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护理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wei01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介入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39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采用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介入逆流溶栓及经足背静脉加压顺流溶栓治疗.进行术前护理、术后溶栓的观察与护理,并加强健康宣教。结果:治愈率83.3%,有效率100%,无肺动脉栓塞等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疗效显著,精心的护理为患者早日治愈、预防并发症发生提供重要保证。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并分析护患沟通对急诊科护理满意度及风险事件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于医院内部选取了2016年9月~2017年6月收治的128例急诊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常
目的分析早期新生儿(〈7天)住院病因特点以提高对高危新生儿生存质量重要性的认识。方法分析住院早期新生儿356例主要病因、死亡率、死亡主要原因。结果住院早期新生儿356例,主
分 析    人为因素:①针头选择不合适:病人血管较细或较脆,选择较大针头或带钩、弯曲的针头病人稍微活动即可造成血管壁损伤。②拔针时方法不正确:拔针时未固定针柄,使针头在血管内左右摆动,造成对血管壁损伤。③拔针后按压方法不正确:拔针时用棉棒单指接压,按压范围小,针头在皮下、静脉内的针眼未按压往,血液可经此眼渗至皮下形成皮下血肿。④按压针眼时用力过大或来回移动及抒搓针眼,造成皮下瘀血。⑤拔针后按压
资料与方法例1:男,70岁,入院诊断:急性广泛前壁心梗阵发性快速房颤急性左心衰。经溶栓等积极治疗平稳进入亚急性期后,于心梗第10天出现乏困、恶心,查血钾6.9mmol/L,血肌酐89mmol/L,尿检
本文阐述了数据挖掘的基本理论,介绍了如何建立职工培训数据仓库,进行概念模型、逻辑和物理模型的设计。通过Sql Server 2005提供的数据挖掘模型对职工培训信息进行挖掘,得出
“高考”和“高招”到底是怎样影响基础教育的,谁才是最终的指挥棒?高考制度改革的问题之所在到底在哪里,如何破解?清华大学附中校长王殿军曾长期在清华大学任教并参与清华大学的
报纸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文献报道的地塞米松联合654-2、安络血等药物治疗输液反应的方法.结果显示较传统以地塞米松、非那根等单药治疗输液反应有较大优势,值得基层医院借鉴和参考。
我院预防保健科负责15个社区17598户居民的预防保健工作,其中0—7岁学前儿童2376人。在近几年的健康体检中发现,儿童弱视患病率有所增高,现将我院今秋1236名4~7岁儿童视力健康筛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41岁,牧民。该患者1年前开始出现尿频尿急,无肉眼血尿,不发烧,无腰痛,饮食、睡眠、二便正常。1个月之前出现左侧附睾肿大,无明显疼痛,来院就诊。  超声检查结果:左肾位置正常,大小约为16.3cm×8.8cm×6.2cm,肾被膜回声粗糙、不光滑,皮质回声变薄,髓质回声减低,集合系统未见分离。CDFI:显示血流信号减少,左输尿管未见扩张,右输尿管未见异常,膀胱充盈良好,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