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来源 :小猕猴学习画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web9737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创建了一个自己的教育博客。在博客上我经常发表自己教学方面的感受,也通过博客认识了许多朋友。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们班的孩子看到了我的博客,他们很感兴趣,纷纷表示要把自己的文章也发表在我的博客里。于是我就产生了一个想法,那就是利用“博客、空间”这种网络资源,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一、及时发表,激发兴趣
  孩子们信手涂鸦,往往会语出惊人。如果要把它们整理,然后寄到杂志社固然是好,但是我接触的刊物很有限,想发表非常困难。因此,发表文章就成了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事情,时间一长,孩子们自然也没有兴趣。
  但是,博客不同,它是自我发表的平台,只要你愿意,什么东西都可以发表在博客上。学生平时的习作,或是课后感悟,甚至是课堂发言,只要是我觉得有新意、有思想的都可以将其发表在博客中。文章一发表,孩子们小小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于是主动积极地要求发表,发表了再写,这样的良性循环就开始了。
  我的博客好友中,也不乏老师,他们往往也很喜欢对孩子们的文章进行点评。这样一来,文章便有了互动和交流。有的老师给孩子们指出了不足,帮助他们进步,当然大多数都是鼓励的话语,这样孩子们便更有兴趣写好文章,以便于跟大家交流了。
  二、师生共写,激励成长
  博客也是一个师生互动交流的很好的平台。平时,我很喜欢写点文字。上完一课后,我会把自己的教学反思和读完文章的感受发表在自己的博客上。孩子们了解了我的想法,再结合自己的学习,这样的思考会更深刻。
  记得在教完《慈母情深》一文后,我写了一篇《唤醒学生的语文意识》的教学反思,记录了我在教学中的一些想法和教学过程中学生们的反应等。没想到,这篇文章引起了好几个孩子的关注。他们在评论中写道:刘老师真厉害,在课堂上讲得这么好,在博客上也写得这么好,可见老师对这篇课文有很多感受。
  我又设计了很多的师生共写的文章题目。比如:《读<城南旧事>有感》《每一个人都是一本书》《学<落花生>有感》《端午随感》《中秋节随感》《我的2012》等等。我们安排在周末共写一个题目,然后我将自己的文章发表于博客供孩子们阅读。周一再读孩子们的文章,然后挑选部分发表在博客上。最后,大家共同品评,将老师文章中的不当之处也进行评点,再结合自己的文章改一改,达到师生共同点评、共同成长的目的。
  这一试验引起了学生和家长的广泛关注。现在,有许多孩子把读我的博客作为自己的一项很有趣的休闲游戏来玩,对于他们来说,这种交流的方式也许更新奇、更有趣吧!
  三、个人空间,交流平台
  有些孩子在我的博客上发表了文章之后,已经不再满足于老师的那一点点空间了。于是,我适时地鼓励他们建立自己的博客,或者在QQ空间里写文章与大家交流。
  在我的鼓励下,我们班大概有二十多个同学建立了自己的博客,空间更是普及,大概有QQ的同学都创建了自己的空间。他们在个人的平台上发表作文,写自己的生活感受,通过文字与更多的人交流。孩子们的眼界开阔了,知识丰富了,写作的水平提高了,家长们也说孩子们玩游戏的时间少了。这样做有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不过,我也发现,有些孩子花在网上的时间太长了。所以这学期,我们班又开展了与博友“手拉手"的通信活动。我有一位博友在黄山市,同样是一位教五年级语文的老师。同他取得联系后,我们交换了彼此的通信方式。接下来,我们班和他们班的孩子自由结对子,进行通信活动,交换彼此的学习和生活的故事,大家都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有收获。这样网络生活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了一起,又鼓励了学生通过写信来锻炼自己的作文能力,一举多得。
  现在,我们班的孩子越来越喜欢这种形式的交流,孩子们的习作水平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步了一大截,我就鼓励他们坚持把这项活动做下去,在博客空间坚持写下去。
  我想,这样一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其他文献
这样与孩子聊天你有吗  爸爸妈妈忙碌了一整天回到家,觉得终于可以休息一下了,可是对孩子的关怀也不能落下,于是把孩子叫过来问作业做好了没、今天在学校表现得怎么样……各位爸爸妈妈,你们是否每天都和孩子进行这样的交流呢?我们看看下面这三个情景。  情景一  妈妈:宝贝,你想吃什么?  儿子:随便啦。  妈妈:到底吃什么?我给你做呀。  儿子:随便吃就行了。  妈妈:随便随便,就知道说随便,这个随便怎么做
