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的语言学习与认同建构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h05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神话是原始初民遵循原始思维,不自觉地将自然万物和社会生活形象化、人格化所产生的文学样式;同时,神话也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的认知观念,是一种关于人与世界之间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和阐释模式。中西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主要涉及到中国的女娲抟土造人,希腊的普罗米修斯造人和丢卡利翁与皮拉的人的再生,以及希伯来上帝造人。中西人的诞生都与泥土结下不解之缘,学界的研究者也都认同了这点;但是,希腊的人
摘 要:老舍是通过对特定职业的描写,来展示他对生活在底层人民的关注的。这其中,“车夫”“巡警”“妓女”的形象在他的小说中有丰富的展示。老舍通过他们的视角呈现出了现代社会的真实生存状况及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关系。  关键词:车夫;巡警;妓女  作者简介:李敏(1990.8-),女,山西省太原市人,研究方向: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
摘 要:《古诗十九首》是中国古代诗歌创作承前启后之作,意象的创造上亦是如此。从《古诗十九首》始,楼的意象表达士人高洁人格、远大政治理想与曲高和寡的处境,城、城门(城阙)象征皇权、代表文人实现自身价值之所。  关键词:《古诗十九首》;城;楼;城门;失意文人  作者简介:董莉,唐山学院文法系教师,从事中国古代文学史的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摘 要:爱情最怕遇上秀才,不止说不清,而且论不明,知识分子的爱情不仅仅在现实中延伸,更在其自我虚构的幻想中沉沦。孙频所塑造的孟青提形象——她不能自拔且甘愿牺牲,孟青提敌不过的不是张以平而是表面勇敢內心恐惧的女性懦弱的灵魂,她的矛盾性让她聪明而愚蠢,她是一个高雅的痞子,文化女性固有的魅力与痴缠、经历过多次爱恨的老练与决绝让她像痞子一样高傲却又卑微地爱着。所谓的最后一次认真,不过是她内心的原罪现了原形
摘 要:文章主要在标题与话题原有理论基础上,对标题和话题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进行适当地总结,进而就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分类描述,用《人民日报》标题进行说明,并运用语用学和认知语言学理论,对促成两者关系的动因作出力所能及的解释。  关键词:标题;话题;两者关系;动因  作者简介:刘洁(1991.1-),女,汉族,江苏赣榆人,博士研究生在读,现就读于中央民族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  [中图分类号]:
摘 要:镜子最初出现在生活中使得人类可以自己看见自己,慢慢镜子开始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形成了一种固定意象,利用镜子本身的使用价值——映物。在《相似形》,母亲不断地开始从女儿初子身上找寻自己的身影,那么这个找寻身影的过程就是从镜面反射中得到的。  关键词:镜意象;松山明子;认知;反抗;无可奈何  作者简介:王慧莹(1994-),女,汉,河南洛阳人,郑州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摘 要:“丽末三隐”之一的李穑是一位精通汉文学与儒学的名家。因其有在中国留学、出仕的经历,故而他创作的汉诗中处处可见中国文化的印记。本文从其汉诗对中国元素的吸收和接受的视角出发,试图分析当时域外文人是如何认识、看待中国的,进而借以窥探中韩文学在相互交流中创造的文化相似性问题。  关键词:李穑;高丽;诗人;中国元素  作者简介:仓伟,男,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朝鲜语笔译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学、中韩文
摘 要:当今现实情况下,英美文学的研究理论日益完善,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语言学是文学作品创作的基础,对于文学作品而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语篇分析理论的基础上对英美文学中的小说与诗歌两种文学类型进行选样分析,并与汉语散文诗歌进行对比,从而深入探究英美文学作品中所特有的语言学意义。相信本文可以为相关课题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英美文学;语篇分析;汉语诗歌;语言学  作者简介:刘娟(198
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成功,成功的道路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如果没有踏踏实实的努力,即使遇到再多的贵人,再好的机遇,也不会成功。  他是清末名将,一生经历了太平天国、收复新疆、洋务运动等重要事件。  梁启超说他是“五百年以来的第一伟人”。  他就是左宗棠。  左宗棠戎马一生,虽以举人身份入仕,但学富五车。  他曾说过许多经典的话,至今仍具有教育意义。  1.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择高处立,
摘 要:作为中西方悼亡诗中的代表作品,苏轼的《江城子》和弥尔顿的《梦亡妻》在文学旨趣上存在相似性和差异性。本文试通过对比两诗异同,分析诗人写作背后的心理,及其所处社会文化背景与其作品的关联性。  关键词:悼亡诗;苏轼;弥尔顿;对比  作者简介:徐晴,女,江苏苏州人,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2018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