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素养对中学生作文的影响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way6543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在很多中学生一提到写作就发愁,作文课也成了学生们畏难发愁的一门功课,许多学生一拿起笔来就无话可说,写作文时下笔言之无物,勉强成篇也是苍白空洞,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同时这也反映出了中学生文学修养的欠缺。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些历代的文学成就对中学生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较高的文学素养会使中学生写作时才思敏捷,文笔如泉涌。他们在童年时代就受到古文化的熏陶,中学时代更广泛地接触到古代文化的精髓。这些古诗文作品以其多样的文学样式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涵,散发着独特的语言魅力,对中学生的审美情趣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一.深刻的思想内涵影响学生的作文情感
  古诗文大都充满了忧患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内含尽善尽美,积极进取的人格美、自然美和艺术美,这些都在中学生作文的情感、气质、胆识方面得到了拓展。《荆轲刺秦王》中“风潇潇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豪气,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宽广胸怀,范仲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远大抱负,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过人胆识,都一一反映在学生的作文中。当今有许多中学生沉迷于网络,不注重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而古诗文的深刻思想内涵弥补了这方面的欠缺。我们现在处于信息时代,许多人在紧追时代步伐的同时,不可避免地让过量的信息充斥了他们的头脑,忽视了优秀的文化传统的存在,以至于学生作文时淡化了爱国主义思想,没有个人的主观意见,而大量的古诗文则加强了这方面的意识。
  许多学生行文平淡的另一个原因是文章缺乏人格美的体现。许多古诗文作品不仅具有对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也具有对学生人格成长的积极教育,而人格的魅力恰恰是一篇好文章的闪光点。李白那种“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积极进取精神,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情趣,常建“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的无拘无束、自由自在,这些都影响着学生人格在作文中的展现,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人格的健全。
  二.独特的语言魅力辐射学生的文章构思
  中学生喜欢新生事物,追求刺激,但缺乏耐心坐下来去细细品味古诗文的神韵,以至于下笔时行文枯燥,无文采可言。初中语文课本中近百篇古文作品则对提高中学生的语言驾驭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古诗文中的语言技巧是中国文学史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对后世文人墨客有着巨大的影响,如今的中学生更应细细领略中国古代文化的语言风采,吸取其中的精华,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
  比如李白的诗大胆运用夸张的手法去表达自己的激情,可以堪称第一人。他的诗“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本是极度的夸张,却让人感到极为贴切真实。又如《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借有形的发,突出无形的愁,夸张手法极为大胆。李白不仅善于运用夸张手法,而且语言朴素也是其诗文的一大特点,“清水出突蓉,天然去雕饰”,就是他诗歌最为生动的概括。现在有的中学生语言像白开水一样平淡乏味,或者滥用修辞手法等现象比较普遍,这些都会影响文章的整体形象。中学生应加强古诗文的学习,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从中提高自己的文章写作能力。
  三.高雅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
  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如果中学生养成捕捉生活中细节的习惯,善于发现生活之美,写文章时就不至于取材单一,言之无物。古代作品大多表现的是一种纲要性、固式化或轮廓化的结构性事物,意境寓于作者描绘的人、事、景、物构成的整体之中。其意境或旷达幽远或意味隽永,熟读、多读可提高审美意识。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本是干巴巴的“烟”“长河”“落日”,却让人感受到豪迈壮丽之美;又如“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让人读起来清香可口,泌人心脾。正如王国维所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多读些意味隽永、语言凝炼、情思深远、意境幽深的古文作品,久而久之,可以提高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增强他们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的写作潜力,使之作文时下笔如有神、行文如流水。
  古诗文博大精深,它不仅传承民族的历史,更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阅读积累优秀的古诗文,不仅可以提高中学生写作的水平,更是对历史文化的传承,这也是时代赋予中学生的使命和责任。
  
  伊恕妍,教师,现居山东莒县。
其他文献
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属于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之一,近年来教师越来越重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导入环节及导入质量,多数教师认为好的课堂导入是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生活,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这就要求我们让生活成为写作的“源头活水”。笔者在近几年的作文教学中不断尝试并小有收获,下面就其中几点与同仁分享。  一.年味十足话快乐  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每逢春节,家家团圆,万事更新,鞭炮礼炮敲开的是人们的幸福之门,灿烂的是人们花
期刊
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知识、强化素养和技能的主要阵地.初中阶段的教育教学更多的重点在于强化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以及知识初步认知.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虽然小学生已经接触英语但
期刊
一讲到作文教学,很多老师就禁不住摇头,一个字“难”。作文相对于基础知识来讲,是难抓一点,但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难,本人在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下面就和大家分享,希
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国际英语测试体系,雅思考试在全球120个国家受到超过6000所院校或机构的广泛认可和青睐。每年有超过140万年轻人选择雅思考试来开启他们海外求学和职业发
本文应用萨特存在主义思想的三个核心理念“绝对自由”“自由选择”“他人即地狱”对英国作家约翰·福尔斯其学术界鲜有研究的《巫术师》自由主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探讨主人公
随着高考的结束及暑期的临近,不少大、中院校的学生及家长开始策划人生大计——出国留学。而作为中国最大的留学目的国——美国自然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的首选。本刊近期就2011
《普通高中英语学科课程标准(2017版)》强调要构建以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要素为基本要素的英语学习活动观.在高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践行英语学
期刊
中学生写作基本处于被动状态(又叫“被写作”)。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写作之欲,必须彻底打破传统单一的班级作文教学机制,引入读写结合多元评价的作文教学机制。而选修课开放的课堂教学环境为这种作文机制的创设提供了可能,在选修课中结合文本阅读组织大型读写活动,能充分激发学生写作原动力。  一.组织大型读写活动的原因  1、长期以来,中学作文教学严重低效  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堪忧。从课时安排看,两节作文连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