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拓展教学,培养英语文化品格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9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心素养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方向,是广大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导向。文化品格作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之一,指的学生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优秀文化的认同,是他们在全球化背景下表现出的知识素质、人文修养和行为取向。广大教师应当注重强化拓展教学,聚焦文化品格,不断深化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一、展开会话,注意中西差异


  小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需要大量的英语实践活动来掌握其特点与基本技能,对话练习是英语学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中西方文化在语言交流中有诸多差异,教师要善于将中西方文化差异融入在英语对话活动当中,使他们在强化英语口语能力的同时,认识中西方的文化差异,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比如我在对“Birthdays”进行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们了解中西方文化中不同的生日风俗习惯,我创设对话情境,引导学生们展开了会话。在课堂上我向学生们讲道:“庆祝生日是维持人情往来、增强友谊的重要方式,然而对于生日,每个国家民族都有各个国家民族不一样的生日礼仪文化差异。中国人过生日的传统是吃长寿面,西方人过生日则一般会举办生日聚会,吃蛋糕、做游戏等。中西方接受礼品的方式也很不一样,中国人一般不当场打开礼物,如果打开会被视作贪婪或不礼貌,而西方人则习惯当面打开礼物,并对礼品表示赞美与感谢。假如你要去参加Jane的生日聚会,你应该怎样做才得体呢?现在请同学们每两人结为一组,其中一人扮演Jane,然后展开对话。”就这样学生们根据我所讲述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展开了如下会话:
  S1:Hi,Jane. Happy birthday! This is the gift for you.
  S2:Thank you . I love chocolate. It must be delicious.
  S1:……
  就这样我通过创设对话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口语技能,同时使他们认识了中西方生日风俗习惯的差异,提高了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介绍节日,了解背景意义


  小学生年龄较小,普遍喜欢新鲜有趣的事物,教师要善于挖掘教学素材,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教学的效率。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西方节日入手,向学生介绍节日背后的背景与意义,从而营造趣味化的学习环境,使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西方文化,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识。
  比如我在对“Chinese festivals”進行教学时,以此为契机,向学生们介绍了英语国家重要的节假日及主要庆祝方式,如圣诞节Christmas和万圣节Halloween.在课堂上我向学生们讲道:“12月25日是耶稣诞生日,为了纪念耶稣,西方人将其定为举行纪念活动的节日——圣诞节,大家知道西方的圣诞节都有哪些习俗吗?”随后学生们开始纷纷发言,讲道:“制作圣诞树、戴圣诞帽、小孩子会受到礼物……”紧接着我补充道:“没错,圣诞节是西方人最重要的节日,在这一天,他们会用彩灯、金箔、花环、饰品、糖果等装饰圣诞树,烘烤圣诞蛋糕、唱圣诞颂歌,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在屋子外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暗示他们在心里默默祷告……”为了加深学生们的印象,我还从网络上搜集了圣诞节相关的英语原声视频,引导学生进行了观看与学习。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我通过介绍西方节日背景文化,有效调动了学生们的兴趣与好奇心,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在掌握节日相关词汇、句型的同时,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文化意识。

