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应用的方法与效果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il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也更加注重培养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加大了对各阶段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力度,这无疑对各阶段的教学提出了更大的挑战。语文作为小学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一门学科之一,是每个学生都必须认真学习的课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也应该结合新课标的发展趋势,对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进,以更好地顺应和满足新课改的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探究式教学法应运而生,探究式教学法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文章主要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法的应用方法和效果。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探究式教学法;应用方法;效果
  小学是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学习的起点阶段,这足以显示出小学教育的重要性。然而随着社会以及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纷纷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其中小学教育更应该顺应改革趋势,做好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工作。语文是构成小学教育体系的重要课程之一,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大背景下,做好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创新十分关键。探究式教学法是一种区别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新型教学手段,既符合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也满足了教育改革的需求,鉴于此,做好探究式教学法的研究和应用十分重要。
  一、 探究式教学法的基本内涵
  最先提出探究式教学法的是约翰·杜威,在这一教育理念和方法提出后,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和深入研究,该教学方法也得到了实践的检验,同时探究式教学法的理念以及具体实施的方法也更加完善,并逐渐在我国得到推行。而探究式教学法简单来说就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核心,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并转变传统的教学思维,引导学生围绕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学习,从而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逐渐探索出一套更加适合学生学习的良好方法。在学生思考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在学生探索出正确答案后,教师可以向学生传递正向的反馈,从而让整个课堂的教学顺利进行,这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以及学习动力的提升均有重要作用。
  探究式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存在很多不同之处。首先,探究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的理念不同。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而探究式教学法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可以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知识的接受能力来合理的调整教学内容和进程,有利于对学生实施有针对性的教学,还能保证课堂的教学效率。其次,探究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在教学模式上也有明显的差异。传统教学法更加注重知识的讲解和灌输,具有明显的模式化特征,而探究式教学法更加关注师生之间的互动,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二、 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小学语文课程具有很强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启发小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课程。而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往往由教师主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也更加注重知识以及考试技巧的讲解,导致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之间产生了很大的鸿沟,教师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也十分单一、枯燥,学生的自主性缺失,只能机械化的被动接受。
  而探究式教学法的诞生和应用,使得这种传统、枯燥的教学观念被打破,不仅可以有效地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同时还能有效地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打破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地位,使得教师的角色朝向教学引导者、组织者的方向转变,而学生也从被动转化为主动学习,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到了确立。在这样的教学方法下,不仅学生的求知欲得到了强化,同时也增加了语文知识的趣味性,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也得到了点燃,枯燥的学习氛围也被打破,而且学生的学习深度也得到了强化。带着问题去主动探究学习,也实现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同时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以及学习效率也均能得到有效的提升,这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 探究式教學方法的设计理念
  (一)目的理念
  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就是探究问题,而在进行探究式教学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保证问题指向明确目的,有目的地设计探究问题,保证问题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地思考和探究,从而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实践学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地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从而促进学生的自我完善,使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
  (二)主体理念
  在探究式教学法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要坚持学生主体理念。也就是在具体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并将整个教学的重点放在“学”上,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若想体现出主体理念,就需要教师及时转变传统的课堂教学理念,并根据课本上的内容,合理地设计问题,激发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将生活经验与所学知识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
  (三)整体与部分结合的理念
  探究式教学法注重强调学生的完整学习过程,但是由于课堂教学时间以及学时有限,并不能保证经常开展探究式教学。也就是说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分析探究式教学应用的必要性,要从整体上考虑开展探究式教学的必要性,并关注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按照从部分到整体的原则,层层递进,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四)实践理念
  探究式教学法也更加注重实践性,这里所说的实践性是指鼓励学生大胆实践。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充分地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点、结合教学内容来合理鼓励学生进行实践,利用实践来促进学生文学素养以及学习能力的提升。
  四、 探究式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营造开放的课堂氛围
  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氛围往往是枯燥的、乏味的,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教师往往会进行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导致学生对学习产生了一定的抵触心理,从而影响了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掌握,不利于学生学习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提升。而将探究式教学法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就可以改变传统枯燥的学习氛围,探究式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地位和学习需求。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需要综合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学习需求。而小学生具有思维活跃、注意力无法集中的特点,教师就可以利用小学生的这些特点为学生营造开放性的语文课堂氛围,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效率。在营造开放式课堂氛围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转变自身的教学风格,也就是说要改变以往严肃的形象,要以更加和善、诙谐的方式与学生进行交流,来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比如,传统小学语文课堂提问就比较死板,而且具有一定的命令性,   这样的提问方式完全可以变为更加委婉的方式,以平等交流的态度去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整个课堂的学习中。
