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在马铃薯之上

来源 :润·文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ngjian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信去过德国旅行的朋友都知道,马铃薯是德国人的“国食”。
  当地市面上有30多种常见的马铃薯,德国人会按每种薯仔的特质,烹调出各式各样的菜式,例如口感绵软温热的奶油薯蓉、圆圆的薯仔球、香口的煎薯片、清鲜的薯仔沙律以及煎薯仔饼,等等。
  其实德国人对马铃薯的钟爱,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这和人们与饥饿和贫困抗争的历史,可说是息息相关。
  三百年前,马铃薯的种植在欧洲开始普及,那是普鲁士腓特烈大帝大力推动的结果,因为腓特烈大帝发现,马铃薯可以让农民在连年战祸之后,仍能免于饥荒,存活下来。“七年战争”之后,法、奥、俄三国政府,发现对手普鲁士竟然得以在战乱中保存元气,于是争相效法。
  为什么种植小麦的效果,不能与种植马铃薯相提并论呢?
  马铃薯十分粗生,只要有水分,便能够在较冷的沙地,以及不同的纬度生长,它能提供的热量也比其他谷物大得多,往往是2~4倍,更含有充足维生素与矿物质,只要配搭牛奶,让农民同时能吸收到脂肪、蛋白质与钙质,饮食就能够完全均衡。
  马铃薯的另外一个特点,是更大的关键。
  马铃薯的储藏时间无法如谷物一样长久,马铃薯本身相当潮湿,即使在地窖内也很易发芽,又或者接触空气中的真菌便会腐烂,但它成熟后不须赶着收割,可以等到要吃时才采收。
  谷物成熟后必须收割,以及方便储藏的“优点”,成了土匪抢掠,以及战争时军队征饷的最佳对象,令农民在祸乱中很易因此失去储粮而饿死;相反,马铃薯的“缺点”,以及可以保留在土地上不用赶着收割的特点,却令它不易被土匪和军队大批带走。
  谷物的“优点”,害苦了农民;马铃薯的“缺点”,却造福了农民,世事之讽刺,莫过于此。
  马铃薯的大规模普及种植,引发巨大效应,它令欧洲北部的人口出现重大突破,令国家国力也随之大增,带来了随之近两个世纪的欧洲帝国主义扩张,谱写了一页大时代的历史。
  但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种欧洲人今天的主粮,其实并不是起源于欧洲,反而源于拉丁美洲秘鲁高原,是古代印加帝国的奠国基础。
  16世纪初,恶名昭彰的西班牙侵略者皮萨罗将军,攻打并抢掠了印加文明,依赖着随同他们而来的天花菌,侵略者的两百名士兵,战胜和歼灭了对方的八万大军,以及数百万人口。接下来的一百年,依赖在高原上波托西城所开采出来如洪水般、史无前例数量的银矿,支撑起西班牙建立了强大的海上霸权,以及史上的第一个“日不落国”。而当时数目庞大的矿工,没有马铃薯这种高能量作物,是难以养活的。
  帝国总有尽头时,一并被带返欧洲的马铃薯,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比被征服者带走的金金银银更为深远。
其他文献
终结仇恨才能开启通往“人道主义”的大门。    现年92岁的南非前总统纳尔逊·曼德拉新近出版了一本新书,书名叫《与自己交谈》。曼德拉在书中回顾了自己将近一个世纪的人生经历,通过大量的文字描述,使我们看到了一个心胸豁达、充满睿智的慈祥老人。  在书中,曼德拉写道,“我年轻时是个集懦弱、过错与轻率于一身的酋长家男孩,视野与经验大部分都受到家乡及大学影响,用自大掩盖懦弱。”  在描述他被关押在狱中时的心
期刊
那是我在加州从医两年后的一天,诊所里来了一位纤弱的孕妇。我给她做产前检查,发现胎位不正,那时候,剖腹产手术还不像现在这么普遍,为这样的婴儿接生,难度很大。  产房里每个人都很紧张。生产来临,我轻轻拉出胎兒的一只小脚,再去拉另一只。可是不知为什么,另一只脚就是不肯出来。我略加了点劲儿,胎儿的小身体又出来了一些,我惊愕地发现,那另一只脚只有膝盖以上的部分。这么严重的畸形我过去从未见过。  接下来的几分
