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书法的形质与神采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fanffv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朝有王僧虔的“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唐朝有张怀瓘的“风神骨气者居上,妍美功用者居下。”清代有刘熙载的“学书通于学仙,炼神最上,炼气次之,炼形又次之。”由此可见,历代以来,作品是否形神兼备,是评断书法水平高低的标准。就此我想谈谈我对书法形质与神采的理解。
  书法的形质,包括笔法、墨法、章法、结构等方面。笔法,是在运笔时掌握轻重、快慢、偏正、曲直等方法。元代书家赵孟頫说过:“书法以用笔为上,然结字亦需用功,盖字因时而异,用笔千古不易。”自古以来,有“五字执笔法”、“拨镫法”、“两指法”、“三指法”等执笔方法,笔法因人而异,关键在于挥运。如顏真卿的《祭姪稿》,多重按,线条凝练;而赵孟頫转笔多不见转指,折处时见侧笔,相对单薄。书法最讲究的在于用笔之法,太轻则浮,太重则踬。能把握好笔锋的聚散、扁圆形等状态,控制好提按顿挫的运笔节奏,中锋与侧锋应兼用并施,才能塑造出内有筋骨外有血肉的书法线条。墨法上,清代张庚在《论墨》中指出“墨不论浓淡干湿,要不带半点烟火食气,斯为极致.”应该善于表现浓淡润渴涨等多种墨法技巧,书写应根据书体风格,感情色彩来决定用墨的变化。比如浓黑,行笔实沉入纸,效果沉稳厚重,表达的情绪高亢,严肃;淡墨,则给人飘逸秀雅的气息,给人的感觉空灵清远。渴墨苍劲枯涩,湿墨则要求行笔快捷,风格丰腴圆润等等,当然,也不能一味追求某种风格,通篇只运用一种墨法,应该掌握好度,浓淡结合,干湿并用,作品才会生动。章法上,古人对章法讲究计白当黑,知白守黑,安排应注意字宾主、虚实、字间行距,欹正关系,疏密对比等,使通篇舒服和畅,气脉连贯。章法的风格应和所写书体相关,篆隶楷字字独立,互不牵制,较规矩严谨,而行草线条飞动,大小不一,洒脱连贯。书法创作有中堂、对联、斗方、条幅、长卷、扇面、尺牍等各种品式,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天地留白,落款印章等,不论如何安排,都讲究合理,通篇章法应相呼应,一气呵成。结构是指一个字里面笔画长短位置的安排,篆隶楷行草,不论是那种书体的演变,字的结构变化都有一定的法度和规则,比如偃仰相背、挪让避就、参差穿插等,疏密、虚实、方圆、大小、离合、巧拙的安排要有个性而没有定式,因此创作过程中应在遵循结体规则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和创新。
  如果说书法形质指书法的外在形式,那神采便是其内在精神。书法神采的体现离不开形质,以形写神、以形传神,这都说明书法的神不能脱离形而独立存在。作品如何才能有神采?我认为,一方面需要通过形质美体现,而形质美的前提是有扎实的基础功力,这就要求我们要长期师法古碑古帖,这也是实现书法创作的前提条件。另一方面是创作必须融入深厚的学识修养和较高的艺术审美趣味。蔡邕说“书肈于自然”,我认为的神采,亦是天然纯粹,且饱含个人情感的精神妙韵。
  总之,我认为的书法创作,必须是在大量临摹经典作品的基础上,培养一定的书写水平和精湛的书写技巧,对结体和布白、用笔用墨有一定的驾驭能力,对于书法有自身的理解和执着,才能更好的将自己的神情意趣表达出来。勤耕不辍,人书合一,书如其人,我们的书法创作应先求形质,再追求神采。
其他文献
【摘要】:一部优秀的动画作品会在色彩的运用上精雕细琢,因为色彩能够直接影响角色形象的塑造,情节的推动、气氛的渲染和主题的阐明,并且还直接关系到了动画作品本身的吸引力,和观赏性。随着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对事物的认知有了深层次的发展,在动画片的色彩运用上也更追求新意和美感,从而使动画作品更加的饱满和富有魅力。中国的动画在色彩的应用上不但要学会借鉴和吸收中国的传统文化元素,更要在向像美国、日本动画大
期刊
【摘要】:当前社会不断发展,人们也开始注重挖掘一些土特产包装中蕴含的文化和趣味,从中寻找有关地域和人文的感受。本文主要分析了土特产包装和地域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地域性材料、地域文化元素、地域性形态、地域性色彩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土特产包装中地域设计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土特产包装;地域设计;探究  要提高土特产的销量,便离不开充满当地特点和元素的包装。而要为土特产设计出适合的包装,就一定要了解其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学生产力的不断提高,随着互联网产业的逐步崛起人们人们热衷于使用电子书,它给人们一种新的阅读和设计手段的机会,也给纸质出版物带来了遏制,从而纸质书籍的阅读量也大大减少。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纸质书籍的优越性必须通过提高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感和时代感提高人们的阅读兴趣,本文讨论了书本设计时代的特点从升级设计水平、实现时代的特点与约束效果,实现数字和纸质出版物的双赢目标。  【
