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无效性”问题

来源 :科教新报·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wangdo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新课改以来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一些生机和改观,但实际操作中仍旧存在一些制约阅读有效教学的因素,本文试对其中几种导致阅读教学无效的问题归类,以引起思考和大家的重视,期待共同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 中学语文 阅读教学 无效性
  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新课标的指引下,过去的一些教学内容、教学行为得到了转换,语文课堂出现新的生机。但是,由于人们对新理念把握不透,改变教学形式时而无“教学理念”的转变,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还存在着诸多的“无效”或“低效”行为。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归类分析:
  一、教学目标的笼统化
  新课标提出了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目的是想让孩子在掌握书本知识的同时,学会如何读书,并且受到正确的情感熏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然而,在现实教学中,人们却容易忽视三维目标。
  (一)过分地强调知识与能力目标,却忽略了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个目标。这也正是为什么许多中学生对语文课堂失去兴趣的原因所在。原本应该富有情趣的、生动活泼的语文课堂却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独角戏,方式单一的讲解着书本上的知识点,学生只是一味地记笔记,勾所谓的重点,却不能融入其中,体会文章所富含的情感,成了课堂的“录音机”。
  (二)教学目标的制定没有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学生差异较大的班级中,教师如果一味地追求高层次的教学目标,那会导致部分成绩较差的同学跟不上节奏,课堂的实用时间并不多;如果把时间过多地用于基础目标,对于成绩较好的学生而言,又会出现知识需求不足,课堂效率低的情况。实际上,不少中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没能较好地处理这些问题,造成学生学习过程质量低下。
  (三)教学目标过于泛化。有些教学目标行为动词不明确,类似“理解文章大意”,“体会作者思想情感”等含糊其辞的语句,几乎出现某些教师的每篇教案里。像这样的教学目标可以用于任何年级,任何阶段,没有任何的针对性和指向性,导致实用性也不强。
  二、教学环节的“脱臼”
  (一)教学环节的脱节。
  由于某些教师对语文课堂的轻视,以及不认真备课,导致在语文课堂上想到哪讲到哪,重复的讲,和该讲却没有讲到的地方。没有考虑课堂上的环环相扣,没有适当地过渡语,直接生硬地过渡到下一个环节,让很多同学的思维都没有转换过来。
  (二)讨论无实效。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由于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有些教师无论教什么内容,都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从表面看,课堂气氛异常活跃,但是,从实际效果来看,许多合作学习内容和时机的选择不恰当,讨论时机的分配也不够合理,合作学习有形无实,虚有其表,缺乏实质内容和真实意蕴。”这种讨论无实效。阅读教学课堂结构中,不乏各式各样的讨论行为。真正的讨论是能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的,在形式上改变了过去死气沉沉的课堂氛围。然而,讨论花样翻新,论题没有交锋,讨论时不围绕主题等等,讨论大有形式主义的倾向。“无效讨论”成为无效教学另一原因。
  (三)教学内容的讲解深浅不适。
  1.“面面俱到”导致重难点不突出。在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希望把课文里的点点滴滴都挖出来交给学生,导致在课文里每一部分的用时都相当的平均,而且分析的十分透彻,导致学生在一堂课学完了之后,不知道哪一部分是重点,哪一部分是难点,只是对课文有一个朦胧的印象,具体一问就三不知了。笔者在网上曾看到一位学生这样说:“我喜欢自己读朱自清的《背影》,不喜欢老师讲朱自清。我自己读《背影》,读到的是我父親的背影,而听老师讲《背影》,得到的不过是一些所谓的“关键词”、“中心句”而已”。
  2.过度拔高教学内容。作者在写文章时,肯定把自己的感情也融入其中,并联系了一定的生活实际。但是我们在解读课文时,却容易把我们的臆想也添加到文章中,这正是阅读的奇妙之处,作者、读者和文本三者之间进行的对话。但是,有些教师在讲解是却联系到社会主义或者革命的意义,过渡拔高了文章的意义。以《雨巷》为例,有些教师在讲解这篇文章时,把它的文化背景,雨巷的含义,姑娘的象征,包括姑娘撑的油纸伞,冷漠凄清的神情,太息般的目光,篱墙等等都做了详细透彻的分析,把每个意象的深层含义都挖掘了出来,甚至联系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但是却忽略了这首诗整体的韵律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四)教学方式的单一化。
  目前,我国中学语文教学基本上是采用“教师讲”的方式,整堂课以教师讲授为主,特别是高中,在高考压力之下,教师更不会留多少时间让学生自己自主合作探究。单一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堂显得枯燥、乏味。有些教师在新课改的引领下,却依然是“新瓶装旧酒”,不懂得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灵活地增加或减少教学环节,达到最优教学状态。
  由此看来,追求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探究适切的有效教学策略,从“教师”、“学生”、“教学资源”等因子入手,来建构新课标下的中学语文阅读“有效教学”,这应该是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迫切追求的一个目标。
  参考文献:
  [1]高慎英,刘良华.有效教学论[J].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5.
