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859547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艺术对于每一位语文教师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一位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是能掌握语言艺术的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能创造语言艺术的人。语文教师应掌握语言的情感性、幽默性,凸显自己的风格,并努力了解、掌握、创造和运用好语言的策略,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修养。
  关键词: 语文教师 语言艺术 策略
  
  著名捷克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这句话隐含了教师语言的重要性。语言,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导情感的媒介,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特别是对普通教学中的语文教师而言,语言更是能够体现语文这一学科特点及优势的聚集点。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假如在语言旁边没有艺术的话,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训诫也不能在年轻人的心灵里培养出良好的高尚的情感来。“语文学科是一门以言语性为主的学科,是培养学生言语形成和言语技能为主要立足点的学科,而具有‘言语性’特征的语文教学不能不因言语艺术而真正艺术起来”。苏霍姆林斯基在专门论述教师要有高度的语言修养时说,你将在自己的整个教育生涯中当一名教育者,而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与艺术结合起来,而且,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必须是掌握了语言艺术的人,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是能创造语言艺术的人。
  那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具有哪些策略呢?这是一个在语文界长期讨论的问题,而一直以来,也有很多语文教育研究者提出了许多好的观点及建议,在此,我也就旧题新论,谈谈语文教师的语言艺术策略。
  一、教师语言要体现情感性
  社会心理学认为,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需要在良好的心理认同和情感共振信息的基础上进行,这两者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的主要因素。苏霍姆林斯基在其著作中写过这样一段话:“孩子们不仅用理智,而且用心灵来感知周围世界,他们深深感到词语的感情色彩,词语似乎变成了点燃思维火药的火花,在思维课上,孩子们不只是听,而且用感官去感知词语。……我感到我的工作中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充满了丰富的思想和创造精神的那些时刻,是词和思想在孩子的心灵中汇合成湍急的洪流的那些时刻。”苏霍姆林斯基道出了语言词汇的情感性不但给教师带来了幸福的时刻,而且给孩子创造了思维。这也给我们的语文教师以启示:课堂的语言要带有丰富的情感才能使学生感动入情。正如白居易所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多数人都知道于漪是“情感派”语文教学名家,这无非是因为她在课堂上总是采用充满丰富情感的语言。她在教学《雨中登泰山》一文时这样导入:“同学们游览过祖国的名山大川吗?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万态,气势磅礴的三山五岳,孕育着我们民族的古老文明,一想到它们,民族的自豪感就会充满心头。那具有拔地通天之势,擎天捧日之姿的泰山,就是这样的一座山,历代多少文人墨客写诗撰文讴歌赞美。杜甫的五律《望岳》就是其中之一,诗中那‘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令人神往,只有攀登绝顶,才能领略到无限风光,今天,我们学习李健吾同志的《雨中登泰山》,请作者为向导,带领我们去攀登那高耸雄伟的泰山吧!”
  以上例子不仅体现了教师语言艺术的精妙之处,而且体现了教师的情感教育作用。这也正如恩斯特·卡西尔所指的:“语言的真正任务不是要描述事物,而是要激发人类的情感,它们并非只是传递观念或思想,而是要促使人们去行动。”
  二、教师语言要体现幽默性
  近十几年来,现代教学论一直在探讨如何把“苦学”变成“乐学”的问题,竭力主张教师要善于“寓教于乐”,使学生“乐学”。于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成为诸多教师的至理名言,这里也就是涉及教学的趣味性的问题。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说过,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美国儿童读物作家锡德·佛莱施曼指出,教师要想在讲台上大讲特讲五十分钟而不引起学生的紧张情绪和厌烦心理,这实在太困难了。因此,有必要采取一些幽默性、戏剧性的调节手法,借以缓冲一下单调和沉闷空气的压力,使教师和学生都能放松一下神经。他还说,如果幽默被引进课堂中,儿童们就会活跃起来,他们会学得更快、记得更牢。美国著名大众心理学家特鲁·赫伯也指出,学生渴望教师把枯燥的学问讲得妙趣横生。“据有关中外大量的调查表明:‘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其中一条就是‘喜欢说话生动有趣富于幽默感’”。
  例1:
  特级教师于永正教学《草》一课时,在巩固阶段创设了“背课”给家人听的情景。于老师先后扮演了妈妈、爷爷、奶奶三个角色。下面就是“背”给“奶奶”听的一个片段:
  生:奶奶,我背首古诗《草》给你听好吗?
  师:那么多的花儿不写,干嘛写草啊?
  生:(一愣)因为……草很顽强,野火把它的叶子烧光,可第二年又长出来了新芽!
  师:噢——我明白了。背吧!
  (生背)
  师:“离离原上草”是什么意思?我怎么听不懂?
  生:“离离”就是很茂盛的样子。这句话是讲草原上的草很茂盛。
  师:还有什么“一岁一窟窿”?
  (众人笑)
  生:不是一岁一窟窿,是一岁一枯荣。枯是干枯,荣是茂盛,这句话是说一年里,春天草长得很茂盛,到了冬天,就干枯了。
  师:哦!听懂了,你看俺孙女多能耐,小小年纪就会背古诗!
