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德才双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96651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新课程也在不断地开发进行中,不少学校结合自身的特色进行特色课程开发,把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起来,我校也根据自身特点把知行教育作为自己的办学宗旨和教学目标,并对“知行教育”特色课程进行开发与实施。
  【关键词】知行教育 特色课程 开发 实施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067-02
  素质教育的发展为学生的教育奠定基础,学校的教育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的今天,更要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现行的小学教育应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责任与担当,围绕自主自信办学,活学活用的教育方针,力求通过活的课堂、活的作业和任务来实现小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
  一、知行教育的内涵
  (一)核心概念
  “知”指知识、知觉、认识,“行”指行为、行动,“知行”是指“知行合一”。“知行教育”是指“知行合一”的教育。广义的“知行教育”是指基于“知行合一”的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狭义的“知行教育”是指基于“知行合一”的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生活知行、公民知行、社会知行”教育达成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行达贤”之人。“知行教育文化”是指市桥蚬涌俊贤小学全体师生在长期的“知行教育”实践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和物质产品的总和。
  (二)知行教育的文化解读
  1.办学理念:知行达贤、全面发展——诠释:“知”指知识、知觉、认识,“行”指行为、行动,“知行”指“知行合一”;“达贤”一词源于唐代权德舆《暮春陪诸公游龙沙熊氏清风亭诗序》中的“暮春三月,时物具举,先师达贤,或风于舞雩,或禊于兰亭。”,明朝宋濂 《序》中“唯童寿本详略适中,甚得义趣,名僧达贤,笺之者无虑千馀家。”意指“德才兼备、声望卓著”的人。
  2.办学宗旨:全面贯彻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践行“知行教育”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坚定人生价值观的基础。
  3.学校精神:以人为本,适变坚守——注释:“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也是市桥蚬涌俊贤小学的学校精神;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克服“固执”和“浮躁”,固执是因为不懂适变,浮躁是因为不懂坚守。为此我校将“适变”和“坚守”作为学校精神一部分,即教育既要有适应变化的“创新”(创新是教育发展的永恒动力),也要有学校文化的“坚守”(一年坚守一件事就能出产品,五年坚守一件事就能出精品,十年坚守一件事就能出经典)。
  (三)特色课程
  1.课程目标:为何而教,为何而学(参考思品学科、综合实践课程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知行教育”内涵,编写课程目标)
  2.内容体系:教什么,学什么(详见“知行教育”特色课程体系)
  3.课型教学:怎样教,怎样学(四个单元、十二个课型)
  4.教学评价:评什么(教学评价标准,学习评价标准),怎么评
  二、了解知行教育特色课程开发的发展背景
  (一)知行教育课程有效地实行国家的课程
  国家的课程标准方案结合国家的特色和标准以及各个学校的地理环境和特色,充分发挥国家课程标准的实施,这既是国家课程标准实施的有效方法,也是学校特色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方式。
  (二)知行教育课程体现的办学思想
  小学学校在其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学校的办学宗旨和教育理念不断地更新,好的办学思想被继承和发扬起来,学校的创办更加重视和培养教师的文明素养和行为习惯,创建优秀的教师团队,对于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贡献。
  (三)知行教育课程适应孩子的身心发展过程
  随着社会的进步,受许多不良风气和网络文化的影响,学校的德育影响逐渐下降,人们的价值观变得畸形发展,错误的价值观泛滥,使小学生的价值观深受影响,失去对善恶美丑的辨别能力,因此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必须得到社会以及学校的关注。
  三、把握知行教育的发展方向,确立整体性教育理念
  在知行教育的课程中,应当遵循以下三个教育理念:
  一是教育性。在面临不良风气和错误价值观的影响之下,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十分紧迫,知行教育用生动的教育形式影响着学生对于思想品德的具体践行,用生动鲜明的形式感染着学生的成长,对教育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二是生活化。知行教育秉承知行文化的教育理念,用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念作为知行教育课程的指导思想,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种可供大众接受的德育模式,在知行教育课程中,把生活实践中的例子带到课堂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日常生活的例子学习知行文化。三是主体性。在知行教育课程中,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目的是通过知行课程的学习,教会学生做人做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四、整合知行教育课程的文化资源,提升建设合力
  (一)知行教育课程的内容体现
  创建良好的文化环境,实现育人的目的。在学校的设施环境当中,努力营造具有浓厚文化氛围和教育理念的知行教育主题,在学校的文化长廊中描绘中华传统美德的具体事迹,让学生通过画面来学习中华的传统美德,努力践行美德的传承。改革创新知行教育课程体系。在对学生的知行教育过程中,开设文化和道德讲堂,让学生通过道德讲堂,把知识和行动联系起来,践行德育实践。
  (二)创设具有特色的知行教育课堂模式
  在推行知行教育课堂的过程中,要努力转变教学的模式和方法,开设知行教育课堂教学模式。把知行教育更加实践化,通过分单元、分课型的模式,把知行文化具体落实到每个班级,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研学问题因素分析课堂中驰骋,在研学问题的引领下去完成一个又一个的学习任务,并从中获取知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构建立体化的教育模式
  开展多项文化的活动,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五知六行”的主题级会,具体五知为仁、孝、信、礼、爱;六行为学会做人、学会审美、学会求知、学会劳动等。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文化的宣传,彰显班级的特色,对表现突出的班级给予一定的奖励,活动的内容应当多样化,不断地拓展知行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多方面的社团文化活动,让学生身体力行,从自身兴趣和能力入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扩大知行教育的影响力
