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学评价的校本培训体系构建研究

来源 :广西教育·C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eyg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分析教学评价与教师培训的关联性,基于教学评价进行问题导向研究,提出构建校本培训保障体系,加强校内资源整合和整体规划;以教学评价为基础,科学设计校本培训课程结构;加强培训成效跟踪与监控,形成长期工作机制等措施,构建基于教学评价的校本培训体系,有效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教学评价 教师 校本培训体系 构建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3C-0176-02
  一、教学评价与教师培训的关联性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业务能力关乎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未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为教师教学能力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保障,营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特别是在培训活动的内容和方式方面,尚缺乏能解决学校实际问题和成熟可行的具体模式。
  开展教师教学技能提升培训是帮助教师职业发展的一种常见手段,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和要求下,各高校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教师能力提升培训活动,但是,在各级各类的培训项目中,由于对学校类型、发展定位、师资结构、学科特点等方面没有系统性研究,未能构建完善的培训体系,导致教师培训成效不佳,造成培訓活动项目“有形无效”的不良影响。为了避免这一状况的发生,真正发挥教师的教学业务能力培训的作用,就必须回归到教师的实际教学工作中才能得以真正的考量。就这一点而言,本文以教学评价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构建校本培训体系,采取集中培训、业余阅读、专家讲座、校内外论坛、学习交流等培训形式,帮助教师提升教学业务能力。
  二、基于教学评价的问题导向研究
  在高职院校教学运行管理中,教学质量监控及评价中的教学评价环节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教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指挥棒”,其量化和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在现阶段使教师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教学工作质量,从而也更准确、更灵活地调整教学方法,有效地改造教学实践。为此,结合教学评价结果,在校本教师培训中,我们可以运用问题导向的培训模式,来促进教师学习教学水平方法论。通过集中培训、业余阅读、专家讲座、校内外论坛、学习交流等活动,教师掌握问题背后的教学理论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促进教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提供平台和帮助。
  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我们对近两年教学评价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采取动态设计原则,探究构建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体系课程结构框架。
  注:优秀:总体评价满意率90%以上;良好:总体评价满意率80%-89.99%;一般:总体评价满意率60%-79.99%;差:总体评价满意率60%以下。
  数据分析显示,近两年来,教学评价总体满意率较好,都能达到合格以上等级,其中,教学态度和教学效果的满意率达到89.22%、85.56%,评级为良好,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书育人三个指标满意率为78.41%、78.19%、78.96%,仅达到一般评级。根据数据分析结果,在对校内培训的课程结构进行设计时,应以提升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书育人几个指标为重点,并且在模式构建过程中,采取动态原则,根据每年的数据变化进行课程调整。
  三、校本培训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提升校本培训体系的构建是一项长期、复杂和独特的工程,除了需要从宏观和理论层面进行科学的模式设计外,还需要在实践中依据教学过程质量监控评价结果进行动态的课程设计和构建,从而有效提升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构建校本培训保障体系,加强校内资源整合和整体规划。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根据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实际情况,从目前学校的管理结构以及教师教学业务培训的特点分析,教师教学业务提升培训保障体系构建的校本模式实践探索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业务提升培训保障体系的构建整合了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人事处等相关部门的资料构建了联合培训中心,中心构成以教师发展中心为主体,教务处、人事处提供业务协助。教师发展中心、教务处、人事处等行政部门主要负责文章提出的校本培训工作内容,如组织实施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总体规划、课程设计及业务培训实施等。而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学系部发挥培训环节中跟踪、指导及反馈作用。培训保障体系的构建形成了闭环性循环系统,可以有效验证培训质量和效果,符合当前的培训需求,具备一定的科学性。
  (二)以教学评价为基础,科学设计校本培训课程结构。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根据近两年教学评价结果分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书育人三个评价指标较低,以教师教学能力校本培训模式的动态课程设计为原则,具体课程结构设计如图2所示。
  (三)加强培训成效跟踪与监控,形成长期工作机制。除了对教师进行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外,对于教师实际技能的提高,更是一个长期且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各高校教师业务能力培训的薄弱环节在于培训成效跟踪和后续指导强化方面。对于这一点,吸取了过去的经验教训,本文提出了构建以学生、系部督导组、教师发展中心为主体的跟踪和监控机制,主要负责教师接受培训后的跟踪和监控工作,完成在实践过程中对参训教师进一步的指导、点拨,通过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强化来加以巩固和提升。此外,系部教学督导组在后续的效果评定与考核中,对于参训后仍无法达到良好教学的部分教师可以提供加强后续指导和监督的服务。
  总之,在以教学能力提升为核心的教师职业发展中,在考虑解决实际问题和强调教师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应当依据教学评价的数据基础,实现教学质量监控评价与校本培训的互动作用,教师的劳动成果不仅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还要体现在自身的专业成熟中,把培训深入到教师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和过程中,满足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促进学院各项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陆 芸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发展中心。
  (责编 卢 雯)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40年以来,我国的经济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随着农民工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加,农村土地抛荒的现象在不断加剧。如何让土地进行科学的流转,在农村土地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就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治疗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腹腔镜胆囊切
刚纤维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结构混凝土,其优越的使用性能被越来越多的工程所采用,本文结合本地环宇立交桥C50刚纤维砼配比设计施工经验全面阐述了刚纤维混凝土的增强机理,及施工
【摘 要】本文论述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现状及作用,认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未来发展中,信息行业将为其提供发展的动力,专业人才是其发展的重要基础,服务业和制造业呈现出结合的发展趋势,制造业呈现全球化以及智能化发展方向,提出提高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建设完善程度的基本方法:准确定位过控人才的培养目标、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构建更加完善的课程体系。  【关键词】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现状 未来趋势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肾脏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的研究,探讨骨髓来源的干细胞在急性肾脏损伤修复中的作用,观察骨髓来源的干细胞能否分化为肾脏实质细胞,深化对干细胞可塑性的
"ISO 9000"是一族标准的统称,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订出来的全世界目前唯一一套关于质量管理的国际标准,它集中了各国质量管理专家和众多成功企业的经验,蕴涵了质量管理的
本文以实验为例,基于批判性思维培养角度,论述中美生物教材中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的实验的差异,以此窥探中美生物教材中的差异.通过比较发现两者教材除了栏目设置上存在较
胎粪吸入综合征(meconium aspiration syndrome,MAS)是新生儿期的一种威胁生命的严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约占活产婴儿的1.2%~2.2%,病死率达7.0%~15.2%。我院地处高海拔地区,氧气稀薄,对胎粪吸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唐县围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创新载体,广泛开展“一联二促三提升”活动,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