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沼泽打马走过

来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e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父亲关好门,脱了鞋,上了炕。
  一屋子的惶恐,在阳光打过的尘埃上亮出光芒,金灿灿的,有些刺眼。此刻,我不知道是那光亮在跳,还是我的心在跳,突突突地跳个不停。
  苏小乐,这一段时间学习吃力吗?父亲声音并不大,柔柔的。我缩在墙角,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出。说实话,上高中以来,这是头一次被学校赶回家“反省”。父亲脾气暴,我怕他第一句话就在空气中擦出火花来。看来,父亲暂时并没有爆发的迹象。我这样想着,一低头,看见了父亲的鞋。父亲这双刚从工地穿回来的帆布鞋,鞋帮上开了口,像咧着的嘴朝我笑。
  接到你们班主任的电话时,爸在脚手架上,吓了一跳。爸也不知道你怎么了,这不,一宿没睡,一大早就坐火车赶回来了。父亲一脸倦容,脸色黑黄黑黄的。他一边说,一边脱去外套。外套里边,是一件蓝秋衣,秋衣里子上,有一个布兜,是母亲特意为他缝制的。布兜鼓鼓的,他一点一点地开始拆线。
  父亲天生谨慎,每次打工挣的钱,都要藏在这个布兜里,缝上,带回来。
  你在学校到底怎么了?父亲的话,依旧很温和。他一低头,咬断了一根线,里边一沓钱露了出来,明晃晃的,闪得我眼生疼。我突然哽咽了一下,想哭。
  我吞吞吐吐了半天,还是没有勇气说出来。我知道,如果我说出原委来,父亲非把我揍扁不可。记得小时候,有一次逃课上山去疯玩,被父親发现。回到家,早已等在院子里的父亲,眼睛血红血红的,手里操着一根棍子,追着我便打。那一次,鸡吓飞了,狗惊跑了,就连拴在墙角的一头驴,也挣断缰绳,一头扎进圈里,不敢往外看。那次疼痛的记忆,一直留到现在。
  是的,在学习上,父亲的管教从来都很严。
  你肯定违反了学校的纪律,平白无故的,班主任怎么会把你撵回来。你已经大了,该懂事了。父亲说完后,叹了一口气,然后“咕咚”一声跳下地,把钱藏在米柜里,又三步并作两步跳上炕。好半天,盯着我看,我低着头,不说一句话,他也不说一句话。
  我心里忐忑着,酝酿的话都快到嘴边了,父亲突然开了口:
  这次回来,爸向包工头请假,包工头不准,说你要走就扣你的工资。我说,扣工资我也得走。爸知道挣钱很重要,但是,你的成长比挣钱还重要,就回来了。爸这一辈子,没明白多少事理,但爸知道,最紧要的事,耽误不得。
  我平生第一次觉得,坐在我对面的,不像是父亲,更像是朋友。因为他的话,平静,持重,像是和我商量,语气中透着一种让人无法言说的尊重。恍惚间,我好像突然长大成人了,一种神圣的感觉在心头激荡着。是的,我该把事情的原委告诉父亲。
  儿啊,至于你到底做了什么,你不愿说,爸也就不问了。下午,我得去趟你叔叔家,明天,我得赶回工地。你要记住,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不要误了最重要的事情。你大了,爸相信你,你会懂。
  说完这些后,父亲跳下地,跨上自行车,一转眼,院子里没了他的踪影。屋内,只剩下无边的宁静,以及呆坐在炕角的我。
  一星期后,我回到学校,那张关于我的通报批评还在教学楼前面贴着。风,刮破了一角,像是为我的青春做了一个深沉的标记。我不敢去看。是的,因为早恋,我和一个女同学被通报了,这是一件挺丢人的事。
  我昂着头,自信地踏上教学楼宽大的台阶,一阶一阶向上走。苏小乐,你回来了。一个同学看见我,远远地喊了一声,我特阳光地回了他一句。然后,步入教室,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心里很平静。
  快高考了,我知道,没有比学习更重要的事情了。
  【品读】
  这是一个浪子回头的故事,文题“青春的沼泽打马走过”很形象地揭示了主题。
  这是一个父子沟通的故事,父亲用他特有的方式,唤醒了迷失的儿子。
  文章在写法上表现出如下特色:
  其一,顺叙推波,插叙助澜。文章整体采用顺叙的叙述顺序,从父亲回来时“我”的“惶恐”落笔,一开篇就营造出一种紧张的氛围。继而写父亲询问,“我”吞吞吐吐,没有勇气说出来。写到这儿,作者还插入一段儿时旧事,让人以为一场暴风骤雨就要来临了,谁知父亲却不深究,转而讲起自己请假回家的事,让人如坠云里雾里。待读到下文,才明白这是在为后文正告儿子的一句话做铺垫,谋篇布局的高明之处和父亲沟通的巧妙之处也尽在其中。
  其二,正面描写,凸显形象。对于父亲形象的塑造,作者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一脸倦容”,“黑黄黑黄”的“脸色”,表现父亲的疲惫。拆线的动作,温和的话语,显示出父亲的胸有成竹。巧做铺陈、语重心长的规劝,更是体现出父亲对儿子的宽容、体谅和信任,而教子有方的智慧也已寓于其中。
  其三,心理变化,突出效果。“我”的心理变化是一条清晰的线索:开始见到父亲回来,“我”吓得战战兢兢,心“跳个不停”;看到父亲拆布兜取钱,想到了父亲的艰辛,“我”不知怎么解释,愧疚得“想哭”;感受到父亲的尊重,“我”觉得“一种神圣的感觉在心头激荡着”,幡然悔悟;在父亲的教导下,“我”重回校园,找回了“自信”和“阳光”。“我”的心理变化,既使文章波澜起伏,有吸引力,更从侧面衬托出父亲沟通的效果。
其他文献
“桥弯螮蝀临滁水,十八拱高似月轮。不是巢兵烧毁后,至今犹复跨龙津。”望着亭废桥毁后的滁水,时任六合县丞郏滂作七绝《龙津桥》,为被黄巢兵马毁去的古桥唱起了挽歌,那是浮桥的前生。二百六十七年后,古桥处重建了一座新桥——浮桥。  浮桥真的是“浮”在水面上的。南宋绍兴十七年,县衙南百步远,知县龚相造船十只并列泊停滁水河面,以木跳板两两相衔接,建成舟桥,平时供行人渡河,若有船只上下行,就撤掉中间跳板和浮船。
期刊
