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单背后的故事

来源 :参花·青春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fred06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头有一册老旧的日记本,大红塑料封皮,内页卷边,纸质泛黄。这是年初母亲去世后,从房间衣柜里清理出来的父亲的遗物。
  翻开日记本,里面大多记的是父亲工作期间的日常事务,但有两页却是父亲的“账单”。一页是父亲向单位和个人借款的记录,共有六笔,最大额一百二十元,最小额五十元。借款发生在一九八三年十二月,用于修建老家破损的三间祖屋。每笔账目都用钢笔画上了一道长长的杠杠,并在本页的右侧注明“全还清”字样。另一页记的是父亲借出的款项,发生在一九八七年,共五笔,有借给亲戚的,有借给邻居的,数额一百二百不等。借款人是否归还,没有标注,不得其详。按照父亲的行事风格,借款人如若还了款,也是应该画上杠杠或者标注的。时过境迁,人去宅空,这几笔账已无从查考,只能存疑。
  凝视着父亲的“账单”,我陷入沉思。“诚实为本,信用至上”“宁可别人亏我,我也不能亏别人”等家规家训,一条一条地从脑海里浮现出来。父亲的“账单”,只是我们家祖祖辈辈诚信处世、与人为善的一个缩影,背后有着许许多多的故事。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家里生活十分困难,一年到头瓜菜果腹,糁子粥照得出人影子。那时我们兄弟俩还小,看到人家孩子碗里盛的米饭,馋得口水直流,也跟母亲闹着要吃米饭。家中没米,怎么办?只能跟邻居借。我拿着淘米篓跟着母亲向人家借的时候,看到量米的升子(毛竹筒做的量具),一升、两升,升口都是平平的。可到了让我去还米给人家的时候,母亲总是叮嘱我:“升口一定要加加尖尖的。”我问母亲:“为什么?”母亲说:“不为别的,一是感谢人家,二是图个下次。”有时家中来亲戚了,拿不出像样的食物来款待,只能跟人家借几只鸡蛋,做个蛋茶,勉强礼遇。到了还人家鸡蛋的时候,母亲却要我挑最大的,有时还要我多还一只。“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这个道理我懂,可为什么要多还一只呢?”我不解地问母亲。母亲说:“人家救了我们的急,让我们免去了尴尬,这多还的一只是为情的,感恩的。”父亲经常从泰州骑自行车驮两麻袋蜂窝煤回家,每次都有一两百斤。回到家,父亲汗流浃背,气喘吁吁,累得不行。那时,生活用煤比较紧张,邻居家来借一些应急是常事。当父亲又一次驮着煤炭回来时,邻居家又来相借。我小声嘀咕道:“上次借的还没还呢,今天又来借。”父亲听到后认真地对我说:“儿呀,人与人之间,诚信最可贵。要相信人家,人家现在不还,说明他家里没有,等他有了,肯定会还的。”在我的记忆里,人家跟我们家借一瓢两瓢面粉、一筒两筒挂面、一碗两碗菜油什么的,不记得还的不知有多少次,父母也不许我们跟人家要。父母常对我们说:“我们家能够借得出东西给人家,说明我们的日子过得去,何必记住那斤斤两两、点点滴滴呢?”
