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板书设计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cec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思路】
  《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是《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为了引导学生通过学习,从这个小村庄的悲剧中受到环保教育,从言简意深的表达中理解文章所蕴涵的深刻道理,板书设计力求通过板书的顺序呈现,再现课文描述的故事情节,并且能在学生的思维训练与说话练习中发挥作用。
  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绿色“树木”,再画出一把锋利的斧头,把“树木”一棵棵砍下来,变成“房子”“工具”“家具”“柴火”,同时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描述人们这时的幸福生活;然后用红色曲线标示“树木”没了;接着画出一片汹涌的山洪,在山洪中,再次用红色曲线标示“房子、工具、家具、柴火”消失了,引导学生想象,说说洪水冲走一切时那惊心动魄的情景;最后用红色曲线标示那把锋利的斧头也消失了,引导学生说说这斧头代表什么,对它的消失有什么感想。
  【板书展示】
  


  【设计特点】
  课件或者视频总是力求通过声音与图像,生动直观地展示课文描述的情景,虽然易于打动学生的心灵,有助于课文重难点的理解,但是,由于它太逼真了,学生不假思索就能感受到课文描绘的情景,反而剥夺了学生的想象权利,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停滞状态。优秀的板书设计,则可以两者兼顾。
  本课板书设计的主要特点是:在动态生成中不仅生动再现故事情节,向学生展示了这个小村庄变迁的过程及原因,而且在教学中成为引导想象,进行说话训练的情感触发点,既有利于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又能进行思维能力与习作能力的训练,可谓一箭双雕。板书顺序呈现了由斧头创造的幸福生活,由斧头造成了村庄被毁的惨状;学生借助板书展开想象,进行说话练习,在对课文再次创作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一种强烈的悲剧效果,震撼心灵。特别是山洪暴发,冲走村庄里的所有东西,那几条表示消失的红色曲线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想象,比课件视频那地动山摇的场面、那惊天动地的声响更能从心灵深处震撼学生,引起共鸣,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作者单位: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第二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徐纯军
  E-mail:xuchunjun@126.com
其他文献
一、搞清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和周期表的结构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  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一个纵行。
0 引言    实验是教师施展教学艺术的独特方法。  物理选修32《电磁感应》第六节“互感和自感现象”一节,推荐了断电自感现象。如图1,灯泡A和带铁芯的线圈L并联在直流电路中。接通电路灯泡正常发光。断电时,这时可以发现灯泡没有立即熄灭,而是闪了一下。笔者认为存在两点缺陷,如作如下改进,可以减少实验器材损耗,也可使实验变得更生动,可视性会更强。    1 缺陷与改进    缺陷1 在操作中,灯泡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