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慎选择“体验式业态”

来源 :中国地产总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silang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购物中心是否需要“体验式业态”、需要什么样的“体验式业态”,都要建立在项目准确市场定位和业态组合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为了追求眼球效应或者市场影响。商业项目的运营者和管理者,应当具有前瞻而长远的眼光。
  “体验式商业”的现状
  时下,“体验式”这个词经常会出现在商业地产的相关报道中。“体验式业态”和“体验式商业”的产生,是源于商业零售行业的不断发展升级,以及消费者对于购物场所的要求日趋多元化。如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已经不能满足于仅仅在商场购物,而是呈现出休闲、运动、娱乐、就餐、培训等多方面的消费诉求,同时,消费者对于购物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这种背景下,“体验式商业”应运而生。所谓“体验式商业”,是区别于传统商业的以零售业为主的业态组合形式,更注重消费者的参与、体验和感受,对空间和环境的要求也更高。而购物中心作为“体验式商业”最常见的载体,无论是在建筑设计,还是在空间品质上都更易于实现“体验式”的要求,同时,其在业态组合上的丰富性和多元性也为体验式业态的存在提供了契机。
  以百货为代表的传统商业零售业态占比为70%-80%,而体验式购物中心的零售业态占比仅为30%-40%,以休闲娱乐、儿童教育等业态为代表的体验式业态在其中占到20%-30%甚至更高。正因为这些非传统业态的进入,使得体验式商业中心拥有了集客能力强、新项目市场培育周期短、消费者消费滞留时间长等优势。
  “体验式商业”的认识误区
  正因为体验式业态的“诸多优势”,很多开发商对此“趋之若鹜”。2012年10月10日,戴德梁行2012年第3季度新闻发布会对当前购物中心体验式业态的经营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其中国区商业顾问部主管、公司董事甄仕奇提醒开发商,很多人对体验式业态的认识存在误区。
  甄仕奇介绍说,误区之一在于很多人夸大了体验式业态的重要性,认为一旦引入某一个或是几个主力体验式业态(例如影院),就一定会把项目带火,甚至不惜做出巨大牺牲和让步。这其实是盲目夸大了体验式业态对于项目成败的作用而忽视了项目业态组合的全局性和准确性。一个好的商业项目,一定是在整体的定位和业态组合上具有市场竞争力,而不是靠某几个知名商户的存在来决定成败。
  误区之二在于很多开发商往往仅以“体验”作为噱头和卖点,或者只把“体验”的概念停留在简单空间设计的层面。甄仕奇认为,真正能够吸引消费者的“体验式商业”,一定是能够带给消费者优越感受的体验式业态,吸引消费者对项目建立光顾忠诚度和依赖性,从而拉动项目的客流和销售。
  除此之外,商业项目运作者一定要对体验式业态的风险和局限有清晰的认识。体验式业态通常谈判周期较长,硬件要求高;承租面积普遍偏大,租赁时间长;租金较低。而这些势必增加招商的难度,尤其是当体验式业态是主力商户时,其招商进展对项目整体招商及工程结构影响较大,同时给后来品牌调整增加难度,最终影响到整体收益。
  做“体验式商业”的建议
  或许正是这些误区才使得很多开发商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对此,甄仕奇给“想做体验式商业”的行业实践者提供了诸多建议。
  甄仕奇介绍说,任何业态的选择和引入都要基于最合理的业态组合定位,以及对潜在目标消费人群消费喜好的准确把握。要与项目内其他业态和品牌相得益彰。如果一个商业项目的市场定位只是社区配套服务,在体量有限、消费群特征明确的前提下,一个生活卖场的价值远大于影院,卖场对项目人流和消费的带动也必然更加可观。
  “体验式业态租金收益相对偏低,品牌调整难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发展商需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权衡取舍。”甄仕奇解释道。面对这样的现实,开发商更要善于化解项目操盘中这样的矛盾;尽管体验式业态更利于项目的长远发展和收益,但是基于发展商自身的企业发展规划或企业文化等因素,对于现金回报的要求较为迫切,在这种情况下,是否要引入“体验式业态”,引入多大比重、怎样的类型,都需要发展商进行取舍权衡。
  “以诚感人者,人亦以诚而应”,诚信,是立商之本。商业项目亦不例外,“消费者的忠诚度和依赖度,是一个优质商业项目能够长久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能够获得消费者长久的信赖和忠诚,除了有吸引力的业态组合和品牌,有舒适的购物空间和环境,还必须有真诚对待消费者的良心。”甄仕奇认为,零售业经过多年发展,消费者的品味和能力已经被逐步培养起来,那些不实噱头和夸大的宣扬,不会支持一个商业项目扎实地走下去。
  总而言之,一个购物中心是否需要“体验式业态”、需要什么样的“体验式业态”,都要建立在项目准确市场定位和业态组合的基础之上,而不是为了追求眼球效应或者市场影响。商业项目的运营者和管理者,应当具有前瞻而长远的眼光。
其他文献
