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种荚应答镰刀菌侵染的叶绿素荧光成像规律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ei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种荚是大豆Glycine max防御霉菌侵染的第1道防线,部分大豆品种种荚具有极佳的田间霉变抗性,本研究目的在于寻找与豆荚霉变抗性相关的快速鉴定指标。方法采用叶绿素荧光成像技术,以高抗大豆‘QWT15-2’、中抗大豆‘E1’和易感大豆‘E314’为研究对象,对离体种荚接种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监测其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情况。结果大豆种荚接种霉菌24 h后,通过叶绿素荧光成像系统可清晰观察到豆荚表皮病斑,叶绿素荧光参数发生显著变化。霉菌侵染后0~5 d,大豆种荚初始荧光参数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可变荧光(Fv)大幅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上升、QNP下降,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及电子传递速率(RET)均呈下降趋势。结论高抗大豆‘QWT15-2’维持了较健康的组织形态,各荧光参数表现稳定;中抗大豆‘E1’和感病大豆‘E314’受霉菌侵染影响,其表皮组织破坏严重、荧光参数变化幅度大;其中Fv/Fm、Fm、Fv、qN和QNP荧光参数对霉菌侵染响应敏感,可作为评价大豆种荚田间霉变抗性的鉴定指标。图4参17
其他文献
目的:对9种不同中医体质人群针刺足三里穴时的“得气”现象进行观察,比较各时间点针刺镇痛效应的差异,评价中医体质对针刺“得气”现象及镇痛作用的影响。  方法:采用《中医体
作业是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承载学习内容、体现学习方式、实施过程评价的载体,教师是作业设计的主体,语文教学常规中指出:书面作业力求少而精,课外作业要紧扣学段要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怎样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摆在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所以我们要努力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而创建高效课堂的根本取决于对
灾难总是令人措手不及,无暇伤悲.8月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暴雨骤降,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瞬间夺去上千同胞的生命,震悚神州大地.
研究目的:将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关于口服益气类中药汤剂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加以总结归纳评价,并将其结果进行荟萃分析,以评价口服益气类中药汤剂在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普通高中新课改主动适应了时代的需要,最终体现在高中生的素质发展上,因而,“以人为本”是高中新课改的根本理念,通过培训,我深深地感知,高中新课改要求尊重高中生人生历程的
期刊
俗话说,一个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成功的课,很大关键在于导入,导入的形式多中多样,语言导,游戏导,动作导,而通常大家都使用语言导这一方式.如何将语言腐朽化神奇,这是
为了探索四川省主要紫色水稻土合理施用磷肥的方法,本试验用三种不同母质紫色水稻土研究氮、磷肥和有机肥配合施用对水稻吸收肥料磷和土壤磷及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