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和遥感信息融合的变电智能运检系统设计

来源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tudqliwe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提升变电运检系统应用性能为目的,设计基于物联网和遥感信息融合的变电智能运检系统。利用GPS卫星定位芯片、遥感信息融合子系统和RFID等设备采集变电运检信息,信息由传输层进入数据层,采用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划分运检信息类别,将不同类别信息存储在不同数据库内,以数据库中信息为基础,在STM32F103系列单片机控制下进行信息处理,处理结果为系统应用功能提供数据支撑。测试结果显示该系统规划的运检路线更简洁、运检用时更短、更利于提升数据整体处理精度。
其他文献
2020年9月,住建部发布了《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建筑业正向着新型建筑工业化加速迈进。笔者从行业实践角度出发,介绍实践载体小库科技提出的建筑底层模式及相应的工作模式。为推进建筑工业化、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小库自研建筑数字化新底层模式——智能云模,智能云模具有“数—模—规”一体联动的特性,能够优化现有的生产作业模式,进一步促进建筑产业升级。
探究芒硝冷敷疗法对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选取2019年1月—2020年4月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膝关节置换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芒硝冷敷疗法,观察2组患者术后8 h、12 h、24 h、48 h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后1 d、2 d、3 d、4 d、5
研究纯棉纺织品凉感功能及其实现途径。梳理了纺织品接触瞬间凉感的原理和人体感知方式,提出了提高面料的导热系数、增加皮肤与面料的接触面积、借助相变材料及辐射冷却是实现纯棉纺织品凉感功能的主要方式。从纺织品结构设计、凉感功能整理技术、凉感染整加工技术、辐射冷却以及微纳米镶嵌纺技术4个方面探讨了纯棉凉感纺织品的产品设计和技术方案。认为,组合应用微纳米镶嵌纺技术与纺织结构设计、辐射冷却技术、各类凉感功能整理
太赫兹波具有光子能量低、对非极性分子穿透力强、能有效地反映物质内部的组成和含量信息等特点,在安全检查、无损检测、雷达探测、高速通信、癌症诊断甚至天文学等实际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现有的太赫兹透镜都是折/反射透镜,存在体积庞大、笨重、装调复杂等问题,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太赫兹望远系统、雷达等对轻量化、小体积光学系统的需求。因此,亟需开展轻质轻量太赫兹宽场平面透镜及组件的深入研究,为轻量化太
目的:分析芒硝外敷对新鲜闭合性跟骨骨折术前患足肿胀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1年8月收治的新鲜闭合性跟骨骨折患者80例,采用信封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甘露醇+冰敷治疗,研究组采用芒硝外敷。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踝周径差值及足周径差值,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 d、2 d、3 d疼痛程度,对比两组治疗后跟骨周围皮肤褶皱试验转为阳性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
分析了国内外增材制造标准化现状,结合“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增材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归纳出三个实施方向:技术维度、保障维度及应用领域维度,明确了中国推进增材制造业应强化标准研究和技术研发同步、国内标准和国际标准同步、标准实施与产业化同步,以先进适用的标准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领航增材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
脱水香葱作为一种营养丰富、风味独特的调味食品,在国内外市场上越来越受欢迎。香葱传统的脱水干燥方法包括热风干燥(HAD)和冷冻干燥(FD),二者除了均存在干燥时间长、能耗高的不足外,还分别存在着复水性差和微生物控制难等缺点,难以满足香葱脱水加工的成本控制与品质提升。催化式红外线是天然气在贵金属的催化下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在不燃烧的情况下释放出的红外线。催化式红外干燥(CIRD)具有洁净、节能和少氧
为促进凉感纺织品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概述了国内市场上凉感纺织品的开发现状,总结了凉感纤维制备技术、织物组织和结构设计、织物后整理等单一凉感面料的开发技术,并从防蚊凉感、抗菌凉感、单向导湿凉感、抗紫外凉感等4个方面归纳了复合功能织物的研究现状,阐明了凉感纺织品的研究意义,归纳凉感纺织品的优点并指出了目前尚存的不足之处,最后对未来凉感纺织品的发展做出了展望,指出未来凉感纺织品应向着更为环保、持久、多功
分析家长教育卷入的类型特征及其与中学生学科素养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基于PISA 2018中国香港和澳门的数据,本研究采用潜在类别分析(LCA)识别出家长教育卷入类型的四个潜在类别,并探讨人口学变量对潜在类别的影响、潜在类别与中学生学科素养(数学、阅读、科学和跨文化素养)的关系。结果表明,地区、学生性别、年级、家庭经济社会文化地位和家长对孩子的学业期望对潜在类别有不同程度的显著影响;不同潜在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