经过宏观政策调控,2012年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总体上是平稳的、健康的。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房地产的价格总体平稳;二是房地产的销售量基本和去年持平;三是新开工700万套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任务没有问题。  2012年的房地产市场也出现了三个问题:一是一些地方的房价上涨压力较大。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房地产价格环比上涨的有35个。二是全国土地供应和开工面积都在下降,这将影响到明后年的住宅供应。三是老百
期刊
房地产调控是关系到经济平稳发展的核心,政府不允许房地产大起大落。行业的成熟与管理的提升是相符相承的,在新环境下,主动适应变化的企业才能长久发展。  2012年已经过半,房地产行业继续深度调控,房价与成交量也持续回落。中央政府多次表示,坚决执行调控政策,不让市场出现反复。而各地政府的微调,亦未能改变量价齐跌的局面。与此同时,房地产投资也持续下降,未来房地产企业如何应对发展环境,成为关系生死存亡的战略
期刊
到2030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将提高到70%,将有几亿人进城。但是这里的“进城”,并不是全部进入到一线城市,而是一大批中小城镇的兴起。我认为,所谓城镇化进程带动的住房刚需主要会集中在中小城市。  尽管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已经持续两年,房价却并没有松动迹象。因此,部分专家认为房价由刚需决定,房地产市场泡沫并不严重,而政府主导的调控伤害了市场。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唐任伍教授在接受《中国地产总裁》杂
期刊
建筑地下防水,像一面镜子,反映的是当下的建筑品质,关乎的则是未来的建筑安全;二、建筑地下防水,不仅仅是保障建筑地下空间的使用,更重要的是对建筑安全的守护;三、建筑地下防水,作为建筑地下基础结构的保护者,应与建筑寿命相同。  2012年7月21日,北京特大暴雨,全市道路、桥梁、水利工程多处受损,路面塌方31处,共造成77人死亡。据初步统计,全市经济损失近百亿元。  我国著名建筑师、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季
期刊
截止到2010年,在燕郊本地200多家中介门店中,满意行还难称老大。2012年金秋,满意行已经成为该地区最大的二手房交易企业,门店20多家,员工500多人,总资产上亿元,市场占有率在50%以上。  采访满意行的过程很有戏剧性。记者先是目睹了燕郊内外随处可见的“庆祝满意行入驻燕郊五周年”的户外广告,后来又耳闻了满意行已经成为燕郊本地最大地产中介公司的“喜讯”。先通过偶然相遇的满意行员工联系,后又与企
期刊
若集体土地向国有化转变,需要制定规章制度,包括明晰产权、集体产权向国有产权的转化方式等,也就是说关于小产权要向国有产权转化,一定要有个明确的尽可能保障各方权益公平的游戏规则。  小产权房是中国土地制度城乡土地二元结构的产物,伴随着改革开放与城市发展,它满足了城市部分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随着城市化发展,城市的扩张,越来越多农村被新建城区包围,农村的土地增值优势愈发明显,但是小产权房存在众多问题,涉
期刊
“挣脱”了编外地产销售人员的“纠缠”,站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仔细观察这条传说中的“房地产销售一条街”,几十家装饰一新的售楼处密密匝匝地挤在街道两边,煞是壮观。曾有人戏称,这里是永不落寞的“住交会”,果然名不虚传。  如果不是实地来到燕郊,很难从文字描述中读懂燕郊房地产市场的火爆程度。  2012年11月的一天,在北京国贸早期地标、著名的soho现代城楼下,《中国地产总裁》杂志记者坐上了开往燕郊的8
期刊
曾经成为内销房榜样的外销房,随着国内房地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加入WTO的要求而寿终正寝。原本销声匿迹了的外销房概念因闲置19年未开发的“严家宅”地块意外赚足了土地升值的红利而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在上海静安区繁华的万航渡路上,有一幅名为“严家宅”的地块闲置19年仍未开发,背后的操盘者为香港著名开发商九龙仓。九龙仓与上海静安区方面于1993年3月12日达成协议,以土地批租的形式拿下该地块。地块熟地
期刊
放眼全国房企和地方政府,旅游地产“大跃进”之势已经是有目共睹。有的要转型,有的要发展,有的要扩张,有的要出成绩……目的不一却殊途同归。那么,旅游地产由来何处?去向何方?国外的经验和教训如何借鉴?  旅游地产异军突起的速度令人咋舌:碧桂园的“十里银滩”尚未售罄,恒大的“海上威尼斯”和万达的长白山国际度假区相继而来,而旅游地产的大佬中坤更是要将冰岛国土收入囊中……  与企业如火如荼地进行旅游地产开发的
期刊
《2012中国城市养老居住模式研究报告》显示,健康状况及住房条件是影响老人幸福度最重要的因素。由于一线城市较高的收入水平和较好的医疗保障体系,一线城市老人的幸福指数高于二线城市。  润土咨询日前发布《2012中国城市养老居住模式研究报告》,从老人居住模式的角度出发,对人口学社会学特征、经济供养与保障、健康状况与照料、子女关系及养老观念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怎样的养老居住模式能更好地满足老年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