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视欣赏教学法在文学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科学时代·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tianxin18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影视欣赏教学法被广泛运用语于语言视听课、听说课及口语课中,但是在文学翻译课中的运用则不多见。本文探讨在文学翻译课中通过欣赏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学习文学翻译的理论、进行文学翻译实践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法。
  【关键词】影视欣赏;文学翻译教学;运用
  随着电脑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的文化生活也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观看电影和电视已经成为接触文学的重要途径。世界各国为了弘扬本国文化,扩大本国语言在世界的影响力,将本国的文学名著改编成电影和电视剧。这些电影、电视剧以观众看得见、听得见、感觉得到的形式忠实地再现了原著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 使观众得到与原著读者最相似的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这些影视作品对外国的读者来说,是对原著的最直接、形象的解读和艺术传达,它们的译制片更是外语学习者进行文学翻译理论学习与实践的绝好材料。本文从分析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入手,论述通过欣赏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剧,掌握文学翻译的理论、进行文学翻译实践的可行性及实施方法。
  一、分析文学翻译的基本理论
  学习文学翻译的理论, 理解文学翻译的本质是进行文学翻译实践的前提。
  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它包括诗歌、散文、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文学翻译是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文学文体的翻译,是译者对原作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的审美把握,是用另一种文学语言恰如其分地完整地再现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使译文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启发、感动和美的享受。文学翻译的本质具有艺术性,体现为审美性和形象性,审美是一种富有诗意的思维和体验的方式。形象是审美的具体化,审美原则问题是文学翻译的核心问题。非文学翻译强调“准确”,而文学翻译是一项艺术再创造活动,是形象的翻译,审美的翻译.审美活动带有主观性,无法用“准确”的标准来把握,但它毕竟是人们在审美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审美的倾向,代表着一定时期的审美理想,我们在研究审美标准的时候,既要考虑它的理想意义,又要注意它的实用价值,即对翻译实践有没有指导意义。
  风格是作家、艺术家在创作中表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创作个性,作家、艺术家由于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素养、个性特征不同,在处理题材、驾驭题材、描绘形象、表现手法和运用语言等方面都各具特色。由此形成其作品的风格。风格体现在文学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各要素中,因此,我们理解文学作品的风格,首要认识风格的完整性,忽视对每个具体单位的认识和理解,会直接影响对风格这个统一体的正确理解。风格翻译问题,是文学翻译里的难题,也是文学翻译的艺术生成的关键问题。“再现原作的风格,即保住了原作的生命;反之,无异于断其生命之源。”(许钧,2002:51)
  关于风格可译性的争论问题翻译界一直存在两大分歧,主张风格不可译的学者认为:风格离不开语言,不同语言无法表达同样的风格。主张风格可译的学者认为:风格的可译性有一个幅度,百分之百地再现原作的风格是不可实现的。风格作为优秀作家的独特的表达体系,它所表达的主要内容例如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是可以翻译的,内容和形式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风格是附于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等成分之上的,读者通过作家创造的独特的人物画廊和他所营造的艺术氛围感受作家的风格。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可译性,决定了风格的可译。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可译性,关键是不同的语言是否可以传达同样的风格。风格的传达可分为有意传达和无意传达。作品的风格就是由它的语言形式构成的表达体系,译者把原作的内容和语言形式构成表达体系翻译成另一种语言,在无意间传达了原作的风格。但是,无意传达往往会出现偏离,与原作的风格差距较远。因此,译者在传达中要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则,有意识地尽量完美地再现原作的风格。译者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1、从整体上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即从不同角度对原作进行观察思考,注意体会原作的语言特色,通过原作的语言外形,深入理解原作的思想内涵、情节脉络、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以及语言特点,同时从整体的角度理解和体会原作的局部因素,如修辞特色、语法结构及一个词句的含义。
  2、注意保持原作的句子结构。较好地传达原作风格的译文,往往在语言形式上与原作十分贴近。译者需要有自觉的和谐意识,寻找一种既能体现原作文学语言特点、又符合译入语语文习惯的最佳表达方式。