我妈三四岁时,我外祖父出国读书,外祖母病故。她成了流浪儿。  那时,她就有了一个婆婆。  事情是这样的:我妈被一户人家收养。在旧社会,收养一个孩子,对哪个家庭都不是易事。孩子要吃饭、穿衣,却没有什么产出。不如养羊,羊还可以卖毛吃肉。所以说,收养我妈这家人也是积善人家。她去这家有一个名分——“童养媳”。他家并不缺儿媳妇,见小孩儿啼饥号寒很可怜,收作“童养媳”,成了一家人显亲。  “婆家”的饭是干活挣
期刊
【写作导引】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注意题目中的“我家乡”三个字,是要写自己家乡的节日,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下面的工作:  选取自己熟悉的“节日”,写出亲切和感想。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我们自然要选取自己熟悉的那个节日来写。只有自己熟悉,才能把节日的情景展示出来,从而写具体细致,在写的过程中融進自己的情感,写出心中的感动。  同是写春节,孔尚任笔下是:“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
期刊
有聲作文
期刊
【命题解码】  只用一篇大作文考查考生写作能力的做法显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少地市的命题者便将小作文的考查有机地融入到阅读、表达(口语交际或语言运用)、综合性(探究性)学习等试题中去,使小作文在形式上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传统形式的“变式”。实践证明,小作文的命题有利于综合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减少评分的主观随意性,比较合理。但是,考生在小作文上的失分情况却比较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小作文灵活多变,
期刊
范纯仁,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范仲淹的二儿子。虽然范纯仁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不及父亲,却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气度。  一代大儒程颐与范纯仁素有交往。一天,程颐去拜访刚刚卸任的范纯仁,谈起往事,范纯仁显得十分留恋自己当宰相的时光。程颐不以为然,直言不讳道:“当年你有很多事情都处理得不妥,难道不觉得惭愧吗?”范纯仁不知程颐所指何事。程颐解释说:“在你任宰相的第二年,苏州一带发生暴民抢粮事件,你本应在皇
期刊
【考纲解读】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一把利剑,放到武林高手手上,可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放在俗人手中,不過是一块废铁而已。”对广大2017年的考生而言,各地推出的《2017年中考语文考试大纲》无疑正是这样的“利剑”。从各地反馈的信息来看,“不设审题障碍,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鼓励学生有创意地表达”,几乎是各省考试中心对中考作文的共性要求。如果想充分发挥这把“利剑”的作用,作文至少得达到以
期刊
【作家名片】  罗大佺,曾用名罗大全,笔名杨隐、梦圆、金戈。四川眉山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四川省作家協会会员。  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在《人民日报》《北京晚报》《中国林业报》《四川文学》《四川日报》等报刊发表文学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市文艺奖,作品被多种报刊转载和选集选收,一些作品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发表,《童年的酸鼻子树》被选入多种中小学语文课本辅助教材和课外读物。出版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故乡》等
期刊
枭雄曹操一生至少有15个老婆,25个儿子。公元208年,53岁的曹操挥师南进,却在赤壁之战中被孙权和刘备的联军打败。锐气大伤,日益衰老的曹操开始考虑自己的“接班人”,来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  曹操重點考察的对象是卞氏为自己所生的儿子曹丕和曹植。曹植是个少年才子,他在很早的时候就会写文章,曹操读到他的文章以为是别人的代笔,曹植回答说:“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倩人?”后来铜雀台建成,曹操令
期刊
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  一是孝老。就老人的恩情和寿数而言,熬一碗粥跑过去端给老人都不为过。当年父母哺儿是春蚕抽丝,侍奉双亲却应斩钉截铁。别的事可以不急,这个事要急。  二是行善。行善等不得发达之时,等不得日进百金之日,最穷的人也能行善。当年在陕北时,有人向毛泽东报告,警卫张思德烧炭牺牲了。毛主席说,他是个老实人,雨后,他拿铲子把路上的坑洼处垫平踩实,他是个忠诚的人。平整小路,可为大善。只要利他,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