期刊
【摘要】:默画是美术学习是常见的,是绘画的基本功之一,,由于默画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也是学习者感到吃力的项目。绘画除了考察考生的绘画表现能力,还重在考察更为抽象的记忆能力和积累。重要的是提高敏锐的观察能力,就是怎么“看”。同时将锻炼和提高学生直觉的判断力和迅速的表现力。观察是以提高学生的形象记忆力和想象力。因此,本文就如何绘画中理解观察能力浅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默画;专注力;观察力;记忆力
期刊
【摘要】:面对现代的舞蹈演员来说,基本是舞蹈表演中的最为基础的基石,但是舞蹈的基本功在舞蹈中的意义确实十分重要的,一个基本功熟练的舞蹈演员可以在舞蹈表演中表达出更为突出的艺术特色来,同时,也能够提升舞蹈演员的舞台魅力。  【关键词】:舞蹈;艺术;基本功  引言:“我在周围的一切事物中看到舞蹈的基础。凡人的身体所能做出的真实的舞蹈动作,最初都存在于自然界。”这是美国著名舞蹈家邓肯自身对于舞蹈的见解,
期刊
【摘要】:武丑表演艺术是中国赣剧表演艺术当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好、演好武丑也非轻而易举之事。作为有志献身于此的艺术晚辈,我们这代青年演员肩上担负着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历史重担,必须在继承和发展武丑表演艺术上付出毕生的努力。  【关键词】:赣剧;武丑艺术;武打;表演;技巧  一、赣剧武丑概述  赣剧是江西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它发端于明代的弋阳腔,起源于赣东北地区。武丑表演艺术是中国赣剧表演
期刊
【摘要】:在东亚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日本浮世绘艺术所呈现出的独特韵味,影响了十九世纪西方美术界。本文通过介绍浮世绘艺术的构图、色彩、线条等艺术特色以及其传播西方画坛的原因来探讨法国印象派画家们在浮世绘艺术中受到的启发,揭示浮世绘艺术对法国印象派所产生的巨大作用和深远影响。  【关键词】:日本;浮世绘艺术;法国;印象派绘画;艺术特色  “艺术是唯一的世界性语言。” 这是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先生的一句特别
期刊
【摘要】:20世纪5O年代中后期起,江西省组织开展了对都昌、湖口一带民间青阳腔的挖掘、革新工作,并把它作为主要的声腔纳入打造江西特色剧种—赣剧的工作中。这一革新采用了青阳腔遍行天下的秘诀,在剧班和唱腔方面对民间青阳腔和其他文人剧作进行重新的改调歌之,使其在审美上重新回归传奇抒情美的传统。  关键词 :赣剧;青阳腔;创新发展  一、青阳腔的历史与渊源  明代戏剧家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中说
期刊
【摘要】:雕塑造型艺术起源于劳动,自古以来,人们利用雕塑造型记录当时的社会现象,寄托自身对美好事物的愿景,雕塑造型艺术是人们精神意志的产物,是情感与思想交流的必需品。雕塑造型艺术最早以装饰雕塑的形态出现在人类社会,其在装饰设计中处于举重若轻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雕塑造型艺术融合各类学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盛态势,成为现代装饰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关键词】:雕塑造型;艺术;现代装饰设计  雕塑
期刊
【摘要】:苗族鼓舞的历史源远流长,《周礼·地官·鼓》就曾有相关文字记载。木鼓,从战国楚墓出土的遗址出土的漆木画,古木滚筒尺寸和类型在世人面前清晰呈现出来。它们与我们今天所用的鼓有一个重要区别:今天的鼓是竖置的,鼓面向上,鼓者上下敲击;而古代的鼓则是横置,即鼓面侧居左右两方,鼓者从左右两旁击鼓。苗族的木鼓就保持了这种古老的横置方式。这种祭祀歌舞,就是我们现在称为的摊歌及摊舞。千百年来,这里的苗族人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