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技术特性对单元构建的启示

来源 :中国学校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isnan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动学习是以学生(主体)对身体(客体)的直接操作来发展认识能力的,属于身体性认知,这与其他学科的概念性认知有相同点,但存在本质的特殊性。掌握运动学习特性,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性认知的发展,更有助于提升体育课程价值。
  运动技术是各种体育项目技术动作的总称。[1]《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高中课标》)依据课程内容特征,将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容设置了7个系列,包括:田径类项目、球类项目、体操类项目、水上或冰雪类项目、民族民间体育类项目、新兴运动类项目和健康教育专题系列。[2]运动技术贯穿于整个高中体育课程之中,现阶段高中的课程内容与初中的课程内容从项目层面来看相似度很高,不免有教师疑惑,如何让学生不重复地进行运动技术学习,避免出现小学、初中、高中都教垫球的窘态。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要对运动技术在特性上予以把握,做到“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走出目前的窘境。
  一、析出运动项目特性
  运动技术贯穿于所有的运动项目中,将单个的运动技术通过组合、叠加等方式形成了该运动项目独特的运动技术,但万变不离其宗,所形成的复杂的运动技术仍然具备单个运动技术原有的特性。当然受项目规则、技术组合、比赛胜负的影响,会形成该项目专属的运动特性。所以,运动项目特性的析出,是建立在运动技术原有的特性基础上,总结和提炼出来的,这对一线教师进行运动技术教学起着指导作用,这也是为什么运动项目特性不等于该项目中的某个运动技术特性,如,田径项目的特性是“快、高、远”,田径项目的“快”的特性分解到跑、跳、投不同的项目中时就会发生变化,跑的项目对“快”的特性表现为动作速率高、位移速度快,跳跃项目“快”的特性表现为腾起初速度快,而投掷项目“快”的特性表现为器械出手速度快。再进行细化,依旧会出现运动项目特性在不同层次运动技术中的分解,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运动技术特性,这也是由运动技术的特性——层次性决定的。
  为了便于一线教师了解和认识运动技术特性,下面就从《高中课标》规定的7类内容中挑选出最常见的、日常教学中最普遍的2个系列——田径项目、球类项目进行分析和梳理。以往对运动项目进行分类时,笔者比较认同项群理论和依据反应时分类这2种分类方法。为了便于梳理运动项目特性,本文采用依据反应时分类的方法进行分类,分为开放式运动项目和封闭式运动项目(见表1)。
  结合表1给出的开放式运动项目与封闭式运动项目运动特性的分析,以田径项目为例进行特性的析出。田径项目属于封闭式运动项目,结合项目特点以及比赛胜负的关键点进行分析,按照田径项目特性析出路径分析田径运动特性为“高、快、远”,其中田径中的各个项目首要考虑的是专项动作速度,诚然,快的速度需要力量保证,其中跳跃项目就是典型的力量与速度相结合的项目,跳跃类项目需要短距离高速跑,在保持技术动作规范性和稳定性的前提下,影响跳远成绩的关键因素是助跑时的水平速度和起跳时的快速度,所以跳躍类运动项目的特性就是快速助跑下的有效起跳。
  排球项目属于开放式运动项目中的隔网对抗项目,结合项目特点以及比赛胜负的关键点分析,排球项目虽然技术不多,但都是空中的三维空间技术,这就要求必须在快速反应后做出下一个动作的选择,还要保证动作的准确性,否则球势必不会到达最佳的位置。所以,根据来球进行判断和处理时,还要在瞬间考虑好球到哪里去,怎样给队友以便继续组织进攻。因此,析出排球项目的特性就是三维空间中的人-球-人关系,分解到扣球的运动技术特性就可以概括为“快、狠、变、准”。
  二、依据特性构建单元
  体育课程中在进入教学时多以单元的形式出现,单元计划作为落实体育课程目标,指导教学的一个重要的方案,其价值不言而喻。关于单元计划的讨论与研究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对于单元计划的要素、原则以及类型也有诸多学者及一线教师进行了总结归纳并在实践中进行运用。
  体育作为一门学科,有着传承运动文化和培养形成新人的责任,而运动文化传承就是以运动技术特性为基点展开的,因为只有把握住了运动特性才不会仅传授给学生“皮毛”,如,排球运动表现出非冲撞性的团队攻防的特性,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只传授了自传自垫,那又如何传承排球承载的运动文化呢?下面就以运动技术特性为基点,来尝试构建开放式运动项目——排球的传球技术单元。
  按照运动特性构建的排球传球单元,考虑到排球技术的整体性和学生的实际运动能力和学习能力,没有采用技术分解教学,而是让学生先整体把握和体验完整的传球技术。其中根据运动技术的具身性,运用了类比指导语代替了传球动作要领,让学生尝试总结出正面双手传球技术要领。通过类比学习获得的运动技能在干扰情境下操作表现稳定,而外显学习获得的运动技能却下降,类比学习是一种具有实践应用价值的内隐学习方法[5]。在日常教学中运用类比指导语进行运动技术学习的方法的确让学生非常容易接受,一学就会。类比指导语可以在很多运动技术中运用,如,在排球上手发球时,让学生体会从头后向水里扔石头的动作;高尔夫球挥杆,让学生体会轻松地像钟摆一样推杆击球等,这也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体现,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运动技术的时空性是开放式运动项目中的主要特性,在制订传球教学单元中,充分考虑到了时空性,始终强调人-球-人-环境的关系,并始终按照这个思路安排教材。运动技术的特性是教师制订单元计划的关键,只有把握了运动技术特性,才能够让自己的教学不跑偏。
  参考文献:
  [1]符谦.运动技术特性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5,18(2):105-106.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6.