  (二)合理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问题是探究式教学法应用的核心,整个探究式教学是围绕问题而展开的,所以做好问题的设计工作。只有合理地设计问题,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和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重难点问题,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地结合小学生的学习规律以及认知需求,并结合语文教学的重点、难点,来合理地布置问题的内容和形式,从而为学生设计具有启发性、开放性、探究性的问题。使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刺激学生的思维发展,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语文知识探究兴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最终实现学生语文学习效率和水平的稳步提升。
  (三)开展合作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
  学生是探究式教学法应用的主体,所以教师在开展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也必须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小组合作学习法就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不仅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观学习积极性,对于深化学生的自主探究也有重要作用,进而可以有效地提升探究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对学生进行分组,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进行分组,并为学生布置合作探究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互动的过程中,促进思维发展,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教学《传统节日》这一内容时,就可以结合学生分组情况,为学生布置探究任务:“同学们都知道哪些传统节日?这些节日有哪些习俗?你最喜欢哪个节日?”利用这些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还能促进学生合作能力的提升。
  (四)组织学生进行体验探究
  实际上语文学这门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引导学生进行体验,在体验实践中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例如,在教学《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时,就可以在学生阅读完文章后,让学生对文章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学生对人物形象以及文章的理解。而且在体验角色扮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还能让学生充分地体验到探究学习的魅力,对于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有重要意义。进而为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做好了铺垫,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以及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有重要意义。
  五、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探究式教学法这种新型的教学手段也在我国教育事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将其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有效地实现传统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静.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小学生作文辅导:五六年级版,2020(3):13.
  [2]叶尚芳.探究式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J].信息周刊,2019(44):1.
  [3]罗淑芳.小学語文教学中探究性阅读教学的开展探讨[J].文渊:中学版,2019(3):547.
  作者简介:王德花,山东省青岛市,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开发区小学。
其他文献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是最主要的工序之一,能够对整个工程质量产生很大的影响.如果地基质量得不到保障,会产生很多安全隐患,使我国人民的人生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地基基础施工与加
水利工程施工对生态环境有着直接的影响,使得水利建设工程施工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了水利工程建设单位重点研究的问题.为了能够将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彻底解决掉
随着铁路建设的快速发展,作为铁路运输生产基地之一的铁路信号设备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体现在设备零部件和设备产品的科技含量逐年增加,其特点是技术条件复杂、标准要求
建筑材料通常指的是在施工过程中所能用到的各种材料,包括多个施工阶段的所用材料.随着我们国家正在大规模开展基础建设,为了可以更好地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对施工工艺进行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教育事业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在新课改理念下,小学生的语文知识教学需要教师及时做好教学方式的创新,帮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语文知识。其中,古诗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是培养学生自身文化底蕴的重要方法。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古诗文理解能力,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锻炼、学习兴趣的激发产生积极影响。文章针对情境教学方法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的运用展开分析
为分析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文章结合工作实践,在分析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优势的基础上,对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电气自动化是
摘 要:阅读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能提高学生多方面能力。因此,对小学生来说,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为学生语文学习以及其他科目的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从阅读的实质上来看,阅读过程其实就是帮助学生理解以及产生感悟的过程。因此,语文教学要关注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传统的教学方法比较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培养,但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却并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文章针对此情况,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深度学习模式受到了教育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小学语文课堂应当以深度学习为指路牌,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语文能力,引导学生对小学语文进行深度学习。  关键词:深度学习;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如何更好地发挥深度学习的作用,成为了许多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中,小学语文教师总会将教学重点放在对字词知识讲解和课文的背诵以及
摘 要:初中阶段教师的教育方式、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及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相较于小学都会有很大的变化。到了初中阶段,教师几乎在一开始就已经将学生引向自主学习的道路,而语文学习的难度也相应地增大,若是没有做好小升初的衔接工作,小学生可能会不适应初中阶段的教学方式,使得成绩迅速下滑,这种下滑给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以及学生恰逢青春期的心理发展问题很容易让学生的学习心理出现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小学高年级
我国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进入小康社会,生活方式观念和方式的转变,使得我国城市化建设规模越来越大.这其中,对于工程施工管理方面,相关施工企业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制度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