  过去,以种地为生的农村人家,農具和生活用具是不可能齐全的,常常相互借用。我家有一台磨米面的石制小拉磨,邻居们经常到我家来借用。天长日久,小拉磨总有“罢工”的时候,要么磨心松动,要么磨耳破裂,要么磨拐折断……只要出现故障,爷爷和叔叔们饭也顾不上吃,赶紧维修,好让人家磨好面粉回家。石磨用的时间长了,磨牙磨平了,长辈们也请来石匠錾出新的磨牙,工钱也不要邻居们付一分。我家还有一方晒垫,用篾片编织,专门用来晾晒麦子和稻谷的,面积有三四十平方。夏秋收获季节,经常被邻居们借用。晒垫借来借去,难免坏掉。要是损坏了,爷爷和大叔是现成的篾匠,从自家竹园里砍几根竹子,劈成篾片,马上修好,继续给人家提供方便。
  祖辈们对待外人总是宽宏大量,对待自家人却是严格要求,正所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记得上小学的时候,弟弟借了邻居家孩子的削笔刀,爱不释手,用了几天也不还给人家。邻居家孩子哭着鼻子上门来要。父亲知道后,十分生气,令弟弟跪在屋后粪缸边反省,也让我站在一旁陪训。打这以后,借人家物品不及时归还的事情再也没有在我们身上发生过。
  “诚信待人,吃亏是福。”“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父母言传身教,对我们的影响很大。多年前,我还在工作岗位上,同事的小孩放学以后没人照顾,就放在办公室读书做作业。小孩经常肚子饿了要吃东西,同事却又经常身边忘了带钱,十元二十元的,跟我不知借了多少回。久而久之,他忘了还我,我也忘了跟他要。
  老家前村老实巴交的村民高嫂遭恶邻欺侮,人伤物损,几次来单位找我帮她打官司。“言必诚信,行必忠正。”我不仅为她请律师写诉状,打赢了官司,还为她垫支了不少路费。一天,高嫂特意拎了一篮子鸡蛋来谢我,还说:“你帮我打赢了官司,对方赔我钱了,我要还你借给我的车票钱。”我对她说:“嫂子,鸡蛋你带回家好好补养身体,借给你的车票钱,就算我帮你修补损坏的房子添块砖加块瓦吧!”
  上行下效。我将父亲的账单拍照发到女儿们的微信上,并给她们讲了不少账单背后的故事。女儿们谦虚地说:“鲁迅先生说过,诚信为人之本,伟大人格的素质,重要的是一个诚字。在诚信这方面,我们早已在认真践行,但还要以祖辈们为榜样,争取做得更好。”
  不久前的一天晚上,女儿发现在幼儿园上小班的外孙女书包里多了一个小玩具,轻声问她:“宝贝,这玩具是哪里来的?是班上的,还是哪个小朋友的?”外孙女脱口便说:“是某某小朋友借给我玩的。”知情后,女儿循循善诱,耐心地给孩子讲“借了别人的东西一定要还”的道理,还和她一起看儿童绘本故事《大卫,不可以》,启发她明天要将玩具还给那位小朋友。第二天下午,我们接外孙女回家时,她开心地跟我们说:“外公外婆,我把玩具还给小朋友了。我明天也借一个玩具给她玩。”望着天真无邪的外孙女,我们为她竖起了大拇指,也为家规家训得以赓续传承而感到欣慰。
  (责任编辑 张云逸)
其他文献
生命脆若蝶衣,再显赫的声望,再华丽的外表,都无法掩盖生命的脆弱,不管你多么不舍,不管你怎样挽留,逝去的终将会逝去,就像那棵晚秋的树,风起,叶落……  ——题记  父亲离开我们整整十一年了!我一直不敢去念想,一直逃避着不愿去触碰这心中最深重的痛,几乎封存了关于父亲的一切记忆,但是每到父亲节,看到朋友圈里一篇篇赞颂和思忆父亲的短信铺天盖地袭来,一种不能自持的痛总会掠过心头,穿刺着我承满父爱记忆的心灵,
期刊
视频博主  她那双肥肉堆积成的厚脚丫踩在体重秤上,无视周围人惊讶或厌恶的目光,因为她知道她享受这样的体重。  世人常说,瘦才是女人应该做的,只有瘦才会有男人喜欢,只有瘦才是美。但她并不这么认为。  她是一名视频博主,每天都会拍摄自己的生活日常,其中大部分都是吃。如果只有瘦弱的人才能享受美食,那她第一个就会反驳。她从不在意自己吃的东西里面有多少热量,她只知道好吃还是不好吃。  很显然,她视频下方评论
期刊
