行目标性监测,记录人员职业伤害类型、次数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对血源性感染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检验科医务人员发生职业伤害50人次,其中钝器伤害26人次,血液以及体液喷溅伤害14人次,吸入性气溶胶4人次,其他原因6人次,但并未有人员感染血源性疾病。结论:充分查找影响检验科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加强对血源性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并完善科室的安全防护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职业伤害。
  【关键词】血源性感染;职业危害;防范对策;检验科
  检验科因为工作环境特殊,所以具有很多职业潜在的危险因素。因为检验科的检验内容几乎包含了医院内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以及排泄物。因此可以算是医院内最大的潜在生物传染源[1]。而检验人员长期暴露于这些传染源当中,一旦出现操作失误(比如说锐器划伤)就可能会诱发感染。据相关研究表明,医务人员的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率以检验科最高。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检验科影响血源性感染因素的分析力度、并提出具体的防范对策。本文将就近年来影响医院检验科医护人员血源性感染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对象为2010年-2014年在于本院检验科工作的医务人员26人。
  1.2 方法
  ①采用目标性监测法,记录人员职业伤害类型、次数以及相应的处理措施。②制作职业伤害因素分析表,结合该表提出防范对策[2]。
  2 结果
  在观察期间,检验科共发生血源性感染职业伤害50人次,其中钝器伤害26人次,血液以及体液喷溅伤害14人次,吸入性气溶胶4人次,其他原因6人次。50人次职业感染都进行了预防用药,在感染后的24小时内以及3个月后均进行了血清检测,检测结果均未发现感染血源性疾病。
  3 讨论
  3.1 血源性感染的危险性以及影响因素
  3.1.1 血源性感染的主要影响因素 血源性感染的主要的污染源主要有乙型肝炎病毒(HBV)、艾滋病病毒(HIV)、需要检测的血液、体液、人体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其他接触过污染源的针头或者是其他医器具等。
  3.1.2 血源性感染的传播途径 一般来说容易引发血源性感染的传播途径主要:一是经口腔进入病原体;二是经呼吸道吸入病原体;三是含病原体的体液溅到皮肤上,从而导致病原体经由皮肤黏膜进入人体;四是被沾有病原体的医疗器具划伤,病原体经由伤口处进入。
  3.1.3 血源性感染的危险性 现如今对人体危害最大且最为常见的血源性感染就是乙肝病毒以及艾滋病病毒。其中被病毒污染过的注射器所伤的传染概率最大。据不完全统计,传染率可达到25%以上。其次就是因医务人员不小心划伤皮肤而接触到了含有病原体的体液或者是血液[3]。曾有报道指出:被病原体感染的危险程度取决于皮肤或者黏膜的损伤程度以及伤口大小、接触到的含有病原体的体液、血液、分泌物或者是排泄物量的多少、接触时间的长短、接触病毒浓度的高低、接触人员自身机体免疫力的强弱等等。被含有病原体针头刺伤除了有生理上的危险性之外,也会对受伤者的心理造成不小的影响。这种影响严重的话甚至会致使受伤者无法正常生活,尤其是在受到HIV 阳性患者血液污染的情况下,心理影响会更加突出[2]。
  3.2 血源性感染的预防对策
  3.2.1防止职业损伤 检验科所使用的检验器具以金属和玻璃材质居多,这就表明,防止出现职业受伤是减少血源性感染最为有效的方式之一。检验科需要检验的标本大多都含有大量病原体、且传染性未知,因此一定要树立起检验人员全面防护的观念。无论受检者是否含有血源性传染病,检验科的检验员都要养成做好防范措施的习惯,以免出现意外情况。 3.2.2检验科从业人员要养成勤洗手,戴手套的习惯。
  勤洗手是预防感染、病原体传播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对手部进行必要的消毒可以清除手部绝大部分的细菌,同时利用一些防护性器具也可以减免血源性感染的发生(比如说医用手套)。检验科人员经常要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手套可以起到一个屏障的作用,这样人体的皮肤就不会直接接触到感染源。就算皮肤存在破损,手套也可以代替皮肤,避免检验院与感染性物质的直接接触,从而减少感染的发生几率[4]。同时我们也要注意:常规性的血液/体液隔离安全制度只能防止病原体经由皮肤或者是黏膜进入人体。并不能避免病原体经由针刺伤口以及其他感染途径进入人体,因此,医院也要适当增加一些预防针刺伤以及规范检验步骤的教育,以期通过改变不良工作方式来减少血源性感染的目的。
  总之,医院一定要重视检验科人员的职业防护问题。减少职业危险因素,做好相关的防护措施以及必要的卫生监督,尤其是要让检验科从业人员了解血源性感染的危险性,避免检验科人员因职业关系感染上血源性疾病。
  参考文献
  [1]梁建群,宾利.加强检验科生物安全的思考[J].临床检验杂志,2006,24(2):148.