三、讲述故事,挖掘内在意蕴


  新课标指出,小学英语教学应侧重于兴趣的激发、语感的训练和习惯的培养。很多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创新性不够,教法比较单一,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认为,广大教师应注重采用多元化的教学形式,可以通过讲述故事的形式,引导学生们挖掘故事文本的内在意蕴,进而向他们渗透文化意识,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比如我在对“What’s the matter”进行教学时,向学生们讲述了一个小故事。一位美国同事感冒了,中国同事向其表示关心,展开了如下的对话:
  Chinese: You look pale. What’s the matter?
  American: I’m feeling sick. A cold, maybe.
  Chinese: Go and see the doctor. Drink more water. Did you take any pills? Chinese medicine works wonderful. Would you like to try? Put on more clothes. Have a good rest.
  American: You are not my mother, are you?
  我向学生们问道:“中国同事明明是表示关心,为什么美国同事看起来对此并不开心呢?”学生们都非常疑惑,于是我解释道:“美国人比较看重个人的独立性,受人照顾往往被视为弱者,中国人以提建议的方式表示关心,对美国人来说并不受用。”
  就这样我通过在课堂教学中穿插趣味小故事,不仅使学生们掌握了相关的句型,而且使他们认识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高效达成了课堂的教学目标。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采用上述“展开会话”“介绍节日”“讲述故事”等教学策略,能够有效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们渗透文化意识与文化理解,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发展其英语文化品格。总之,广大教师必须重视文化品格的培养,将发展学生的品格与全面培养人才紧密地结合起来。
  【作者简介】陆颖,江苏省海门城北小学。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关键能力的内涵,然后通过了解我校2018级护理专业学生对四种关键能力的自我认知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中职护理专业学生三种关键能力,并探讨中职护理专业英语教学中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模式。  【关键词】中职英语;护理专业;关键能力  【作者简介】莫顺婷,广东省东莞卫生学校。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要优化教育结构,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和建
【摘要】如何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有效地借助信息化微课资源实现对初中课堂的教学创新具有重要意义。在新课改背景下,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信息化教学模式,是一种科学且可行的教学策略,然而我国一些初中在英语教学中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学习兴趣不高、自学能力差、在信息化技术的利用方面差等。基于以上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本文先分析了信息化微课资源在培养学生英语方法方面的作用,又根据如何在教学中通过借助
【摘要】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引下,本文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个层面针对西部花儿的适应性进行分析,通过笔者翻译习作探讨西部花儿的英译策略,以期为西部花儿英译领域的发展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西部花儿;直译法  【作者简介】丁宁,西安音乐学院基础部。  一、引言  西部花儿是我国文化的艺术瑰宝,是我国少数民族特有的传统歌曲,是我国西部人民智慧的结晶,西部花儿汇聚了我国西
【摘要】兴趣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爱因斯坦曾经把兴趣与最好的老师比较。小学英语教学的关键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生积极学习的先决条件。 作为小学英语教师,我们必须尽最大努力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激活英语课堂,激活英语教学,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他们不断处于更好的学习状态,因此他们可以忘记英语学习,为语言实践提供持续的动力源,从而
【摘要】具身认知理念强调认知与身体的紧密关联,借助于身体对客观事物的体验,来塑造和丰富我们的认知。在小学英语教学设计中,以具身理念为指导,关注学生身体感受、体验和情境的交互,促进学生对词汇、语言、语篇等知识的理解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具身认知理念;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杨阳,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  具身认知理念将身体、感官、运动系统的参与,融入学习过程中,来增进大脑对特定场景的
【摘要】老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打造高效课堂、科学课堂是每一位老师的追求,老师们都希望能利用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在以往的教学当中,教学资源缺乏,学生所接触到的学习资源非常少,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的今天,为学生提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优厚的教学条件,让孩子们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更快、更轻松地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接触到更多的新鲜事物,打开了孩子们的眼界,拓展孩子们的思维,孩
【摘要】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既是英语语言本身的要求,也是英语及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对中国学生而言,英语交际能力培养既给教师也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重视交际能力“全环节”渗透是培养中国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大学英语教学当中重视并开展交际能力“全环节”渗透符合大学英语教学要求,能为学生创设大学英语学习英语语境,有助于学生深刻认识语言材料的意义,也能拓展学生通过语言意义进一步认知和表达自身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在教学中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以便学生有能力进行自主性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真正落实“以生为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让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的乐趣,从而爱上英语学习,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本文基于笔者多年教学经验,就培养初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以供各位同仁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自主学习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法TBLT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是指在语言教学中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它让学习者不再仅仅沉浸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而是参与到任务中,这些任务让他们进行自然而有意义的沟通,从而获得良好的语言学习机会。近年来,任务型教学法在应用语言学领域获得了相当大的关注,但它的大规模实际应用仍较少,关于其对教学大纲设计、教材开发和课堂教学意义或有效性的研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也是我国用于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红楼梦》中有着大量的文化意象,包括语言、物质、生态、社会、宗教等,在对作品进行翻译時,对于文化意象的正确处理在很大程度上关系着我国传统文化传播的效果,为此,对于文化意象的翻译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文化意象的概念及翻译原则,并就杨宪益夫妇及霍克斯两版《红楼梦》英译本为例,探讨了对于《红楼梦》中文化意象的翻译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