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形象思维与初中物理教学

来源 :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m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形象思维"的概念最早是由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提出的,在这个概念中,形象属于感性范畴,思维属于理性范畴.李泽厚指出形象思维应是客观存在的,它是一种个性化与本质化同时进行,善于整体地、连续地、完整地反映和把握现实的思维方式.赵光武进一步发展李泽厚的观点认为形象思维最根本的特点就是思维活动始终结合着具体、生动的形象.它的过程可分为四个步骤:感性具体一思维抽象一思维具体一意象的物化.其中"感性具体"的具体是指特定事物在细节方面十分明确,属于表象的具体;"思维具体"的具体是指哲学意义上"许多规定的综合".虽然至
其他文献
常态课主要指日常状态下的课堂教学,它不同于优质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它没有刻意修饰,课前准备可能还不完善,甚至课堂中会出现失误。它看似平凡无亮点,但却承载着绝大部分的教学活动,担负着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的重任。关注常态课,可以从中发现具有普遍性的教学问题。  上学期我听过一节常态课,授课内容是苏教版八年级物理《液体的压强》。收集数据时,老师报出金属盒在水中的深度H分别为3cm、6cm,U形管
目的探讨老年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临床常用辅助检查指标与CHF心功能下降的关系。方法按心功能积分分值将患者分为3组:3~4分(A组)、5~6分(B组)、7~8分(C组),分析各项检测指标的组间差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发展项目软件专业、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院级课题“基于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调查分析重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论文。一、“工学结合”课程提出的背景随着我国软件产业的快速发展,采用“工学结合”的课程开发过程和课程开发项目的方法已成为职业课程开发主要的方法,这两种方法都强调学生在校期间完成一些典型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实践任务,提高他们的整体专业能力、质量和基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