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在楼梯口的老父亲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slc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尚不到四十岁,却患上了高血压。那些天,我心情极度郁闷,虽然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但总归要谨遵医嘱,每天一粒的降压药,不得不吃起来。
  虽说高血压并非急症重病,但我依然叮嘱妻子和女儿,别告诉我年过七旬上岁数了的父母,免得他們为我忧心。
  在父亲面前,我虽极力掩饰着,但他还是有所察觉了。私底下,他曾套话问我女儿,没想到,年少的女儿还是说漏了嘴。
  那天晚饭后,父亲来到我的住处。先是不厌其烦地安慰我,随后问我:“吃药了吗?血压稳定了吗?”我说:“放心,用药后,现在血压不高了,很好的。”他又问我吃的啥药,我把药盒给他,他戴上老花镜,举着说明书,几乎一字一句地研究了半天。临出门,他又絮絮叨叨地说了很多宽慰我的话,直到我不耐烦了,说他太唠叨,他才走了。
  时隔两三日,我正上班,父亲打来电话,兴冲冲地说:“找了一位老中医,医术高,人家说,喝芹菜汁能治高血压。”他怕我不信,又举例说:“对门张阿姨也说啦,他侄儿以前也得过高血压,后来喝芹菜汁,再加上体育锻炼,现在不用吃药啦。赶明儿早上,我榨好送过去,你也喝一阵子,试试……”父亲好心,不能驳回去,于是,我答应了。
  次日早晨八点钟,我出门上班。在单元门外面,父亲果然拎来一个小桶:“早上刚榨的,新鲜着呢。”打开桶盖,里面装了足足一大碗芹菜汁,加了蜂蜜,口感倒还不错。我几乎硬撑着统统喝完了,父亲才满意地回去。
  一连数日,我上班出门时,总能喝上父亲榨的芹菜汁。我劝他:“以后我自己榨吧,你就别那么辛苦了!”父亲却梗着脖子,口气不容置疑地说:“反正早上也要锻炼身体,顺便就榨了!”父亲脾气倔,我很少拧得过他,只好顺从。
  那天,我要去邻市参加一项活动,早上六点半就匆匆下楼。透过楼道窗户,我看到外面雨下得正紧。
  推开单元门,却发现父亲已站在廊檐下。我顿感后悔,昨晚忘记跟父亲说一声了,否则他按老时间来,岂不白跑一趟。我这样想着,突然又倍感诧异:父亲咋知道我会提前出门呢?“你工作忙,上班时间没个准儿,我差不多每天都这个点儿来,你不下来,我就在这儿锻炼锻炼,等你……”父亲微笑着说。这时,我才注意到,父亲的裤管和鞋子都湿了。他把小桶递给我时,我又不经意触碰到他的手,冰冰凉。我心里顿时有些五味杂陈了。
  我喝完芹菜汁,父亲已穿好雨披,他把小桶挂在车把上,转身迎着淅沥的冷雨,走了。拐个弯,消失在我的视野里时,我心里极其愧疚和自责,酸得要命。我患了高血压,对于父亲来说,却让他患上了一种抹不去的“心病”。而父亲身上的病呢?我仅仅知道他患有颈椎病和慢性支气管炎,可病情究竟到了何种地步?他服用了哪些药?身体还有哪些不适呢?这些,我竟然都不曾问起过、关心过……
  (编辑
其他文献
2003年,张培彦毕业于西安一所大学,毕业后在某乳品公司西安分公司就职。  在乳品公司工作期间,张培彦常常加班到深夜,很多时候,因为太忙,连顿正经饭都没得吃,只能泡碗方便面了事。一次,工作到凌晨的张培彦想和同事一起吃泡面,但让他们失望的是,方便面也已经吃完了。他们实在太饿,就一起出去买。可是在大街上转悠很长时间也不见一家便利店。他们只能挨饿到天亮了。  张培彦叫苦连天,同事就安慰他说:“像咱们这样
那应该是一个很特别的冬天,父亲突然回来了,并且天天都在家里,与我们一起吃饭,一起说话。用现在的话来说,我突然变成了非留守儿童。  但是这种情况的变化并没有像我预想的那样为家里带来欢喜,相反家里却总是笼罩在不可言说的压抑气氛里。那个时候,乡镇企业大批倒闭,父亲所在的石灰厂也垮了,企业红火的时候,应该是他人生最光辉的时候。如今回来了,他成了一名普通的农民,心情郁闷到了极点。父亲又大病一场,恰好那个时候