  [3]常绍隋.系统科学方法概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28-37.
  [4]张茂林,董传升,郑淑兰,等.论运动技术系统及其优化的自组织机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6):9-10.
  [5]胡桂英,刘思聪,许百华.干扰情景下类比习得运动技能的稳定性表现[J].应用心理学,2016,22(2):137-144.
其他文献
一、案例背景  跳绳是小学生锻炼身体的重要内容。小学生通过参加跳绳项目的锻炼,可以增强腕部、上下肢、腰腹肌等部位的力量,发展身体的灵活性、协调性,提高跳绳能力;培养刻苦锻炼、遵守纪律的良好品质。本案例中的跳绳课是一个评价方式创新尝试的教学案例。  二、案例描述  跳绳因为具有较强的竞争性、挑战性,深受学生们的喜欢。起初為了记录方便,每次课笔者都将学生们分组跳绳比赛的结果用一个小黑板呈现出来,久而久
据统计,白血病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这对于白血病患者和家属来说是沉重的打击。近年来,临床上恶性肿瘤疾病中,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就是白血病。从临床上看,白血病患者会出现骨髓系病变,进而导致血常规指标出现一定的特异性改变。血常规检查作为临床中最基础的生化检查手段之一,在白血病的筛查工作中发挥出了很大的作用。血常规检查指标能够反映出白血病患者的病情状况,血液主要是由有形细胞和液体组成,而血常规检查主要检查细
体能提高与技能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提升学生体能是体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为遏制学生体能下降的不良趋势,素质练习“课课练”是有效措施之一。  误区1:“课课练”时间过长,既让学生不堪重负,过度疲劳有损健康,又会影响主教材的教学;时间过短,则达不到提高体能的效果。  对策: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按照人体机能发展规律,适宜地控制运动负荷,才能达到超量恢复,逐步提升体能。在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时间、次
笔者对指定教材《山羊分腿腾越及体能练习》3节课谈点个人的看法。  笔者认为,第1节课中,执教教师1在课堂上重点解决了提臀分腿的问题,属于山羊分腿腾越单元教学的新授课。在教学过程中,其巧妙设计和制作了小道具——“钟表”,利用生活中钟表指针的变化,引导学生提臀、分腿、腿绷直。第2节课中,执教教师2重点解决的是推手顶肩的问题,属于山羊分腿腾越单元教学的第2次课的教学内容。其设计了各种动物爬行中的直臂顶肩
正面双手垫球是排球运动中的一项基本技术,通过练习可以锻炼人的反应能力,提高灵敏素质,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在比赛中也能以其为基础,提高一传到位率,从而为各种进攻战术的组织起到保障作用,直接组织起有效的进攻战术。  一、正面双手垫球技术的要领  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按动作的过程,可分为判断来球、移动、取位、抬臂迎球、蹬地发力、协调击球、伴送到位、身体缓冲等阶段。要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一动作的
2018年10月26日,由沈阳市教育研究院主办、沈阳市浑南区教育研究中心协办、辽宁省实验中学浑南一中承办的“沈阳市中学体育首席教师工作室课程改革研究范式成果展示会暨中学体育HMF目标模式学校体育大课程改革推进会(浑南站巡礼)”在浑南一中举行。辽宁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体育艺术教育研訓部主任仓江,沈阳市教育研究院学生健康发展研究部部长毕甸礼、副部长姜晓光、中学体育教研员曲生平,浑南区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产前检查主要是对孕妇与胎儿的健康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可发现孕妇和胎儿存在的问题,方便医生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从而避免疾病威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现今临床上多通过免疫检测、绒毛细胞、羊膜腔穿刺以及超声波等进行产前检查,以提高优生优育率,本文对产前优生优育检查的必要性及各项检查的作用分析如下。  产前检查可检出孕妇是否存在某些疾病,若这些疾病不适合胎儿生长发育,可及时采取措施终止妊娠。产前定期检查也
本期案例从运动概念的视角,以原地侧向投掷垒球为例,对操作性动作技能的单元进行了构建,通过共同探讨来进一步明确“教什么”和“用什么教”的问题,以此为单元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一、运动概念与各项运动之间的关系分析  Rudolph Laban(1974)从运动概念和技能的视角对所有的运动进行分类和分析,并确定了与运动相关的四个关键要素(见表1)[1],Laban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并结合
一、基于任务驱动的农村教师培训流程  任务驱动教学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以“任务”为驱动,通过探索、研究、实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习者的素质和能力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通过巧妙的任务设计,将知识和能力目标蕴含于任务之中,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提升自我,过程中能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能动性u-。教师培训中使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的过程中,任务是整个培训过程中的主线;培训讲师从主体地位
在社会全面发展的大背景下,教师应该加强对幼儿的教育,通过对幼儿进行生活教育或者通过一些活动帮助幼儿增强体质,影响幼儿的心理,促进幼儿的情感和个性的发展。  教师应该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幼儿进行培养。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游戏活动,让幼儿通过活动与其他孩子相处。教师也要注重日常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在活动的过程中锻炼自己,促进身心健康。做好幼儿入园前的工作,稳定幼儿情绪  由于幼儿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