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幼儿教育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开展,幼儿园对区域活动的开展日趋重视,随处可见的是丰富的区角和孩子们愉快的参与。我园自二期课改以来也一直在进行对区域活动的尝试。规程中提出:“幼儿园要为幼儿提供充分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注重幼儿的实践活动,保证幼儿愉快的、有益的自由活动。”而区域活动作为一种人为创设自然情景下的幼儿游戏,它为幼儿自发自愿的活动提供条件的同时,又渗透教育的目的要求。区域活动还是一种环境教育。因为它对幼儿来说是自由活动,他们可以自己做主玩什么、怎么玩。在这几年的研究中,我发现,如果要使区域活动开展的成功,成为幼儿感兴趣的游戏,首先就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区域环境。良好的区域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一、区域环境的创设应丰富多彩
要想开展成功的区域游戏,首先就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区域环境。孩子们在丰富的环境中游戏、学习,效果会更好。因此我们在创设区域环境时,创设了许多不同的环境。如美工角是以桌子拼成的,孩子们在桌子上操作,不会觉得很累,效果也不错,还学会了合作使用游戏材料。而图书角,我们把它布置成在了一个角落里,用垫板拼成了地毯,还放置了一些大靠垫,这样孩子们可以坐着、靠着看书。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孩子们看书认真,也非常安静。我们又把探索角布置在了墙上,小朋友们可以通过玩玩各种各样的墙饰来探索知识。这样新鲜的环境布置,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探索的热情也比以前高了。我们还把益智区设计成了几座房子,每座房子就是一种智力游戏,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房子玩智力游戏,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孩子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在这样丰富的区域环境中,我班的区域活动成为了孩子们最喜爱的一种游戏,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区域环境要有规划性
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前,老师先要帮助幼儿规划出各种区域环境,以便幼儿能够在相对的区域环境中有效地进行区域活动。我们将区域环境作了以下几方面的规划:
1.探索区。在走廊的墙面上。幼儿可以站着、坐着、蹲着在走廊里游戏、探索,这样的环境很适合幼儿进行探索游戏,孩子们也很喜欢在这里游戏。
2.美工区。用幼儿学习的桌子拼成美工区,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组进行游戏。这类游戏也有不少参与者。
3.益智区。在窗户下方的墙面上布置出4座房子,每座房子布置一种智力游戏,窗台上可摆放供幼儿操作的材料。这里不乏一些爱动脑的小朋友的身影。
4.语言区。我们将语言角和图书角结合在了一起,在活动室的一角布置了地毯、靠垫等,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看看、讲讲,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5.表演区。我们将表演区安排在了门口的一块空地方。开阔的空间能够让幼儿自由发挥,唱歌、跳舞、表演故事等,小朋友们在表演区表演的形式可多了,表演才能也有了很大发展。
6.建构区。我们将它设置在阳台上。是一个完全开放型的环境,便于幼儿搭建活动,他们可以大胆的想象和发明创造。
三、区域环境的创设应注重幼儿的参与性
我园的区域环境创设并不特别注重美观、漂亮,而是非常注重幼儿在区域环境创设中的参与性,即让幼儿参与到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来。如我班的探索角,其中的环境材料是由幼儿收集带来,再由老师加工制作出来的。孩子们一看到自己带来的东西被做成了游戏材料,开心得不得了,都说:“这是我带来的,我要去玩一下。”幼儿对游戏的积极性也高了。又如益智区的智力游戏“给点图排队”的材料,我们是请幼儿自己制作的,先请幼儿在小卡片上画好数量不一的小点,然后我们再将点卡塑封好后再投放到区角中,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了游戏材料,变成了环境的一角,参与性也比以前高了。
四、区域环境的创设还应注重可变性
在开展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某一区域环境长时间没有改变,一直是老样子的话,孩子们会对它慢慢失去兴趣,转而不想去玩这个游戏了。因此,我吸取教训,对区域环境进行了创新,不同的区域环境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给它一点小变动,以此来吸引幼儿的观注。如我班的益智区开始一直是以小篮子里装满材料摆放在桌子上开展的,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玩益智游戏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以至于有几次一个人都没有。为此我和配班老师商量后,决定把益智区放到墙上去,转变一下环境,让幼儿在墙上玩游戏。我们就把益智区做成了4座房子贴在墙上,每座房子代表一种智力游戏。环境改变后,我班的益智区一下子就成为了热门的区域游戏,小朋友们都争着要去玩。因此,我觉得区域环境不应是一尘不变的,老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游戏情况等及时调整区域环境使区域环境成为一种可变的、多变的游戏环境。
五、区域环境的创设应注重功能性
区域环境还应是多幼能的,能够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起到促进游戏活动的开展。我班的区域环境中也符合了这一点,我们在创设区域环境时充分考虑到它对游戏活动的影响,及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在内容上,我们创设了多种形式的区域活动环境。有可在墙面上活动的环境,如探索区、益智区;有可在地面上活动的环境,如图书区;有可在桌面上活动的环境,如美工区;还有可供幼儿自由发挥的环境,如表演区等。这些不同的区域环境能从不同的层面上促进幼儿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够促进幼儿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等各种能力的提高,所以说区域环境还应是多功能的环境。
