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作文教学的几点探讨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jr6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作文,学生害怕,教师头痛。教师指导得有板有眼,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语言车载船装,但学生作文依然是假话连篇,更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看到这些习作,仿佛面对着一潭死水,怎么也透视不到学生那朝气蓬勃的影子。我认为这是传统习作教学远离学生生活,禁锢了学生个性,忽视习作教学中人文的必然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十多年来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消除学生“怕作文”的心理障碍。
  怕作文是学生的一个通病。所以,我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消除他们心中的“怕”字。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写自己说的话,是把我们想要所说的话写清楚,写明白就行。这样学生就有轻松感,视作文为易事。
  二、模仿与创新。
  我们都知道,“模仿”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习字要临帖,画画要临摹,作文也要从模仿开始。模仿什么呢?最主要的就是模仿课文。一位同學要写植物,怎样才能写得好呢?课本里就有叶圣陶先生所写的《爬山虎的脚》,写得细致入微,让人惊叹不已。找出这篇文章,仔细揣摩,再仔细琢磨,不愁写不出一篇好文章。
  当然,模仿只是一种手段,一种学习过程。模仿使我们能逐步懂得写作的基本规律,熟练了,便能“仿中有创新”。一味地死记一些优秀的文章,这样只会让学生做个被动学习的“木偶”。作家陈本昌在《我的老师关鸿》这篇文章中,写到自己和同学去观察云的日记,写的都是白云由棉花变成蘑菇,从羊群变成老翁。后被关老师教育:“日记要写自己的眼看到的,自己的心想到的,两个人永远写不出同样的日记!”他从此懂得了一个道理,作文要写出自己亲眼观察和亲身体会到的东西,这就不会和人家一样了,抄袭和太多的模仿,都不能说是作文。正确的模仿,不会影响你的创造性,因为一切创造活动都是从模仿开始的,模仿,能使你在初学作文阶段增加成功的体验,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和志趣。
  三、开设说话课以说话促写,提高学生书面表达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时可以看到,有些学生虽然说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但习作时却无话可写、无从下笔。这是因为“说”在实际生活中实践较多,而“写”的锻炼却较少,没有实践,怎能灵活运用呢?因此习作训练时,可以强调学生先说后写,即在习作时,让学生整理思路后把要写的内容先说出来再写。为此,我们在二年级每周开设一节说话课(即口头作文课),除了对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表达、续编改编故事、讲述复述故事等口头语言能力的训练外,还让学生讲从广播、电视、报刊、网络上听来、看来的大事趣事和身边的好人好事,有时结合习作教学进行复述或续编课文。学生说过后,我鼓励他们写下来,怎么说就怎么写,以降低习作的难度。这样学生写起来就比较容易了。
  开设说话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说话课,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最终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如,有一次说话课内容是看图讲故事:书上给出了四幅插图,我首先指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弄清图意,每幅图先用简短的话概括图意。其次,让学生把这几幅图的内容连起来用自己的话说一遍。然后再让学生观察图画,确定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人物都有谁,他们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把这些内容充实之后,我再鼓励学生把这个故事讲一遍。由于做好了铺垫,学生把这个故事讲得绘声绘色。最后我让他们把这个故事写下来,学生很轻松地完成了任务。由于有口头作文做先导,把这些说的内容写下来就显得简单多了,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
  四、拓展阅读,以阅读促写。
  我们都知道,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老舍先生曾经把阅读与写作比喻为“吸收与输出”的关系。没有大量的阅读,就没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写也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新课程标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要求很高,要求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因此我们老师必须要求学生要有大量的阅读,在阅读中积累知识与生活,在阅读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要求学生真正把心放到文章里,把自己当作作者,使自己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五、完善作文评改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作文后,老师应及时评改,给予肯定。每次习作讲评课,我都会开展优秀习作欣赏活动,创造条件让同学们走上台朗读自己的佳作。另外,在习作批改中,不管是“旁批”、“眉批”,还是“总批”,都以鼓励和引导为主。这样做,有利于提高他们写好作文的自信心。有些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一看到学生的作文内容简单、语句不通顺或有抄袭嫌疑,只是简单地在作文本上随意写一个“阅”字。这样做不但抺杀了他们对作文的兴趣,还增添了他们对作文的畏惧感,并导致学生不明就里,不知道自己作文优点有多少,问题何在,今后努力方向何在。所以,我们要用恰到好处、画龙点睛的评语激发他们的兴趣。
其他文献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关心的热门话题。根据本人的实践经验,可从制定教学方案、发挥学生主体性、加强学法指导和教学反馈几方面做起,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随着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课堂教学中,就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来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呢?这又是摆在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前的又一课题