从前,发生了一起沉船事故,只有一个人幸存了下来。  幸存者被海水冲到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  他尽量从沉船残骸中收集有用的东西,并用浮木建造了一个小屋,以便遮风挡雨,防止野兽袭击。他每天都盼望获救,每天都站在高处向大海眺望,但除了一望无际的海平面,什么也看不到。  有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出去觅食。但是,他出发前忘掉熄灭炉火了。当他回来时,这个小屋已经升起了熊熊大火。浓烟滚滚,来不及抢救了。这次大火,
和远在外地的朋友微信聊天,她跟我抱怨说,母亲爱“添乱”,搞得她现在很尴尬。  前段时间她失恋了,一直生活在痛苦之中,天天在朋友圈里发些感伤的话。她母亲吓得天天给她打电话,不时关注她的言行,每天睁着老花眼看女儿的朋友圈,生怕出现不好的事情。  有一天晚上,这位朋友睡不着觉,半夜爬起发个朋友圈,咱们一起跳个楼吧。其实她是睡不着,想约附近的朋友一起跳台阶,既减肥也减轻心里的痛苦。附近的朋友秒回她是神经病
中学时住宿,周日返校母亲一定去村口送我,回回不忘塞上几块钱:“在家千般好,出门事事难。吃不饱时就买点,别饿着!”车上的人们探头向下瞅,母亲就使劲搓搓手上的绿草锈,显得有些难为情。我头也不回地上车找个靠前的座。钱上的青草味让我想起抹茶饼干,甜甜的。迎风向车外望去,才发现后视镜里印着母亲瘦弱的身影,那挂满绿草锈的手挥来挥去。  “井底的蛤蟆酱里的蛆,小米虫子挑不得……”我们敲打着饭盒边唱边对准水龙头往
清末至民國年间,四川有个人喜欢骂人。他的骂,尖锐辛辣,堪称“毒舌”。此人就是?“蜀中幽默大师”刘师亮。  1908年11月,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相继死去,举国致哀。消息由京城传到四川,刘师亮在自家门框上贴出一副对联,结果火遍全川,险些招惹杀头大祸。他的对联极具“毒舌”风格,写道:“洒几滴普通泪,死两个特别人。”横批是“通统痛同”。见者莫不捧腹大笑。因为这副对联,刘师亮之名家喻户晓。  进入民国后,为
作为“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其文才世所公认,但对他的做人予以肯定的似乎相当罕见。之所以如此,很大程度上应该是因为他在政治上最终向司马氏集团靠拢了,与坚决不与后者合作的嵇康等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但是,似乎很少有人注意到了嵇康为什么拒绝与司马氏合作,而山涛与之恰恰相反的原因:嵇康的妻子乃曹操孙女,而这样的家庭背景让他自然而然地在曹魏与司马氏两大政治力量的角逐中,偏向了前者。而对山涛来说,在魏晋政治
乔希·皮特斯是英国伦敦艾斯伯高中二年级学生,最近他和几个同学一起,成功找到德莱维鲁的管理漏洞,而走红英伦三岛,被誉为“网络罗宾汉”。  德莱维鲁,是英国伦敦一家专注于高档餐厅食物配送的公司,成立于2012年,其业务覆盖法国、德国、爱尔兰、新加坡和阿联酋等12个国家的100多座城市,仅在英国,德莱维鲁外卖平台每晚就要为4.5万人提供食物。  一个月前的一天,乔希参加同学生日派对,吃到的食物就有一部分
万水千山,水流花放;满园春色,姹紫嫣红。  春天的景象生机盎然,令人憧憬,令人兴奋。激动之余,随手采一枝嫩绿,摘一朵鲜花,瞧一瞧,嗅一嗅,或插鬓角,芬芳四溢,或带回家,置于案头,应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在花圃,你或许缩手缩脚,有所顾虑,但在野外,你就没有任何心理负担了。  其实不然。你因公德而谨慎,却忘记了被你熟视无睹的植物。你无论如何也没想到,植物也有痛感,只是在你的意识之外;植物也会喊,也会叫
群雁选出头雁以后,开始向北迁徙。在头雁的带领下,大雁一会儿排成“人”字形,一会儿排成“一”字形,在蓝天上振翅翱翔。  一只落选的大雁看着潇洒风光的领头雁,心里很不服气:“我这样聪明能干,为什么不选我做头雁?不行,我要想办法赢得大家的信任!”  这天,它瞅准机会,一下冲到头雁的前面。这时,一股强大的气流迎面袭来,它的视野变得模糊,只听风在耳边呼呼作响,它的翅膀变得沉重起来。没过多久,飞得精疲力尽的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