幽静的阿治曼港湾,一向平静如镜,风起的时候,无论潮起潮落,都看不到汹涌的惊涛骇浪。海水冲击在岸边的礁石上,激起高高的浪花,哗哗啦啦地冲起,又哗哗啦啦地落下。这涛声是大海跳動的脉搏,从故乡的黄海之滨奔腾到我脚下的渤海湾,一声声撞击在心底。  清澈的大海,像巨型的金鱼缸,海水里透出亮晶晶的白色沙滩,沙滩由形色各异的贝壳组成,贝壳微小而圆滑,如同被人工打磨过,踩上去很舒服,没有黄沙粘脚和扎痛感。  晚风
期刊
柳村在一拐弯处,有一棵很大的泡桐树,它长在清水河边,老人们愿意在这棵大树下闲聊,有事没事还喜欢两人抱着树丈量,两人抱着刚好手拉手。小孩也喜欢在这棵大树下玩,因为可以更好地捉迷藏,并且在你追我赶的时候,有大树的保护,一时很难捉住人。年青娃们也最爱在这棵泡桐树下谈情说爱,因为在这棵大树下,他们感觉风景太美了,让人遐想,让人陶醉,简直就像《庐山恋》。  柳村的王爱玲和陈村的张木林是在这棵树下谈成的自由恋
期刊
我的童年在外婆家度过,那里有我最美的记忆。  外婆家所在的村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西溪。西溪村在山之下溪之畔,是一个简朴而清丽的传统村落。由路廊进村,走上一条河卵石铺成的石子路,来到村子中段,步入一个台门,迎面就是外婆家了。这里的房屋布局呈“回”字形,二层砖木结构的房子围成一周,中间空出一个接近正方形的“门堂”,各家各户的屋檐相连相通,下雨天在此绕行一周几乎淋不到雨水。朝南正中的一间是公用的堂屋,
期刊
抵达英德,正值初春,木棉初绽,雨意迷蒙。稀薄如沙的乳白色气流,犹如一群顽皮的孩子,在天地间纵情奔跑,在青山绿水间穿梭游动。山朦胧水朦胧,却无法掩饰喷薄而出的春意。万千枝头,隐忍着凄风冷雨的拷打,就算泪滴串串,也拦不住点点绿意的展露。  定了下午的游船,要去游览浈阳峡。本以为这场雨下了一个上午会晴下来,不料午饭后,天色越发幽暗,雨越下越大。英德籍朋友说,浈阳峡是一定要游的。单凭唐代名相张九龄、诗人杨
期刊
元宵佳节的夜晚,徜徉于街市上影影绰绰的灯火,心中努力寻找着儿时乡村过节浓浓的年味儿。城市五彩斑斓的灯火,只为这一良宵点亮;喜气洋洋的气氛,只为扮美新年最后光景。老人们说,从腊八开始一直过年,总共要过上一个多月。但是过了元宵节之后,年真的过完了。  多年来移风易俗悄然改变了人们的过年方式。烟花爆竹不必说,早已成了城市多年前的记忆。一切都回归了一种安静的祥和,回归了往日平淡往常的节奏。在城市久居多年,
期刊
一  那天早上,我刚出家门准备往丹灶记者站赶,电话就响了,是快递公司打来的,说有一件快递要我签收。我看了看手表,都九点了,记者站还有一个采访等着我呢。  我说要不下次吧?  对方说,很快的,十来分钟,麻烦你等我一下好吗?  我又看了看时间,随口问,什么啊?  对方说,像是衣服。  衣服?北京有谁会给我寄衣服?我说谁寄来的?  对方说,书生公司。  二  老实说,要不是对方说出了“书生公司”这几个字
期刊
一  刘家庄有一条响当当的光棍,名叫大满红。  大满红嗜酒,家穷得蛋打瓮底,拿不出买酒的钱。这不要紧,大满红自有每天喝到酒的办法。  “谁家有理还要打官司?没钱能喝上酒才是真本事。”这是大满红经常挂在嘴边、不知道从哪儿学来的一句话。  该吃饭的当儿,是大满红最活跃、最幸福的时光。这个时候,大满红耷拉着一双破鞋,敞怀,露肚,一根白蜡杆提溜在手中,从村东头往村西头慢慢悠悠地行走。一边走,一边抽着鼻子,
期刊
俗话说,“南米北面”,北方人以面为主食,而南方人则喜食大米。我虽出生在南方,但对面食的喜好一点不亚于大米。若要问我面食中的最爱,那非面条莫属了。  小时候,外婆做的手擀面,韧劲滑爽。现在回忆起来,口水仍忍不住在嘴里打着转儿。  手擀面的第一道工序是和面。外婆先往木盆里倒入面粉、鸡蛋和盐 ,然后边加清水边搅拌着。她就像一个太极大师,面粉在她的双手下显得那么的听话。渐渐地,面粉变成了棉絮,顷刻间,棉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