  由上可见,幽默的魅力,不仅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缓解紧张的情绪,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更重要的是于老师轻松、幽默的教学语言表现了他“乐教”的态度,“乐教”才能真正促成学生“乐学”,所以现代教学过程应是“乐教”与“乐学”的和谐共振。
  三、教师语言要体现风格化
  “教师的教学语言既需要具有学科共同性的,纯正的语言形态,又需要有个人风格性的灵动的言语情态”。这句话要求语文教师既要具有规范性的、正确性的、教育性的语言,又要具有个性化的语言。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风格是因人而异的,教师的个性不同,其教学语言的风格就会不一样。而且,“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个性对个性的影响,所以要求教学语言应体现出教师的精神力量与个性特点”。学生是活生生的,具有独立个性特点的个体,语文教师也是如此,不应该成为机械的知识传声器,盲目地模仿别人,套用现成的语言。而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语言风格。正所谓“言为心声”,“言如其人”。名震全国的语文教学名家于漪、钱梦龙、魏书生,三人风格各异的教学语言就给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例2:
  《茶花赋》这篇散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这些美好的感情就会充盈我们的胸际。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千年的古老文明史,有九百多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
  例2的语言词采丰华,情真意切,宛如诗画,是于漪老师的语言。于漪老师以抒情的语言风格领先,她善于借用古诗,用抑扬顿挫的语调,整齐的韵律和悦耳的声音,把作品中无声的文字转化为有声的情感语言,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心灵,满足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例3:
  师:……(拿几张报纸)这是一本书吗?
  生:不是,是报纸。
  师:为什么它不是书?
  生:因为少。
  生:一堆报纸也不能叫书。书是有封面的,报纸没有封面。
  师:(拿一练习本)这不是也有封面吗?但就不叫书。
  生:书是装订成册的著作。
  师:对!书是装订成册的著作……这是书的定义。现在你们给教科书下个定义。
  生:教科书是用于教学的装订成册的著作。
  ……
  例3的语言凝练硬朗,深邃缜密,循序渐进,是钱梦龙老师的语言。钱梦龙老师以诱导的语言风格著称,他善于创设教材中没有的语域,忽而迂回曲折,山重水复,忽而又豁然开朗,柳暗花明,在“顿悟”的效益中,使学生的求异心理得到满足。
  例4:
  师:(读《范进中举》节选)同学们听两遍,讨论一下。然后回答。
  生:……
  师:答得比较正确,我没什么补充的了。我再给同学们读一段,大家分析一下。
  师:(读《红岩》节选)回答时先举出哪些是细节描写,然后分析刻画了什么。
  生:……
  师:大家必须记住细节描写就是对人物的细微动作的描写,用这种写法来刻画人物性格。咱们试一试,分组写一段细节描写的文字。……
  ……
  例4的语言平易中和,干脆利落,似如商讨,是魏书生老师的语言。魏书生老师以商量的语言风格取胜,他善于“平等式”地与学生交谈讲课,常常以亲切的、真诚的、自然的语言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从而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以上三者的教学语言风格虽是各领风骚,却有异曲同工之妙。可见,不同的教学语言风格给予学生不同的审美感受,从而产生不同的教学效应,语文教师独特的教学语言风格在实现教学目的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著名作家孙犁在《好的语言和坏的语言》一文中开首便说:“作家想在作品里表达一个思想,创造一个人的形象,他的最根本的工具,便是语言(文字)。”这句话可作为所有语文教师一生的良言。杜甫云:“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我想,每一位语文教师都应该具有他们这样的信念与情怀,努力提高自己的语言艺术,这也是新世纪优秀语文教师所应有的长远追求。
  
  参考文献:
  [1]林惠生.让语文教学在科学中走向艺术[J].中学语文,2005,(3).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
  [3]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4]熊生贵.理想的语文课[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大家都来说说,你曾做过那些极限运动?
目前,一些中央国家机关和省市机关正在进行或部署评议和考核干部的工作。民主考评的范围主要是县处级以上党政领导干部。这项工作受到干部、群众的热烈响应, At present, s
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观察脉络宁注射液治疗LEADDP阴虚燥热及瘀血阻络证的临床疗效。并从理论和临床研究两个方面探讨该药治疗LEADDP阴虚燥热及瘀血阻络证的机制。   方
存在主义理论认为人的存在先于本质,而自我意识、价值感的产生是他人目光的一个内化的过程,人的自我意识起源于幼儿时期的经历,人的自我价值则在各种人际关系中实现。人在世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新的历史环境,既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创造了接受锻烁和经受考验的良好的社会条件,也对搞好发展党员工作。尤其是保证新党员质量带来了一系列需
目的:探究血清胃蛋白酶原、胃泌素及幽门螺杆菌与老年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88例慢性胃炎老年患者,男
摘 要: 对翻译过程的研究在过去多为理论研究和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的翻译过程模式都无法深入分析译者的思维过程。随着心理语言学的方法给翻译过程研究带来科学客观的研究方法,丰富了翻译过程研究的途径。本文对几十年的翻译过程研究进行了回顾,并分析了翻译过程实证研究的现状,并对今后翻译过程研究的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 翻译过程 回顾 反思    翻译研究传统上总是从翻译结果也就是“产品”的角
目的:通过收集2型糖尿病湿热体质患者的一般情况、生存质量、中医证候等资料,运用统计方法对收集的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生化指标、中医证候等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探讨2型糖
摘要:针对“自动控制元件”课程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对课程进行了整体设计,从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实验平台、教员队伍等多方面对课程进行了全面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自动控制元件;模块教学;启发式教学  作者简介:周鑫(1979-),男,湖南益阳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控制工程系,讲师;郑玉航(1974-),男,山东莱芜人,第二炮兵工程大学控制工程系,副教授。(陕西?西安?710025
【摘要】本文从大众传媒的传播效果的角度,在经过调研活动获得数据的基础上,分析新疆维吾尔族读者接触报纸现状,并进行经验性总结。  【关键词】新疆 维吾尔族读者 报纸    为了了解维吾尔族读者接触报纸的现状与信息需求量,以及影响维吾尔文报纸传播效果的诸多因素,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课题组成员在全彊范围内对维吾尔族接触媒介的受众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调研活动,发放110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