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化学教学原则构思教学策略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g101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化学教学原则是化学教学规律的反映,也是设计教学策略的重要依据。教学原则包含的内容很广,层次也不同。常见的教学原则对任何学科的教学均有指导意义,将一般原则与化学学科特征、化学教学经验融合后提炼而成的教学原则,则是具有明显学科性和教学指向性的指导性策略,如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相结合、形式练习与情境思维相结合、年龄特征与化学语言相适应等等。
  1.实验引导与启迪思维相结合,要求教师组织、运用好各种实验,充分发挥实验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中的独特作用。这里讲的“实验引导”,指的是在学生做实验、观察演示实验和实验挂图以及听教师讲述实验史料的过程中,为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事实,活跃学生的思维。“启迪思维”往往与“实验引导”同步进行,教师必须及时提醒学生重点观察什么,怎样观察等等,将学生的注重力引向深入。同时,抓住实验中出现的典型现象适时穿插一些启发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例如,“当少量金属钠投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为什么不下沉,反而浮在水面上激烈反应并熔成小球?”等等。引导学生从观察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宏观现象入手,进行科学思维,有助于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变化规律。
  2.归纳共性与分析特性相结合,要求教师在归纳共性的同时,注重揭示特性和反例,使学生把握系统、完备的知识、面对繁杂的化学事实,归纳是非常有效的教学策略。例如,元素周期律正是在归纳氢、氧、碳、氯、硫、钠等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基础上形成的。通过研究典型、归纳共性,可以使许多复杂、离散的化学知识变得简单、有序。但是,隐藏在共性背后的特性既是教学的难点,也是学生常见的知识障碍,因而切不可忽视。例如,硫酸除酸的通性外,必须研究浓硫酸的氧化性、脱水性和吸水性三大特性。处理好共性与特性的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3.形式练习与情境思维相结合,要求教师重视解题模式的同时,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变通性。在基础阶段,“定套路、讲例题、做习题”的形式化练习必不可少,有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解题基本功。例如,化学计算种类繁多,但“列已知、设未知、找关系、解方程”这一基本格式有广泛的适用性,经常性的规范化练习,能完整而清楚地反映学生解题的操作程序。但是,平时教学如一味追求“技巧”或某些“万能公式”,不免使学生的思维因定势而“钝化”。偏重形式练习,会使学生的思维发展难以适应变化中的化学问题。“情境思维”是针对形式练习的不足而提出来的,所谓“情境”实质上是问题的背景信息。当问题情境涉及的知识或方法在中学化学教材中没有明确的“落点”,有的甚至是最新的化学发现或实验现象的原始记载,隐含的化学规律往往需要学生通过“现场自学”的方式去提炼,无法从平时的形式化练习所积累的经验中找到解题的“支撑点”。因此,教师必须创设灵活、开放的化学问题情境,促使学生学会情境思维,即较少地依靠熟悉的解题模式而通过阅读、组合、类比、联想等方式加工信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智能优势。
  4.年龄特征与化学语言相适应,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计划地运用化学语言体现化学思想。化学语言系统的形成,是化学有别于其它学科的又一特征,它既是交流化学信息的载体,又是化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简单到复杂、由表及里的方式逐步引入化学语言以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结构,是十分必要的。在初中阶段,多用生动、具体、浅显的自然语言和比喻、列举等形式说明化学概念;先学会用文字表述化学反应,再逐渐过渡到符号组合。到高年级,化学概念、原理和反应的叙述趋于简约、概括,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采用化学语言概括化学过程,描述物质结构将逐步成为一种主要方式。
其他文献
整体教学是一种现代教学方法,它 不仅仅是指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教学,而主要是指把语言形式教学与语言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获得丰富的语言信 息,从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学习兴趣,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   阅读整体教学的步骤如下:  Step1 Pre-reading.   1.Talking about the title.   在进行阅读前,教师先将课文的标题写在黑板上,让学生分组讨论, 并猜测这篇课
期刊