  [2]邢颜超,高海莲,程维兴,等.医务人员职业损伤的研究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02,20(1):27-30.
  [3]徐荣佳.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和预防[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6):717-718.
  [4]朱会英,王艳,沈阿丹,李艳春,韩鹏.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与防护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6(21):86-87.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社区护理的效果和心得体会。方法:对本社区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门诊接诊的12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施建立健康档案、健康教育。饮食护理、心理护理、运动护理、并发症护理等护理措施。结果:在对120例患者进行护理6个月后,患者的体重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手术室护理措施,探讨其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9月至2013年9月接收的140例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及会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15例患者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8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 股骨头坏死是股骨头血供中断或受损,引起骨细胞及骨髓成分死亡及随后的修复,继而导致股骨头结构改变、股骨头塌陷、关节功能障碍的疾病。股骨头坏死又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骨科领域常见的难治性疾病。早期正确诊断股骨头坏死有助于早期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在诊断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方法中,上世纪80年代对股骨头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 目的:探讨全麻气管插管术后呼吸道感染原因及麻醉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对照组25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2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麻醉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25例患者经过配合麻醉护理干预后,获得较为满意的效果,有效的降低了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呼吸道感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探讨在基础护理实践教学中,如何优化对男护生的带教方法,使之形成稳定的专业思想,提高操作技能,最终达到培养合格男护生的目的。  【关键词】 男护生 基础护理学 实践教学带教方法  随着医疗理念的不断发展和当今社会对男性护士的需求量逐渐增加,越来越多的男性护士走上了工作岗位。我校护理学院于2006年首次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电动气压止血仪用于矫形科四肢手术时止血。它采用电动打气挂使止血带阻断肢体血流,术中使出血减到最低限度,从而使手术野清晰,便于手术操作。因而被广泛运用于临床。我院2014年1月~6月用电动止血带对300例患者施行手术后,局部皮肤压疮起水泡4例占O.5%,现将其压疮的原因与预防措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目的:探究患有缺铁性贫血的老年病患护理工作中整体护理的应用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缺铁性贫血治疗的老年患者56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之上对实验组采取整体护理,对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通过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入院2、4周时外周的血红细胞计数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目的 探讨神经内科意识障碍患者压疮临床护理体会。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2年6月~2014年3月收治的神经内科意识障碍压疮患者30例,在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下,按照掷骰子的方法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5例,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15例,单纯地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目的:探讨经腹部与经阴道腔内超声诊断对异位妊娠结果分析在临床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64 例相关患者,对比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诊断的结果,并分别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较。结果: 64例选取对象经腹部和经阴道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 73.4% 和 92.2%,两者相对比发现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67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32-5281(2014)07  【摘要】 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护理与检验协同质量管理已引起各级医院的重视,检验结果是否准确是对实验室技术的主要衡量标准,在检验的过程中,由于操作、使用试剂和器材造成的误差可以通过室内质控来减小[1]。能够正确地进行血液标本的采集,对检验结果有着重要影响。  【关键词】 标本;结果;影响  1.病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