  让在知行教育课程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走出校园,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知行教育在对学生的德育模式的开发过程中,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良好的品德风尚,这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有助于社会正能量的传播,对于我国的文化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小学知行教育特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对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它对于促进我国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知行教育所包含的文化体系和特色课程对于我国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建立具有不可模拟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念.以美引善 良性促动——知行教育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1,11(04):55
  [2]孙抱弘.人性假设与解释性青少年研究——一个以荣辱知行教育为例的阐析.[J] 当代青年研究. 2007,25(03):7-12
  [3]徐永森.建立特色课程的探索——特色课程“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与研究”的认识与思考.[J]中小学教师培训.1997,14(06):17-19
其他文献
【摘要】2014年河北省以中高职衔接为突破,将职业教育向本科层次领域延伸,教育厅发布了《关于改革完善中高职分段培养和开展中职与普通本科“3+4”分段培养试点工作的通知》。本文提出“3+4”课程衔接中顶层设计、学校之间沟通渠道、教材选用、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使“3+4”课程衔接更有效。  【关键词】中职 本科 “3+4” 课程衔接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找出了目前大班教学存在的问题包括四个方面: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师教授内容多、课堂的管理比较困难以及学生的积极性不高,针对这几个方面找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班教学 存在问题 解决措施  【课题项目】 院级教改课题:大班教学环境下专业课有效教学的研究——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
期刊
【中图分类号】G623.7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07-02  美术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在过去的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的教学模式下,加入更多的小组合作。在合作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合作式”的学习方法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合作中不断创新,不断完善。但许多老师在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的把握
期刊
【摘要】本文在分析ESP 教学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之上,将建构主义理论的抛锚式教学方法运用到民航客舱服务实用英语的教学设计中,以期望改变ESP教学弊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原则。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 抛锚式教学方法 ESP教学 民航客舱服务实用英语  【中图分类号】H3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37-01  ESP (English for Sp
期刊
【摘要】小班化教育,是当代小学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当前小学阶段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本着“以学生发展为本,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高质量的义务教育,让每一个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的宗旨,我校于1998年9月在全市率先进行研究,筹建了“小班化教育”课题小组,构建起由校长、教务处、实验教师共同负责的三级网络机构,系统地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2001年被列为山东省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广告设计专业需要紧密结合行业需求,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合理确定,创新教学模式。作为民办高职,更应该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作出结合实情的大胆摸索。本文提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既能提升教育质量,培育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又能为广告行业的整体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高职院校 广告设计专业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室制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职业教育中的基础单元,也是最重要的环节,课程质量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掌握知识和技能。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当前职业教育课堂遇到的新的问题,社会环境、生源情况都发生了新的变化,教师们要主动求变,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新的教学需求。  【关键词】教育学 高职教育 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41-02  一、
期刊
【摘要】微课教学设计是微课开发的核心内容。保证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必须依据现代教学理论。五星教学原理聚焦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突出激活旧知、示证新知、尝试应用和融会贯通四个环节,能有效提升微课在线教学效率和效果。本文基于五星教学原理,对《网店美工》课程中的“店招设计”进行微课教学设计实践研究,以期为微课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五星教学原理 微课 教学设计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
期刊
【摘要】建筑设计师建筑学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现代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要求建筑设计课程教学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确保建筑学专业能够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本文基于设计工作室体制来对建筑学专业设计课程教学新模式进行简要分析,仅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设设计 课程教学 设计工作室体制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7-0255
期刊
【摘要】近年来不乏对语言类课程教学改革进行研究的学者,但大多侧重于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虽然有文章对教学改革做出了一定的分析,但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语言类课程改革的分析很少,尤其是对大学校园语言类课程的实践教学这一方面的研究非常少见,本文主要从大学语言类课程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实践 教学 语言类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