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研究性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3597957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研究性学习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通过亲身实践与研究探索获取直接经验;通过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人在新《课标》指导下高中英语教学中这样实施研究性学习。
  【关键词】 高中英语 研究性学习
  1 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语言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以适应新课程提出的要求。教师将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
  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就必须不断地吸收新的英语语言知识及其它学科各方面的知识,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在引导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的同时,帮助学生发展探究知识、获取信息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为学生构建开放的英语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语言知识并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英语学习动机、态度和良好的语言学习及交际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协调统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习的能力,更好地提高英语学习效率。
  2 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言环境是人类习得语言的重要条件,英语的实践性,交际性决定了英语必须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而现实生活中学生学习英语不可能有良好的语言环境,特别是农村高中,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很少,这就要求我们英语教师在课堂上设置贴近现实生活的语言情景,置学生于真实语境中。
  例如,本人在上高三Unit 15 Young Volunteers就利用了关于徐本禹同志的一段录像及前两周全校师生为一位全家遭遇不幸的老师捐款事迹进行导入,学生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老师。”学生有兴趣,才会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新教材高中英语课文内容、题材广泛,有天文、历史、地理、人物、传记、科普等,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其趣味性,唤起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本人在课前3~5分钟时间让学生做Free talk,让学生用英语讲故事,说笑话,猜谜语,唱英语歌,表演对话,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等来营造和谐的气氛。当然兴趣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要持续不断。
  教师应做到备学生、备教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使之生动有趣,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探求知识为主动,使之成为乐之者。
  3 培养学生预习的良好习惯
  预习是各门课教学中的一项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英语教学更是如此。那么对于英语基础薄弱的农村高中学生,预习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预习的好坏,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他们在课前都读了多遍课文,了解文章的大意,那么在课堂上教师们用英语讲课,同学们不仅能听懂,也知道教师在讲什么,讲到哪里,部分同学还能在不看书的情况下,用英语回答问题,少数成绩较好的同学还能脱离书本简单地用英语复述课文。
  预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从而全面提高英语教学的水平和效果。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有序预习,创设恰当的情景,激发学生探究意识,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参与探究和讨论。因此,每上完一节课,都应认真布置下一节课所要预习的题目。
  4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地发现和提出问题,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资料,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学习和掌握一些科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上高一新教材Unit6 Good Manners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找出以下问题并加以解决。What are good table manners in the USA?What are good table manners in China?Compare the differences and similarities between Chinese table manners and American table manners.
  5 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开放的学习过程。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有效手段、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并利用信息解决问题,以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新《课标》指出,“高中英语课程要特别着重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传达信息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和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技能。”研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教学方法就是让学生去“做事”。通过做事的方式学习,让学生在做中学。例如,在高一英语新教材Unit 4 Holidays and Festivals教学中,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信息。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形成多边的教学交流,并形成开放、民主、活跃的课堂气氛。学生在这种教学活动中充当着主人的角色,他们把学习看作是自己的责任,而不仅仅是教师布置的任务。
其他文献
【摘 要】 把素质教育贯彻于数学教学之中,从而为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服务是当前数学教学改革的中心议题,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一项极为迫切的任务。本文就这一问题粗浅地谈了几点认识。  【关键词】 初中数学 教学 素质教育 建议  数学教育自始至终都是教育的重要学科,数学能够应用在自然学科和工程设计中,能应用在社会科学中,还能协助人类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甚至还能通过数学知识的应用,满足日常生活需要。
期刊
【摘 要】 在生物教学中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探求欲望,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参与性;能提供开放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拓展学生学习的思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成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十分重要,一节课的开始就将学生的兴趣细胞激活,可以使学生在整个课堂探究过程中处于积极的状态。下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些做法和认识。  
期刊
【摘 要】 英语学习离不开语法知识,小学英语教学也必须要进行语法知识的传授,但要注意方法,不能单调地讲解,机械地训练。本文结合几年以来的小学英语教学经验及学习研究,总结了几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方法:①利用实物、图片等讲语法知识直观化;②总结归纳语法知识;③使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自然习得语法知识;④教师运用幽默的语言概括语法知识;⑤开展各种有趣的活动帮学生掌握语法知识。这些方法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
期刊
【摘 要】 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仅表现在经济发展方面,教育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症结所在。但农村的教学发展却略显滞后,下面仅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对存在的教学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 小学语文 教学现状 问题及解决措施 教学理念 教学方法 学习方式  教育问题关乎国家的建设大计,教育问题一直都是我国的重点关注对象,有关教育方面的投资也在逐年增长。近几年,随着新课改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
期刊
时下,不少教师抱怨:“当今小学生不好教,教不出成绩!”我深入到课堂细心观察、冷静思考了很多、很久,发现了当今学生有一通病:学习习惯不好!。孔子云:“少年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当代教育家叶圣陶曾明确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也说:“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
期刊
【摘 要】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学好一门课程的关键。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自然学科的基础。教师在课前,做好教学设计,在课上合理采用多种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本中枯燥的文字生动、形象的展现给学生,降低学生掌握知识的难度,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本文就初中生物教学中兴趣的培养提供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初中生物 教学 兴趣 培养  随着基础教育从“应试教育”向素质
期刊
【摘 要】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师教学需要创新,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学生和教师双边互动的结晶。创新思维寓于数学教学之中,数学教学能够且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培养 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是新世纪的召唤,是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学习需要创新,教师教学需要创新,创新是教与学的灵魂,是学生和教师双边互动的结晶。创新思维寓于数学
期刊
数学它具有鲜明的抽象性、实用性和严密的逻辑性,要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必须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方法,充分运用非智力因素。小学数学大纲就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足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已成为新形势下教师教学的首要任务。那么,在平时的教学中,该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呢?下面就我多年的教
期刊
【摘 要】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我们要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人才,其基本条件之一就是要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下面就如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培养 思维能力  1 教给思维方法,启迪学生思维  素质教育提倡不仅要学生“学会”,而且要“会学”,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教
期刊
【摘 要】 创新思维已成为新课程改革中教与学的灵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数学领域蕴含着丰富的创新教育素材,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善于利用,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 培养 创新能力  1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创新氛围  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专制的教学容易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