期刊
44岁的王旭,还在地下唱摇滚。  他16岁的时候,从收音机里听到成方圆唱《游子吟》,坐火车去开封花45块钱买了一把吉他。“那个时候我家门口那条公路上车少,我们就在马路边上抱着吉他走着唱,‘你到我身边,带着微笑’,不然就是‘阿里,阿里巴巴’,瞎吼。”  他十七八岁的时候农村联产承包制开始,他承包了一个苹果园。苹果地离马路非常近,晚上几个人坐着,“抱着把吉他,边上四五个人,想起一出唱一出。马路上有人,
期刊
“但我做这个感觉不错!”当我走进商场时,一个小男孩的回答传入了我的耳中。  他正站在商场的入口外面。春寒料峭,他鼻子冻得通红,帽子深深地罩住耳朵,一只手放在口袋里取暖,另一只手拿着名单。我注意到他没有戴手套。  我检查了我的钱包,但是没有零钱。  “我出来的时候会给你一些钱。”我向这个小男孩保证。  “谢谢!”他微笑着,然后用一张大纸巾捂着鼻子打了个喷嚏。我想加一句,那是一张相当破旧的纸巾。  我
期刊
小溪涧一点儿也不渺小,在我们的心目中,它们比浩瀚的巨河大川更大,它们或叫岩溪、磨坊溪或泥溪。它们不会在宣传旅游的小册子或国歌里受到颂扬,它们只是我们家附近一些微不足道的小地方。   不过,几乎每个人的往事中都有一条溪涧,在青春年少时如交挚友般的流水清溪。一位公园管理员谈到他童年曾在其中畅泳垂钓的小溪时,声音就充满了感情,变得温柔多了;一位环境保护主义者回想起年少时在一条小溪上筑堤的情景,眼睛也亮起
期刊
为了给我母亲一个惊喜,我从伦敦的牛津大学一出来,就踏上了高铁的归家之路。我要在爱丁堡度过这个星期日与万圣节。我刚到家,母亲却不在家,我决定先去看一下我家祖传用来避暑的小别墅。  我喜欢这幢摇摇欲坠的房子,在我的童年时期,我母亲、我和我的小妹妹芭芭拉,曾经在这儿度过田园诗般的时光。记得花园里有一口古井,三年前的夏天,这口井突然干涸了,我感到奇怪,我决定去看看。  “如果我把它清理一下,”我想,“也许
期刊
桑德·韦德从小就是一位喜欢在生活中发现和欣赏美的孩子,也正因如此,长大以后,桑德成了美国匹兹堡市的一位知名摄影师。  1986年,一家出版社邀请桑德为他们的一本自然科学类图书拍配文照片,桑德就来到朋友所在的自然博物馆寻找新奇的摄影素材。在昆虫标本区,他看见了一只标本蝴蝶的翅膀上,竟然有一个形象而美丽的字母“F”!桑德的朋友告诉他说,其实这是蝴蝶在自然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种独一无二的斑纹,它既可以用来吸
期刊
我在来内蒙以前,对茶的认知,都是飘逸的,舒展的,眉清目秀,邻家小女儿一样,在白如雪的瓷杯里,现出婀娜的身姿,你要嘘嘘地吹着那四处飘游的绿叶,方能饮下一口芬芳清香的茶。那时人在山东泰山脚下的我,每天提着暖瓶和茶叶,给农田里劳作的父母,在地头沏好一杯茶的时候,尚不知道,还有一种茶,像砖头一样,整整齐齐地,摆放在货架上,等着大碗喝酒的牧民们,买回家去,在铁锅里煮沸了,而后加入盐和牛奶,再像农民们在打麦场
期刊
微博帮助流浪汉莫拉莱斯找到失散11年的女儿,它让我们看到了微博的力量和强大。    现年58岁的莫拉莱斯是美国一名无家可归者,他曾是美国一家工厂的保安。  前些年,因一次意外事故,他的背部受了伤。伤好以后,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不能再当保安了。就这样,他失去了工作,丢了饭碗。时间长了,仅有的那一点积蓄也很快吃光了。他再也付不起房租了,只好背起一个简单的行囊,住进了纽约曼哈顿一家无家可归者的收容所里。
期刊
巴克斯特是只灰色的大花猫,从小就跟一只小狗一起生活,现在又跟我家的三只狗混在一起,它多少已经认定自己也属狗族了,因此还得了个“狗儿猫”的绰号。它跟我们一起散步,玩取物游戏,甚至在大热天学着狗儿们吐舌头。和以往我养过的猫不同,巴克斯特是只热爱社交的猫。他对遇见的任何东西都很友好,它不怕狗,也不怕别的猫,甚至对人也没有戒心。 我接到过一些电话,被告知“你的猫正在我家呢”。巴克斯特总是在我们街区里晃来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