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

来源 :作文评点报·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_1234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范纯仁,北宋大臣,人称“布衣宰相”,范仲淹的二儿子。虽然范纯仁在文学方面的造诣不及父亲,却拥有常人难以想象的气度。
  一代大儒程颐与范纯仁素有交往。一天,程颐去拜访刚刚卸任的范纯仁,谈起往事,范纯仁显得十分留恋自己当宰相的时光。程颐不以为然,直言不讳道:“当年你有很多事情都处理得不妥,难道不觉得惭愧吗?”范纯仁不知程颐所指何事。程颐解释说:“在你任宰相的第二年,苏州一带发生暴民抢粮事件,你本应在皇上面前据理直言,可你却什么也没说,导致许多无辜百姓受惩罚。”范纯仁连忙道歉:“是啊,当初真该替百姓说话!”程颐接着说:“在你任宰相第三年,吳中发生天灾,百姓以草根树皮充饥。地方官员报告多次,你却置之不理。”范纯仁愧疚无比:“这的确是我失职!”此后,程颐又指出了范纯仁的许多过失,范纯仁都一一认错。
  事隔多日,皇帝召见程颐问政,程颐畅谈了一番治国安邦之策,皇帝听后赞叹不已,感慨地说:“你大有当年范纯仁的风范啊!”程颐不甘心将自己与范纯仁相提并论,忍不住问:“难道范纯仁也曾向皇上进言过?”皇帝命人抬来一个箱子,指着说:“里面全是范宰相当年进言的奏折。”程颐似信非信地打开那些奏折,这才发现自己前些天指责范纯仁的事情,其实他早就进言过,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实施罢了。程颐红了脸,第二天专程登门道歉。范纯仁哈哈大笑道:“不知者无罪,您不必这样。”
  范纯仁曾自我总结:“懂得恕人,受之不尽。”恕,是用宽恕自己的心来宽恕别人。面对他人莫须有的责备,与其抬头辩解,不如低头认错。谦卑地认错,往往比桀骜地辩解更加有力。
  【素材解读】
  范纯仁抱着一颗宽容的心来看待程颐对自己的批评与指责,用自己的大度赢得了世人的尊重和信服。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犯错是不可避免的,关键是如何看待错误。与其给自己找种种借口辩解,不如低头认错更能体现你的胸襟,也更令人折服。
  【适用话题】
  宽容、气度、对待错误、借口……
其他文献
【作家名片】  鮑尔吉·原野,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儿童作家。中国作协会员,辽宁省作协副主席。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多次获奖,近年以散文创作为主,著有《掌心化雪》《唯一的橘子唯一的灯》等散文集13部,被评为辽宁省优秀青年作家,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文汇报笔会奖、中国新闻奖金奖。多篇文章被设计成中、高考现代文阅读题。鲍尔吉·原野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中国文艺界的
期刊
【作家名片】  马德,河北人,《读者》签约作家。所发文章多被《读者》《青年文摘》《青年博览》《视野》《小小说选刊》等文摘类报刊转载,并收录到数百种选本中,有文入選小学语文教材、香港中学教材及全国各地市中考阅读材料。著有散文集《青春是最好的方向》《把自己亮在暗处》《住在爱的温暖里》《智慧菩提》《生活对爱的奖赏》《谁都能创造自己的奇迹》《思索人生哲理故事》等。
期刊
对于生长在山区的孩子来说,森林不应该是陌生的。可是六岁的儿子却常常向我问起一些有关森林的话题。  他最爱问的就是,为什么森林里有松鼠、小兔,可不可以把森林里的小鹿牵回家,让他骑着去上学。每次听我讲完森林里的故事,儿子總要去给他的小伙伴们复述。每当有人问他你爸爸在什么地方工作时,他总是骄傲地把头一扬:“瓦屋山,大森林!”  儿子自豪的情绪使我又感动又叹息。感动的是五六十年代被人们视为发配充军的林场工
期刊
九寨沟的旖旎风光不知醉倒了多少中外游客,如今,一处更加雄奇险秀的蜀地胜景——瓦屋山,在多年的沉默之后,突然向世人崭露出它迷人的美貌,使不少名山古刹也自感“无颜色”了。  一个静谧的早晨,我们的脚步声叩响了瓦屋山的心扉。  车在山下的双洞溪畔回车坝停下。走过古木悠悠的小桥,来到了月亮潭边。蜿蜒而下的数条小溪在这里汇聚成一个大潭,潭水澄碧,清澈如镜,倒映着周围的青山绿林。“好一幅奇妙的山水画呀!”人们
期刊
乡下老家有棵酸鼻子树。这是故乡山林中一种野生植物,叶扁,微长。果子椭圆,形状似枣,没成熟时,又硬又青,咬一口,酸得您眉毛鼻子皱在一起,涎水直流;成熟时,皮子呈黄色,捏起来软软的,撕开薄薄的皮子,将黏黏糊糊的果肉放进口里,用嘴一吸,酸甜酸甜的,别有风味。吃完果肉,用针线把土白色的大核穿成一串,就是和小伙伴们踢毽子的玩具,如果把核扔到地里,就会长出一棵酸鼻子树苗出来,好养得很。小时候吸酸鼻子肉时,有次
期刊
“桥弯螮蝀临滁水,十八拱高似月轮。不是巢兵烧毁后,至今犹复跨龙津。”望着亭废桥毁后的滁水,时任六合县丞郏滂作七绝《龙津桥》,为被黄巢兵马毁去的古桥唱起了挽歌,那是浮桥的前生。二百六十七年后,古桥处重建了一座新桥——浮桥。  浮桥真的是“浮”在水面上的。南宋绍兴十七年,县衙南百步远,知县龚相造船十只并列泊停滁水河面,以木跳板两两相衔接,建成舟桥,平时供行人渡河,若有船只上下行,就撤掉中间跳板和浮船。
期刊
我妈三四岁时,我外祖父出国读书,外祖母病故。她成了流浪儿。  那时,她就有了一个婆婆。  事情是这样的:我妈被一户人家收养。在旧社会,收养一个孩子,对哪个家庭都不是易事。孩子要吃饭、穿衣,却没有什么产出。不如养羊,羊还可以卖毛吃肉。所以说,收养我妈这家人也是积善人家。她去这家有一个名分——“童养媳”。他家并不缺儿媳妇,见小孩儿啼饥号寒很可怜,收作“童养媳”,成了一家人显亲。  “婆家”的饭是干活挣
期刊
【写作导引】  这是一个半命题作文,注意题目中的“我家乡”三个字,是要写自己家乡的节日,具体来说需要做好下面的工作:  选取自己熟悉的“节日”,写出亲切和感想。  中国的传统节日很多,我们自然要选取自己熟悉的那个节日来写。只有自己熟悉,才能把节日的情景展示出来,从而写具体细致,在写的过程中融進自己的情感,写出心中的感动。  同是写春节,孔尚任笔下是:“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听烧爆竹童心在
期刊
有聲作文
期刊
【命题解码】  只用一篇大作文考查考生写作能力的做法显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不少地市的命题者便将小作文的考查有机地融入到阅读、表达(口语交际或语言运用)、综合性(探究性)学习等试题中去,使小作文在形式上出现了许多不同于传统形式的“变式”。实践证明,小作文的命题有利于综合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减少评分的主观随意性,比较合理。但是,考生在小作文上的失分情况却比较严重,主要原因在于小作文灵活多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