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经济与政治的文化基因(二):物竞

来源 :公共管理评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k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改革打断了西方人信仰与理性的统一。封建崩溃、多年战乱,那是个迷惘、无奈的时代。在绝无原则的法国内乱中产生了乐观、悯人的“理性主义”;在绝对原则的英国内争中却产生了悲观、功利的“经验主义”。但它们的共通处是肯定“个人”。从此,信仰与理性变成个人化,永无统一。西方文化出现性格与思维的分裂。 Religious reform interrupted the unity of Westerners’ faith and reason. Feudal collapse, years of war, it is a lost, helpless era. There was an optimistic and sympathetic “rationalism” in the unprincipled French civil strife; there was a pessimistic and utilitarian “empiricism” in the British civil war on absolute principles. But their common denominator is “personal”. From then on, faith and reason became personal and never unified. Disintegration of character and thinking in western culture.
其他文献
摘要 文学语言不同于其他语言,其间接性、情感性以及形象性的特点,使得文学语言的解读和分析有别于其他语言。运用认知语言学的方法对文学语言进行分析,是文学批评的一种全新尝试。认知语言学对文学语言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和指导,认知语言学影响下的文学理论的认知批评模式,更是近几年来文学理论界广泛关注的焦点。认知批评通过认知科学来探索作者、读者以及文本的关系,从而为新时期文艺理论的繁荣创造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当今比较文学学术界思考的两大前沿问题一是对差异的关注,另外一个便是对跨文明现象即文明的差异与文明的冲突问题的研究。这两大前沿的交汇处正是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研究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