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生植物来源放线菌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的筛选及菌株38-7L-1活性产物的研究

来源 :中国抗生素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itao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筛选来自塔克拉玛干沙漠沙生植物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抑制活性的内生放线菌菌株,对拟诺卡菌属菌株38-7L-1发酵液中活性化合物进行分析预测、分离纯化和结构验证.方法 采用琼脂平板法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对菌株38-7L-1进行初步分类鉴定;基于菌株38-7L-1 PKS Ⅰ基因的KS域序列分析结果,结合活性峰的液-质联用数据,比对微生物天然产物数据库,预测活性化合物201的结构;通过色谱方法纯化化合物201;结合光谱数据分析及文献比对,确定和验证化合物201的结构.结果 从81株沙生植物内生放线菌中获得7株活性菌株,包括链霉菌属菌株4株、考克菌属菌株1株、多形孢菌属菌株1株和拟诺卡菌属菌株1株.其中菌株38-7L-1活性最强并具有Ⅰ型聚酮合酶基因,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菌株与Nocardiopsis alba DSM 43377T (X97883)的相似率为100%.菌株38-7L-1抗铜绿假单胞菌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化合物201为十六元大环内酯类化合物,蔷薇霉素.结论 首次从拟诺卡菌中分离到常见于小单孢菌的蔷薇霉素,多策略组合对次级代谢产物结构预测具有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选用250只24周龄健康海兰褐蛋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5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含钙3.55%),低钙组饲喂低钙日粮(含钙1.95%),试验Ⅰ、Ⅱ、Ⅲ组分别于低钙日粮中添加10、30、50 mg/kg 肌肽锌,试
前梯度蛋白2(anterior gradient 2,AGR2)是一种分泌蛋白,在多种腺癌中过表达,是一个潜在的肿瘤诊断和预后判断的标志物。用质粒 pGEX4T-1构建 AGR2蛋白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SP-
【目的】比较主要岩溶环境因子对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胞外碳酸酐酶(CA)活性的影响,为评价3类微生物CA在加强碳酸盐岩溶蚀过程中的作用提供依据。【方法】从桂林毛村岩溶区
分析并考察了导致多西他赛注射液性状浑浊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车间硅胶管道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使用不锈钢或聚四氟乙烯管替换车间硅胶管道并进行3批验证试验,样品在2~8℃放置12
采用冷冻干燥法制备兰索拉唑的磺丁基醚-β-环糊精(SBE-p-CD)包合物.差示扫描量热、红外光谱和薄层色谱分析结果显示,兰索拉唑与SBE-β-CD间存在相互作用,形成了包合物.相溶
坎格列净(canagliflozin,1),化学名为(1S)-1,5-脱氢-1-C-[3-[[5-(4-氟苯基)-2-噻吩基]甲基]-4-甲基苯基]-D-葡萄糖醇水合物(2∶1),是美国强生杨森制药公司和日本三菱制药株式
通过酯键将末端羧基化的聚乙二醇-聚乳酸(PEG-PLA)与紫杉醇连接,合成了前体化合物PEG-PLA-PTX(1),总收率约56%。芘荧光探针法测得1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为3.98×10-4 g/L,1在
以1-(3-二甲基氨基丙基)-3-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HCl)为偶联剂,将布洛芬(IBU)接枝于壳寡糖(COS)上,并采用自组装法制备壳寡糖接枝布洛芬纳米粒(COS-g-IBU NPs).以COS-g-I
建立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健康志愿者全血中的阿莫地喹(1),并考察其在健康志愿者体内的药动学。以羟化氯喹为内标,使用Agilent Zorbax SB C18柱,乙腈∶20 mmol/L乙酸铵
伐地那非(vardenafil,1),化学名为2-[2-乙氧基-5-(4-乙基哌嗪-1-磺酰基)苯基]-5-甲基-7-丙基咪唑并[5,1-f][1,2,4]三嗪-4-酮,是德国拜耳(Bayer)与葛兰素史克(Glaxo Smith Kli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