另外,区域活动并不是独立的教育活动,它是幼儿园整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将区域活动的设置与幼儿园的主题教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因此,我们也将区域环境与主题环境结合在了一起。例如在《独特的我》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创设了“我们都是好朋友”主题墙饰和开辟了活动区域,幼儿可以自由地和同伴看看小时侯的样子、比比现在的样子,可以用各种绘画工具画画自己,画画好朋友。
总之,在新世纪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我们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区域环境,使幼儿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
一、区域环境的创设应丰富多彩
要想开展成功的区域游戏,首先就要为幼儿创设一个丰富的区域环境。孩子们在丰富的环境中游戏、学习,效果会更好。因此我们在创设区域环境时,创设了许多不同的环境。如美工角是以桌子拼成的,孩子们在桌子上操作,不会觉得很累,效果也不错,还学会了合作使用游戏材料。而图书角,我们把它布置成在了一个角落里,用垫板拼成了地毯,还放置了一些大靠垫,这样孩子们可以坐着、靠着看书。在这样舒适的环境中,孩子们看书认真,也非常安静。我们又把探索角布置在了墙上,小朋友们可以通过玩玩各种各样的墙饰来探索知识。这样新鲜的环境布置,孩子们非常感兴趣,探索的热情也比以前高了。我们还把益智区设计成了几座房子,每座房子就是一种智力游戏,孩子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房子玩智力游戏,从而使不同水平的孩子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游戏。在这样丰富的区域环境中,我班的区域活动成为了孩子们最喜爱的一种游戏,孩子们在区域活动中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区域环境要有规划性
在开展区域活动之前,老师先要帮助幼儿规划出各种区域环境,以便幼儿能够在相对的区域环境中有效地进行区域活动。我们将区域环境作了以下几方面的规划:
1.探索区。在走廊的墙面上。幼儿可以站着、坐着、蹲着在走廊里游戏、探索,这样的环境很适合幼儿进行探索游戏,孩子们也很喜欢在这里游戏。
2.美工区。用幼儿学习的桌子拼成美工区,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不同的组进行游戏。这类游戏也有不少参与者。
3.益智区。在窗户下方的墙面上布置出4座房子,每座房子布置一种智力游戏,窗台上可摆放供幼儿操作的材料。这里不乏一些爱动脑的小朋友的身影。
4.语言区。我们将语言角和图书角结合在了一起,在活动室的一角布置了地毯、靠垫等,让幼儿在舒适的环境中看看、讲讲,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有了很大提高。
5.表演区。我们将表演区安排在了门口的一块空地方。开阔的空间能够让幼儿自由发挥,唱歌、跳舞、表演故事等,小朋友们在表演区表演的形式可多了,表演才能也有了很大发展。
6.建构区。我们将它设置在阳台上。是一个完全开放型的环境,便于幼儿搭建活动,他们可以大胆的想象和发明创造。
三、区域环境的创设应注重幼儿的参与性
我园的区域环境创设并不特别注重美观、漂亮,而是非常注重幼儿在区域环境创设中的参与性,即让幼儿参与到区域环境的创设中来。如我班的探索角,其中的环境材料是由幼儿收集带来,再由老师加工制作出来的。孩子们一看到自己带来的东西被做成了游戏材料,开心得不得了,都说:“这是我带来的,我要去玩一下。”幼儿对游戏的积极性也高了。又如益智区的智力游戏“给点图排队”的材料,我们是请幼儿自己制作的,先请幼儿在小卡片上画好数量不一的小点,然后我们再将点卡塑封好后再投放到区角中,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变成了游戏材料,变成了环境的一角,参与性也比以前高了。
四、区域环境的创设还应注重可变性
在开展区域游戏的过程中,我发现,如果某一区域环境长时间没有改变,一直是老样子的话,孩子们会对它慢慢失去兴趣,转而不想去玩这个游戏了。因此,我吸取教训,对区域环境进行了创新,不同的区域环境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给它一点小变动,以此来吸引幼儿的观注。如我班的益智区开始一直是以小篮子里装满材料摆放在桌子上开展的,过了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玩益智游戏的小朋友越来越少了,以至于有几次一个人都没有。为此我和配班老师商量后,决定把益智区放到墙上去,转变一下环境,让幼儿在墙上玩游戏。我们就把益智区做成了4座房子贴在墙上,每座房子代表一种智力游戏。环境改变后,我班的益智区一下子就成为了热门的区域游戏,小朋友们都争着要去玩。因此,我觉得区域环境不应是一尘不变的,老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游戏情况等及时调整区域环境使区域环境成为一种可变的、多变的游戏环境。
五、区域环境的创设应注重功能性
区域环境还应是多幼能的,能够从不同方面,以不同方式起到促进游戏活动的开展。我班的区域环境中也符合了这一点,我们在创设区域环境时充分考虑到它对游戏活动的影响,及对幼儿成长的影响。在内容上,我们创设了多种形式的区域活动环境。有可在墙面上活动的环境,如探索区、益智区;有可在地面上活动的环境,如图书区;有可在桌面上活动的环境,如美工区;还有可供幼儿自由发挥的环境,如表演区等。这些不同的区域环境能从不同的层面上促进幼儿不同程度的提高,能够促进幼儿动手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能力、表演能力、创造能力等各种能力的提高,所以说区域环境还应是多功能的环境。
另外,区域活动并不是独立的教育活动,它是幼儿园整体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为此我们将区域活动的设置与幼儿园的主题教学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因此,我们也将区域环境与主题环境结合在了一起。例如在《独特的我》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创设了“我们都是好朋友”主题墙饰和开辟了活动区域,幼儿可以自由地和同伴看看小时侯的样子、比比现在的样子,可以用各种绘画工具画画自己,画画好朋友。
总之,在新世纪的幼儿园环境创设中,我们要创造一个有利于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区域环境,使幼儿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