【摘 要】本文论述了小学数学课“结束语”的六种形式,归纳总结语,设立悬念语,拓展延伸语,开明探究语,对比概括语,学科渗透语等,教学中往往是综合运用几种方式,使整个教学过程协调完美。  【关键词】小学数学 结束语 设计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作为教师往往在课堂教学的引入上挖空心思找切入点,希望起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但是一节课良好的结束语设计也同样重要,一个好的结束语,
【摘要】随着高效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行政管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日益增加,高校行政管理工作是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本文对教学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从规章制度、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技能等各个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词】教学;行政管理;探讨    长期以来,行政管理学科在我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的核心,其中教学思想管理是前提,教学质量管理是核心,教务管理工作的效
摘要: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的主要手段,研究和探讨我国大学工商管理课程对于高校课程改革及提高人才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分析了我国工商管理课程理念、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估等问题,并提出了借鉴依据和改革措施。  关键词:工商管理 课程 课程目标 课程内容 课程评估    一、我国工商管理本科教育的课程理念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知识掌握为导向的教育思想,学问中心课程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教育體系,其理
为了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我国也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中物理课程也相应进行了改革,新课改后的高中物理教材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呢?  1.高中新课改物理教材分类更加合理  改革后的教材分为选修课和必修课,选修和必修又分模块,每一模块设计者都有不同的编写理念和要求,适合于不同授课对象。考虑到了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特点,由易到难的认知过程,按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去编排教材,降低了物理学知识的难度
在广大农村初中,尽管英语教学已受到普遍重视,教学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尤其在“应试教育”的左右下,英语教学大多是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目标,重视学生成绩高低,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重视“教‘,而忽视”学“;重视现成结论的记忆,忽视学习过程;重视向学生灌输,忽视学生的主动参与;这些现象都无疑一有悖于语言教学规律,结果是教师把-门活生生的语言实践课,上成了枯燥乏味,毫无生机的呆板课。学生学
课改以来,很多教师能够自觉的调整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追求短时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倾向和问题,笔者就此做了一些调查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1、教材研读与处理能力不够,教学有效信息把握不准  对课程标准和语文学科知识体系缺少透彻的研究。对情感目标、能力目标、学科基本思想、学科基本方法把握不准,致使课堂教学目标意识不明、教材处理过全、重点难点不突出、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错位等。
人们常说:体育不行是废品,智育不行是次品,德育不行是危险品。这句话不一定科学,但充分表达出了德育的重要性。我们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育人,是培养学生的基础道德规范和基本素质,为他们日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基础,让他们在懵懂的花季中健康成长。  笔者在多年的体育教学中发现,有些学校只重视学生的学习与体质,把抓好升学率作为学校的唯一任务,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重視不够、研究不
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是语文教师本身所具有的独特的创造力和审美价值定向,在语文课堂教学领域中的结晶,是一个教师在长期课堂教学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教学经验”、“教学技能”、“教学技艺”发展的高级阶段和理想境界。  课堂调控,就教学语言而言,要根据学生听课的心理和启发讲解的需要来调控,做到快慢交替,急缓相间,断续得当,强弱有度,使学生思维时刻保持竞技状态,以取得听课的高效益。注意课堂“调控”,教学节奏分明,
声乐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一门规律极强的运用学科。长期以来,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广泛沿袭着“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这种“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其优点在于:有利于教师深入了解学生专业条件和现状,从而展开有针对性的教学,但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音乐师资阵容的不断扩大,使音乐教育市场的需求趋于稳定,高师的音乐教育开始面向基础音乐教师的培养,声乐教学原有的观念及在此观念影响下的旧的“一对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