我的家乡在无锡。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水蜜桃。(开门见山地点题,并总领全文)  春天来到了,春姑娘悄悄地来到人间。平时没精打采的水蜜桃树,也变得精神十足。(巧用拟人句,把水蜜桃树写得很有生气)  桃树的枝条上有规律地排列着花眼。渐渐地,花眼变青了,变粗了。转眼间,花眼成了花骨朵。以后下了一场春雨,花骨朵就成了花蕾。这花蕾,好像是给春姑娘挂上了红宝石。不久,花蕾就绽开了笑脸。她好像在向我们招手,又
众所周知,自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自我约束能力。无论孩子智商有多高,如果没有较强的自律能力,学习上不可能长期保持成绩优异,体育锻炼等良好习惯不可能养成,网瘾、吸烟等恶习难以戒除,长大以后更难以成就大事。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呢?本期,我们邀请家庭教育专家、心理学博士宋荃先生,与家长朋友们一起座谈这个话题。  抓住秩序敏感期  主持人:为讨论方便,首先请宋博士给自律下一个通俗的定义。  宋荃(家庭
前不久,作为万州区“城区教师引进”体育评委之一,听了引进教师的说课,颇有感慨。其中不乏较高质量的说课,不过也有部分教师对说课有误区,甚至有些迷茫。下面就本次说课进行简析,与同仁共同探讨说课这种教研形式。    症状一、缺乏说课的基本环节  部分教师混淆了说课与教案(或上课)的区别,仅仅是把自己设计的一节课的教案(过程)读一读,也就是常说的“教什么”。说课是从理论到实践简单阐释一节课从设计到上课结束
【摘 要】寓言教学要回归本体,就要建立合理的课堂范式。教师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进行讲故事的训练,帮助学生习得方法,以便迁移运用;注重寓言的内部研究,引导学生深度品析,让鉴赏进入微观领域;站在学语文的角度,通过言语实践活动,带领学生理解寓意。  【关键词】寓言;本体;文体  寓言普遍简短,角色单纯,情节简单,富含哲理。对于这一常见的文本形式,教师要如何处理才能凸显文体特征,让寓言教学回归本体?  一
摘 要:教研组是教学实践的共同体,教学研究的合作群体,发挥团队的力量是教研组核心精神的体现。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管理,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关系到教师的专业成长。但目前不少学校的教研活动有“名”无“实”,有“教”无“研”。这既与体育教师参与意识不强有关,更与教研活动的组织形式欠佳有关。那么,如何进行有效教研,笔者根据探索与实践,总结出几点建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体育教研组;有效教研;
笔者有幸拜读了《体育教学》2007年第2期上王国成老师的《“原地双手头上掷实心球”的技术教法》,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笔者认为该技术教法有几点值得商榷。  1.持握球手法  两手的手指应自然分开,食指相接触,两拇指紧扣在球的上方成“八”字(最多分开成“一”字),掌心不空出,两手满握成向投掷方的“半球”型。相对于王老师的“两手四指并拢”,可能更便于学生握紧球,以及最后的压腕与指拨球。    2.引
【摘 要】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的编排,体现了教材编写意图,点明了教学的思路,提炼了文本重点、难点,注重了目标的整合,是学生提升语文能力的基础,也是教师备课时的指南。教师在备课前可有意识地研读课后习题,明确教学目标,借助课后习题,让教学目标精准明确,促进课堂教学扎实有效。  【关键词】课后习题 教学目标 明晰 整合 精准  观察时下一些公开课,发现一些课堂教学目标模糊,教学思路紊乱,课堂效率低下……追究
【摘 要】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编排了综合性学习内容。教师应紧扣目标,制定明确的课时目标;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自主探究;重视体验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知;提供帮助,让学生顺利展示学习成果。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全面提升语文素养的同时,感受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传统文化;综合性学习;传统节日  统编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以“中华传统节日”为主题,编排了综合
摘 要:步幅是影响跑步速度快慢的主要因素之一。步幅的大小取决于跑步者的抬腿高度、蹬摆的力量和角度、髋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等。在总结多年教学和训练实践的基础上,汇总六种简单易行的力量练习法,高质高效地助力大腿高抬幅度。  关键词:跑;大腿高抬;力量练习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9)02-0071-02  通过在日常教学中的观察,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