  3、注意保持异国情调,正确处理“归化”和“异化”的矛盾。异域情调是体现原作风格的主要因素,是外国文学作品中流露出来的独特的格调。异域情调由原文中的文化因素如风俗习惯、语言特色、民族色彩等构成,它弥漫在原作的字里行间,呈现出一种与目的语文学作品不同的风味,即洋风洋味。译者要遵循和谐的原则,把握适度,在选择表达方式时,既要适中,又要协调。在读者易于理解的基础上,让读者感受到异国情调。
  4、原作的风格与译者的“自我”是不可分割的。译者作为文学翻译活动的主体,他的审美能力、他的气质、个性在翻译中起着统帅一切的作用,他的艺术追求和创作个性必然在他的译作中流露出来,这是不可避免的。没有译者的个性发挥,就没有译作的文学性和艺术性。译者的作风是文学翻译的艺术生成的要素之一,是客观存在的。但它不能过分的显露,否则,就会影响原作风格的转达,甚至遮住原作的风格。译者要做到显隐得当,让自我与原作者融合起来,在有限的范围内发挥再创造的自由。因此,进行文学翻译要注意整体把握,意译为主、以句为元、以得补失、显隐得当、隔而不离。
  二、影视欣赏教学法
  影视欣赏教学法是使用影音视频资料开展教学活动的方法。即教师选取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影视作品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放映,然后组织学生讨论。教师将影视欣赏教学法应用于语言相关的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语言背景.直观体会教学情境,起到了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替代的作用。它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在叙事强度上高度凝练、压缩的故事可以带给观众兴奋点的频率更高,有张有弛的紧张感和刺激更容易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深受学生喜爱,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题材和表现方式更贴近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直观和真实的生活语境,帮助学生在有效的时间里越过外语基础欠佳的障碍,理解语言国家文化、历史、地理、宗教信仰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等诸艺术风格。
  3、叙事的节奏感强,在有限的时间内表现出完整的叙事结构和制造气氛,学习效率高。
  4、在视听语言的组织上下功夫,依靠每一个画面、镜头和场面的精心策划和营造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追求故事、人物和情节的精致、新鲜,有创意的思想。
  三、影视欣赏教学法在文学翻译教学中的运用
  从文学翻译的基础理论来看,文学翻译不仅仅是局限语言文字转换层面,而是译者对原作的审美的肯定和传达,是原作的艺术形象和艺术风格的再现。
  名著改编的影视剧较之于原作,对于非原语翻译学习者具有很多优势。首先, 影视剧制作者的语言、文化背景与名著作者相同或相近,他们的作品能最大限度地避免读者与原作间因地域差异造成的语言和文化的巨大差异,能相对准确地把握原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性,并以影视形式较完整地、准确地再现出来。如我国电视剧《红楼梦》、英国电影《王子复仇记》、美国电影《老人与海》。这些影视剧使译入语国家的观众绕过语言的障碍,从声音、情景、情节、背景等方面较完整地、迅速地、深刻地把握原作的风格和艺术特征,得到与原著读者最相似的感受。其次,名著改编的影视剧的译制片在各方面对译入语国家的影响也能真实、直接地反映出来。第三,名著改编的影视剧有原语版和译制版,这些影视剧通常被作为外语教学的辅助教材,用于外国文学鉴赏、外语视听课、听说课及口语课中。影视剧中的语言背景、文化背景、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语音为外语学习者的语言实践营造了逼真的语言环境,字幕和配音为外语学习者对比两种语言、两种文化以及检测学习效果提供了条件。人无完人,物无十全十美。名著改编的影视剧也有不如原作之处,如:受拍摄目的、商业利益、剧作或导演文学修养、制作经费、演员表演等因素的影响,影视剧不能忠实再现原著,有删改原著内容或削弱原著的艺术性、粗制滥造等现象。(如美国电影《傲慢与偏见》)。因此,在文学翻译课堂中欣赏影视剧不是囫囵吞枣、从头至尾的观赏过程 ,而是教师精挑细选影视剧,组织学生进行的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使用影视欣赏教学法,教师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1、不要因为担心学生词汇量不足而听不懂原声对白,放弃使用影视欣赏教学法进行文学翻译教学。因为影视欣赏教学法不是单一使用的教学方法,而是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方法使用,对于看不懂原文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看译制片,通过中文对白的方式来学习判断影视作品的风格,验证翻译理论。
  2、使用影视欣赏教学法,教师必须熟悉使用的影视材料,并就教学内容提出相关问题,提前给出预习任务,让学生课余观看相关影视材料,而不是在课堂上从头看到尾欣赏。
  3、教师认真选择影视材料,抛弃不忠实原作、商业目的性太强并缺乏艺术性的作品。
  4、教师要坚持开放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灵活多样的放式,充分利用影视材料的中英文版本 视频、对白、字幕等,积极进行文学翻译理论学习、判断、论证,进行翻译实践练习。
  现代社会文化发展迅猛,帮助学生克服学习语言障碍的设施比比皆是,教师要开放手脚,大胆的尝试影视欣赏教学法, 将翻译的教学的重心放在授之以渔上,为学生的终生学习打下基础。
  总之,影视剧源于生活,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中的反映,教师运用欣赏文学名著改编的影视作品进行的文学翻译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文学作品的艺术性以及有关的语言国家的历史、宗教、风俗、价值观、方言、流行文化、生存机制等文化信息,帮助学生克服语言能力有限、阅读名著耗时困难等学习障碍,促进文学翻译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