小学英语处在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小学生初学英语时普遍感到新鲜,他们的积极性都很高,要使小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持久,使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做游戏、唱歌、等多种方式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1. 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英语教学中,要努力创设轻松、和谐、教学相长的教学情境。以学生为主体,以趣味活动为主线,以学生的心智发展为重点,让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每一位教师的当务之急。下面谈谈我在生物教学中的体会。  一、思想开放,激趣创新  生物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探究,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探究活动,与他人合作,掌握探究的步骤。因此,教师要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利用不同的手段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空中飞行的动物》一节时,我提出:能飞的都是鸟类吗?同学们各抒
期刊
高考以“3+综合”科目设置为特点的改革,展开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阶段。中学化学教学是中学素质教育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高考综合科目测试的重要学科之一。在现今化学教学改革的基础上,如何强化化学教学改革的方略,以适应高考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迎接新的挑战?这是每位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切实回答的重要课题。  当前,我国的化学教学改革和教学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发展很不平衡,现状并不完全适应时代和素
期刊
由于学生在初二刚开始接触物理,所以初中物理教学带有启蒙的性质。一方面是要传授一定的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逐步学会透过现象看实质,从物理意义上认识物理现象,逐步学会提出问题,逐步学会深入地思考物理现象的内在规律。  教师在教学中要为以上目标创造条件,而不能是相反,要注意使学生从一开始接触物理就努力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习惯
期刊
1.从更广阔的角度思考外语学法研究    许多教师和学生认为外语学习方法就是记忆外语的方法、解题的方法,这就把外语学法研究狭义化了。广 义上的学习方法研究至少包括这样两层含意:一是指学生智力的开发,二是指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因此, 我们必须把外语学习方法的研究与学生智力的开发、动力的强化、心理调解水平的提高、综合素质的改善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智力、动力、心理健康水平及自身的综合素质等
期刊
课堂教学过程是整体教学艺术的主导原则。英语整体教学方法一定要将整体教学思想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 ,即做好对于教学内容的整体处理,设计多维式的分层次、多因素、有序的教学过程,发挥语言知识和语言运用能力相结合的整体教学功能等。   1.在设计整体教学过程时,教师必须遵循语言学习规律。   英语整体教学方法,要体现教学思想和教学过程的统一,要体现教学过程与学生学习过程的统一。英语教学过程既是教师的认识过程
期刊
一、 坚持听说能力的训练    为了提高素质,初三英语总复习阶段听说能力势在必行,不能忽视,笔者往往采取以下做法:  1、坚持值日生报告制。充分利用5分钟,为学生提供听说机会,在这段时间,教师也经常口述或朗读一些短篇故事、对话,提供听说机会,同时补充一些有关英语口语中表达习惯的差异知识。如英语中用 "Hi" 、"Hi" 、"Good morning!"等称呼;而汉语则用 "Have you eat
期刊
从心理语言学角度看,语感是语言的社会变体——言语直接作用于让人的各种语言感觉器官,使人脑产生对言语现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语感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跟人的语言实践活动密切相关,语言实践对感觉器官的工作提出的要求不同,通常在相当程度上改变感觉器官的机能状况。学生在外语学习的听力训练中产生的听辨能力,在阅读训练中产生的阅读能力,都是在语言实践中各种感官对外来刺激产生适应,并逐渐改善感觉机能而产生的结果。 
期刊
长期的教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要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应从宏观上着眼、微观上入手。  宏观上着眼是指教师要站在统揽全局的高度来审视教材和确定教法,对教材有相当强的驾驭能力。为此,至少必须做到三条:  1.掌握先进的教学理论。英语教学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外语教学法等理论便是这些规律的总结和体现,英语教师只有学好并掌握这些理论,才能形成鲜明的指导思想和实现正确决策。有些教师教书多年,也积累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