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

来源 :健康导报·医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k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的合理用药与药学监护。方法:药剂人员要了解熟知不同药品的性能、适应症、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禁忌症等,并同时掌握老年人的病理生理特征,药学监护,方能合理用药。结果:撑握老年患者的生理特征与药学监护,能达到安全、有效、经济、方便的合理用药。结论:合理用药和药学监护密切相关。
  【关键词】老年患者 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药学监护也称药学保健或药疗保健,是提供直接的负责的与药物有关的监护,目的是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1] ,是医院实施医疗防治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医院药学实践中的一项全新的也是极为重要的内容。随着社会老年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突出,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老年人由于器官功能的衰退,特别是肝、肾功能的衰退,使药物的动力学、药效学较成年人有所不同,老年人患有多种疾病需服用其他药物,使药物与药物的相互作用增加。在临床中要充分认识老年患者的上述特点调整药物剂量,加强药学监护,保证老年患者的用药安全。
  1 老年人生理及用药特点
  1.1 老年人血浆蛋白随年龄增长而有所减少,如同时用几种药物,由于竞争性地与血浆蛋白结合,将影响游离药物的血浆浓度。
  1.2 老年人胃排空时间延长,胃蠕动减弱,胃酸分泌减少,血流量减少。老年人的这些变化,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尤其是那些在酸性环境中水解而生效的前体药物,其生物利用度会大大降低。
  1.3 老年人的肾脏的重量在40~80岁之间要减少10%~20%,主要是肾单位的数量减少;肾血流量65岁老年人仅为青年人的40%~50%;肾小球滤过率50岁~90岁之间可下降50%;肾小球分泌功能也大大降低。老年人肾脏的上述巨大变化,大大地影响了药物自肾脏的排泄,使药物的血浆浓度增高,延缓药物的消除,因此,老年人用药,要根据肾功能调整用药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60岁以上老年人,一般可用成人剂量的3/4为宜。
  1.4 老年人肝血流量减少,85岁的老年人仅为青年人的40%~60%;药酶(P-450)活性亦下降。另外,老年人功能性干细胞减少对药物的代谢也有一定影响。2 合理用药
  2 老年人的合理用药
  2.1 用药适应症要强,品种要少 需用药物治疗时,一定要严格掌握适应症,也就是对症下药,决不可乱服药物。要选择针对性强、疗效好、药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用药尽量简单,品种要少,一种药物能解决问题决不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这样可避免药物的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发生。可用可不用的药物尽量少用或不用,如一般伤风感冒、慢性便秘及失眠等,首先要从生活方式上找原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预防这些常见病的发生。并先选用非药物疗法和心理治疗。
  2.2 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法 慢性病者尽量口服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或溶液剂),老年人尽量不用缓释片,闲释放慢,吸收量增加,易产生毒性。急性病者可选用注射用药(如静注、静滴、肌肉或皮下注射);但一般老年人尽量少用肌肉或皮下注射。
  2.3 用药剂量要小 老年人的用药剂量要小,60~80岁老年人用成人剂量的3/4~4/5,80岁以上者则只用1/2。有肝、肾功能障碍的中老年人用量应更小。鉴于老年人个体差异比较大,因此用量就尽量做到个体化,根据每个病人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老年人用药应进行监督,不断观察药物的作用,以保安全有效。
  2.4 要遵照医嘱服药 要按医生处方所规定的用药剂量、次数和疗程用药。未经医生同意,不得自行增加或减少服药的次数和剂量,到疗程时,要及时停药或减量。由于老年人常出现忘服、重服、多服、误服或漏服等现象,常可影响药物的疗效和疾病的康复,或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所以老年人用药最好由专人监督。
  3老年人治疗中药学监护的具体内容
  3.1老年人治疗中药学监护的具体内容概括起来主要是要识别和检查:(1)治疗中所用每种药物用药目的;(2)用药史,包括用过的所有OTC药物;(3)无明确适应症的药物;(4)药物-疾病禁忌症/预防措施;(5)药物-药物相互作用;(6)病人对药物理解和信任的程度;(7)病人对每种治疗方案的配合情况;(8)尽量减少给药次数,以提高病人对治疗的顺从性;(9)要考虑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对药物治疗的影响;(10)评估给药剂量时,要考虑与剂量有关的毒性因素;(11)确定与治疗进展有关的临床和实验室指标;(12)安全性的证据无药物不良反应;(13)可疑的药物毒性及不良反应记录。
  3.2 实施药学监护中药师应注意的问题 药师在参与药学监护中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采取恰当的方式与医师进行交流,以免引起医师的反感。医院药师也应适当学习心理学,以便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使自己面对现实有积极向上的态度,正确宣泄心中的压力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医院药师的服务态度可以引起一系列情绪和情感反应,伴随这些心理反应又常常出现相关的生理性变化。在药学监护中,药师可以适当应用心理治疗手段对病人加强心理保健教育,减轻患者的情绪障碍,从而提高老年患者的生存质量 [2~4] 。
  参考文献
  [1] 高士嘉.药学发展的新阶段———药师监护.中国药学杂志,1995,30(2):97.
