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使语文课堂更精彩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car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空,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它犹如一座架设在学生和教材之间的不可替代的桥梁,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传统的教育观点、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技术和方法已不足以适应时代的要求,而现代教育技术的多媒体教学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的内容、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能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它打破了“粉笔加黑板,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方法,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多媒体往往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它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产生了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如果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为学生开辟出一些培养其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会使小学语文课堂更精彩。
  一、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表现语文教材的感染力
  语文学科同其它学科根本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思想性。语文教材一般都是典范的言语作品,其中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因此,对于语言作品的学习,不能人为的一味说教,而是注重品味,潜移默化,利用现代技术的优势,以声像呈现教学内容,图文并茂,情、声、色、意俱在,感染力强。教师可根据教学需要,运用现代技术创设各种意境,使学生沉浸到作品的情境之中。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情感自然流露。这样,既加快了学生对词语的感知和理解,又加深了语言作品的感悟,丰富了课堂内容。
  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景,引发兴趣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入门的行道。”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对学生的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的材料的兴趣。”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新奇、多变的事物能增强对大脑皮层的刺激强度,采用新颖的方法,能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兴趣了。”
  而多媒体手段应用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图画、摄影、幻灯、音乐、语言描述和动作展示等方式,可以创造与渲染气氛,调动学生感觉器官和思维器官。使他们耳濡目染,进入课文所描述的情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方面是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设置悬念来激发兴趣。好奇心、求知欲是人民思考研究问题的内在动力。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越高,兴趣就越浓,他们的主动探索精神就越强,越能主动积极的进行思维,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来引导学生的积极思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另一方面的是创设情境来激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不同特点,巧妙地创设情境,从而激发学生探个究竟的欲望。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计算机不仅能呈现单纯的文字、数字等字符教学信息,而且还能输出动画、视频、图像和声音,能非常容易做到教学信息的图、文、声并茂,这种多维立体的教育信息传播,增强了信息的真实感和表现力,使学科教学声情并茂,知情并重、化繁为简、化难为易,在有限的时间内,大大提高教学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认识能力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学习潜力的开发,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课业环境和时空条件。
  三、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突破难点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使学生更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然突破学习的重难点。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运用多媒体的声色兼备、图文并茂、动静交融等优势来强化重点、突破难点自然效果比较明显。但是要注意,太多的图文画面和影视资料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冲淡主题,误导学生,进而影响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学习;太多的直观材料又会影响学生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运用多媒体教学时不能离开教学目标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而一味追求屏幕的“漂亮、精彩和丰富”,一定要考虑其媒体材料的科学性、必要性、实效性,防止使语文多媒体课变成一堂录像课或幻灯课。我们要明白形式要为内容服务,内容要围绕重点,对那些可用可不用的媒体材料衣不用,对有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媒体材料就尽量用。在安排屏幕内容时要注意连贯性、过渡性、重点性和总结性,重点知识要用异色字或特形字标出。最后还应有总结性回顾画面,把重点知识集中在一起,引导学生注意,帮助学生记忆。要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感知规律、注意规律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恰当地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增强知识的记忆效果,有利于难点的突破。
  四、注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把学习内容向课外延伸,发散思维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行学法的迁移,通过发散学生思维,培养他们创新能力,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学生大大增加听和看的机会。用文字、图像、声音的巧妙结合,可以大大增加课堂信息量,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教育技术以其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内在魅力,使教师从传统的语文教学的“一张嘴、一本书、一支笔”中走了出来,更使学生从“苦学”走进了“乐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力地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使语文课堂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实验小学461000)
其他文献
随着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日渐成熟,以及移动终端市场的逐步发展,手机已从简单的通话工具逐渐向智能化发展。在经过2008年的电信重组与2009年初工信部为我国三大运营商发放3G牌照之后,3G智能手机市场快速膨胀,我国3G时代终于到来。3G智能手机作为3G手机与智能手机的完美结合将成为今后手机市场的发展方向。运营商作为整个3G产业链的领导者,尤其需要介入到3G智能手机的营销体系当中发挥主导性的作用。伴随
在目前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知识经济主导的形势下,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着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的问题中重要的一部分。区域创新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区域经济
摘 要: 本文通过对高中学生地理学习现况的调查和探究,发现高中学生在传统授课方式下的知识体系与实际应用存在“脱节”的现象,学生对生活中的地理现象不能很好地理解。与此同时,学生用地理知识帮助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迫切需要提高。鉴于此,本文提出启发式教学这一新的教学理念,让学生所学为所用,将高中所学的地理理论知识用在实处。  关键词: 启发教学 高中地理 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备受死记硬背高中
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经济模式被打破,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到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来源和创造者是企业的知识员工。由于具有较强的知识和技能,知识员工对工作和组织提出了较高
摘 要: 高中地理新课标的实施与教师息息相关,教师不但要积极参与,而且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思考和反思,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从而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 新课改 高中地理 教学困惑 教学对策  我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和近年来的高中教学实践,对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困惑和采取的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索。在将新课改的种种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困惑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  1.教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