  参考文献:
  [1] 许钧,穆雷 《翻译学概论》[z]译林出版社,2009。
  [2] 尹朝,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09,
  [3]刘晋静,对当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不足的分析及对策 [J] 考试周刊。2008。
  [4] 许钧,〈关于翻译理论研究的几点看法〉,〈翻译学论集〉[M]译林出版社,1997
其他文献
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的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作为班主任责任重大,不仅关系到学校工作,也关系到许多家庭。在教育留守儿童工作中应充分显示教师的高尚师德,无私奉献
【摘 要】短跑是田径运动的基础项目,通过对现代短跑技术特点的分析,研究放松能力影响短跑的机理以及作用,从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关键词】放松训练;短跑;影响  一、现代短跑技术特点  (一)快速蹬伸技术是现代短跑技术主要特点之一。蹬伸动作包括蹬伸速度.蹬伸程度和蹬伸方向。适宜的蹬伸程度可以取得更快的蹬伸速度和更合理的蹬伸方向,根据这一原理,现代短跑技术出现了屈蹬技术,提高了蹬伸速度。  (二)摆
【摘 要】为了打动人心,感染受众,促销产品,广告人不仅在创意上狠下功夫,而且在语言上也往往绞尽脑汁,其结果是各种修辞手段在广告中广为运用。隐喻是生动形象、广为运用、素来为人们所青睐的艺术修辞格。隐喻在广告语言中运用最为频繁,创造生动的意境,发挥巨大的功能,大大有助于促使广告走向成功。本文首先探讨隐喻辞格的研究现状,然后探究隐喻辞格在广告中的运用与功能。  【关键词】英汉广告;隐喻辞格;研究现状;运
本文针对现代服装工程类人才的社会需求,在探索服装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和规律基础上,分析其能力培养需求,以知识结构为核心,构建并实施该体系。体现教学中知识结构的相对独
【摘 要】本文通过对近五年的四级阅读试题分析,尝试从心理、文化和语言能力三方面分析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的主要障碍,初步指出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结构,文化差异和阅读技能的影响是导致高校非英语专业学生阅读障碍的四个因素,并提出了一些消除大学生英语阅读障碍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英语阅读理解;阅读障碍;阅读技能  1. 英语阅读教学及其重要性  阅读理解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地位非同一般。从大多数高校英
【摘 要】本文是作者根据自身十多年的高职教育经历,从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任务的设计和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师对学生的关爱等方面阐述了自己对授课艺术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关键词】授课艺术;胸中有书;手中有法;心中有爱  从教十多年来,从事过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也从事过专业课的教学,发现在不同课程的教学中都有其一定的教学规律和方法,但最终的目的都
【摘 要】近几年来,伴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展。同时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对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可为学生构造兴趣,而且还能够减轻学生学习压力,加强师生交流及互动。为此,如何借助网络环境,进行初中数学函数教学是当前每一位数学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网络环境;初中数学;函数教学;研究  随着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加上科技的发展,其教学方法、教学内
【摘 要】产学合作教育是高等院校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一些成果,也面临着某些问题。以天津体育学院新闻专业为例,基于该校产学合作教育实际情况,探讨几点教育方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专业;产学合作  产学合作教育是高等院校专业教育的发展新趋势。它是将教学与产业发展紧密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教育模式。我国高等院校中,产学取得了一些成功经验,同时也存在困境。如校企合作结合点不明确不突
【摘 要】在高职院校电子技术教学中运用项目教学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应用的能力以及合作能力。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电子技术教学  《电子技术》课程是我院供用电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应用性和工程实践性。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对职业教育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
【摘 要】高职院校不断加强教育改革,如果不提高我们的教学管理手段,将会影响到我们的教学质量。所以,本文将系统的介绍高职院校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各个功能模块的设计及数据库的构建,设计出符合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基于BS模式的高职院校教务系统。  【关键词】BS模式;教学信息管理;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高职学校规模不断扩大,高职院校的教务工作变得非常繁琐,它涉及的面广,包括学生、老师、各系(部)、学校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