  [2] 曹兆良,马连红,唐柳云,等.综合心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7(4):253-254.
  [3]张文彩,闫克东,王建斌,等.心理行为干预对心血管活动的影响.心理科学,2003,26(1):144.
  [4] 张岚,徐大华.哮喘患者的情绪障碍调查.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1,9(12):135-136.
  通讯作者:王亚玲。王亚玲(1973-),女(汉族),陕西省扶风县人,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临床药学研究。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使用溴隐亭医治妇科高泌乳血症患者,对患者给予不同的给药方式,对治疗后的效果进行统计分析。方法 收集院内妇科高泌乳血症患者168例进行评估,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患者采用阴道给药的方式使用溴隐亭进行医治,和对照组,患者采用口服给药的方式使用溴隐亭进行医治。将两组患者医治两个月之后的临床表现情况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 使用溴隐亭医治两个月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中分别有80例(95.2%)
期刊
引 言 在当前临床医学中,妇科疾病中存在一种非常常见的病症,即功能性子宫出血,它属于分泌疾病,简称功血,这种疾病产生的原因与患者内分泌有着极大的关联,是由其功能失调引起的血症,是非器质性疾病,具体临床表现为:子宫出血没有规律性、经血量多、淋漓不止、月经周期紊乱等等。这类疾病的高发人群主要分为两种,其一是青春期人群,其二是更年期人群,一旦发生,将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千金片联合奥硝唑治疗急性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科共治疗74例急性子宫内膜炎患者,37例采用奥硝唑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奥硝唑联合千金片治疗,共治疗3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IL-1β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其组内和组间差异均有统计
期刊
摘要 目的 总结性探讨分析乳酸杆菌结合小剂量甲硝唑在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14年5月达到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妊娠期滴虫性阴道炎患者140例,按照随机原则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乳酸杆菌结合小剂量甲硝唑,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甲硝唑单药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阴道壁出血、尿路灼痛、白带异常、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抗菌素药物合理使用 。方法 参考大量国内外文献,对抗生素的应用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医务人员要根据不同的病情合理的应用抗生素,以减少抗生素的滥用。结论 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耐药株的产生,降低抗生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医务工作者的责任。  【关键词】抗生素 合理应用  分析近年来,我国医院越来越多的医药不断的增加,抗菌药物的品种也不断增多,各 种新合成、半合成抗菌药物相继出现,随着众多药
期刊
【摘要】目的:探析ICU护理中,安全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本院于2015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ICU危重患者106例,按照患者住院日期的奇偶性,将患者划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各53例。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安全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ICU监护时间、护理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ICU监护时间、护理纠纷发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采用沙丁胺醇气雾剂和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1月~72014年11月所收治150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作为临床治疗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成三组,A组给予沙丁胺醇气雾剂治疗,B组患者给予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C组患者给予上述两种药物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A、B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差异不大,无统计
期刊
摘要:目的: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的影响,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按照住院单双号将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早期康复护理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运动功能恢复情况、认知功能改善情况、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和认知功能,提高其生活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干预模式对肺炎患儿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100例肺炎患儿作为对象,利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将100例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2组,对照组50例患儿均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50例患儿均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行临床综合护理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时间。结果:两组患儿血常规恢复时间、肺部哮鸣音消失时间、体温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观察葡萄糖酸亚铁治疗小儿缺铁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我院儿科2013年6月~2014年6月收治缺铁性贫血小儿患者的100例,采用自由分组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观察组采用葡萄糖酸亚铁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两组小儿患者的临床体征变化并对其疗效做出评价。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小儿患者的临床疗效比对显示,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