  [2]宋秋前.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施策略[J].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3.
  [3]李海林.语文教育的自我放逐---评价当前语文教育改革中的几种倾向[J].语文学习,2005,(4). (编辑 郑云东)
其他文献
摘 要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学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社会活动,体育教学则是这一社会活动中特殊的育人方式。教学是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在确保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精心启发和积极引导,在做好启发和引导工作的同时,还要求教师及时从学生那里了解反馈意见,对学生在学习和探索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种问题反复研究,进而提出更好的改进措施,协助学生沿着正确健康的道路成长。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英语教学是素质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教学实践中,我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以及激发和保持学习动力,培养自学能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把优化课堂教学当成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运用英语的情景,指导学生积极地运用语言,在学中用,用中学。  关键词浅谈 课堂教学 英语  一、课堂教学要注意结合文化内容  文化教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的首要任务
期刊
摘 要叶老曾说过,“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这既是“读”的训练方法,又是“读”的理想境界。语言文字是生命的酒,只有读才能品尝美味;语言文字是生存的家,只有读才能栖居其中。  关键词培养阅读 写作能力 口语表达  一、多读,有利于理解课文内容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说明了读书与
期刊
摘 要作文修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是教師与学生在作文教学当中的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应该把作文修改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通过长时间的修改作文的实践活动,去真正达到培养修改作文能力的目的,培养真正受益的作文能力。  关键词激发兴趣 示范 互改  留白原是国画创作中的一种构图方法。它的虚实相映,让我们有了更深远的意境。留白确实是中国人的智慧,有些话不必说出来,因为:“只
期刊
摘 要综合实验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手段和教学途径。如何通过实验教学方法的改进因材施教引导和组织好实验课堂教学,提高实验教学效果,加强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提出了全新的实验教学理念,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起到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实验教学方法 综合实验 创新能力 综合素质  随着社会经济快速的发展和高校毕业生的数
期刊
摘 要提出创新实践教学法的内涵,并对方法的建立和其在食品工艺学课程教学中进行了应用与实践,事实表明创新实践教学法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创新实践教学法 教学改革 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和发展的动力。拥有知识、信息、技术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人才,成为主宰国家经济增长乃至整个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本。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因
期刊
摘 要当今,英语在社会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如何让英语课堂充满创新与活力,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学习。这就要创造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精心设计学案,让学生有目标,有目的的学习并且有不断探索的求知欲,这才能调动他们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创造和谐 英语课堂 竞争与合作  一、以学生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以学生为本,是以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为圆心,让英语课堂中洋溢着人文的关爱。心灵的默契取代僵硬
期刊
摘 要倡导和实施语文课的教学个性是解决缺乏个性的教学与学生个性矛盾的关键之一,教师要在教学过程的始终体现个人独特的教学个性,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个人魅力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在实施教学个性的过程中努力培养学生个性,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这一主题,牢牢把握语文教学的底线——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思、想能力,立足于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和文化的熏陶,并且在教学个性设计的过程中贯
期刊
摘 要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学生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怎样有效地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呢?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经验 学生提问  21世纪教育的特征是创新教育。创新源于问题,问题推动发展。爱因斯坦有句名言:“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有专家在中西方教育的比较研究中曾说:“中国衡量教育成功
期刊
摘 要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提高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和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有效课堂教学就是一个重要途经。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化学 策略  一、什么是有效课堂教学  有效课堂教学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