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rry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与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教学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对历史教学不够重视,只要记住课本上的知识点,便可以在高考中取得较好的成绩。在当前教育形势下这种为高考而教学的教学方式应该彻底摒弃,代之以知识与能力并重,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我们要以学生的实际学情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思维,让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辩证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分析材料、活用教材的能力。现结合教学探索对高中历史教学浅谈如下几点。
  一、转变备课观,预约课堂精彩
  备课不是可有可无,也不是简单地照搬教材。对于整个教学来说备课是精彩教学的预设,里面包含着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部分教师认为备课没用,片面地认为凭着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完全就可以掌控课堂。这样的备课观忽视了学生的具体学情,是典型的带着教材走向学生。在新形势下我们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要贯彻因材施教原则,要尊重学生的具体学情,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实施有效备课。每届的学生,每班的学生,都有着独特的特点,存在明显的差异,如果忽视学生的实际情况,只会影响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而不利于学生素养与教学效果的提高。正所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备课是教师整个教学进程的预演,是教师授课的具体体现,我们要高度重视,要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具体学情出发,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进行设计。备课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点,要明确此节教学的重难点,明确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也就是要取得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他们对哪些内容感兴趣,如何为学生营造乐学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只有明确了这些,才能在备课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多种渠道地来收集信息,实现各种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以真正打造一个贴近学生实际情况,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
  二、树立新的教学观,打造高效课堂
  教学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也不是机械地照搬教材教案,而是一个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动态过程。我们要改变以往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要充分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探究性与合作性,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观,突出教师的主导性,变灌输式为启发式,使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生搬硬套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學习过程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主动构建者。具体有以下几点做法:
  1.实现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学手段的结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学手段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优势,这些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比拟的。但是现代教学手段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传统教学手段也有着现代教学手段所不能取得的优势。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某种教学手段的优势,而完全排斥其他的教学手段,而是要充分发挥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实现二者的完美结合。
  2.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要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鼓励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大胆质疑,勇于发言,要知道学生的标新立异与独树一帜会闪现出智慧的火花与创新的萌芽,我们要为学生创设更多主动探究与积极交流的机会,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提供平台,使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实现知识的被动接收者到知识的主动构建者的转变,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培养技能,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历史综合素养。
  三、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是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中我们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以下三点做法:
  1.积累材料,培养学生兴趣。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的学科,如果教学内容只局限于教材,很难激起学生对这些离现代生活较为久远的人与事的兴趣,因此历史教师要广泛涉猎,要不断地提高自身修养,既要“专”又要“博”。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有一桶水是远远不够的,教师所需要的是源源不动的水流。历史教师既要及时补充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历史知识,同时又要加强各学科间的联系,从而激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2.巧设情境,激发学生思考。历史大多是结论性知识,但我们的教学不能局限于传授这些知识,而是要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来激发学生思考,使学生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进学生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解决心中的困惑;创设活动情境,使学生置身于历史情境中,融入历史等等。这些都可以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
  3.结合实验,激活学生思维。历史是已经发生的,学生往往觉得学习历史没用,只是需要记住什么年代什么人发生了什么事,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将历史事件与时事热点相结合,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能够将历史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使学生真正读懂历史,真正地认清历史。
  总之,新的教育形势赋予了历史教学新的内容与新的目标,我们应认真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赋予历史教学新的含义,使历史教学更加符合新课标高考的要求,能够真正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能够全面的培养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
  (责编 张亚欣)
其他文献
幼师生健康人格的培养是一项综合施教的系统工程,是将特定的目标内容渗透到德、智、体、美、劳等教育活动中的一种融合性教育。此活动涵盖面非常广泛,途径也多种多样。作为教
文章概括地介绍了基于TRIZ理论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CAI)的形成、发展及软件的组成情况,以及基于TRIZ理论的创新能力培训平台的基本特点,并通过实例说明了CAI在机械产品创新设
AutoCAD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强大的功能,在工程制图领域拥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但是在绘制使用较多的具有投影关系的三视图时,没有专用的命令,也没有提出具体的绘制方法。文章主要研究了AutoCAD三视图绘制的应用技巧。
怎么样让新课程理念在语文课堂实践中发挥“传承汉语文明,感受经典魅力”的作用呢?主要途径有四个:加强朗读训练,引领学生感受汉语的语音魅力;加强国学教育,引领学生感受经典文化的
基于时间顺序的开关量控制是工业生产过程中一种常见的控制形式。文中提出了一种输出状态-时基周期控制算法。期望对于基于时间顺序的开关量控制问题的解决,具有普遍适用性。
高三复习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提高学生高考成绩的重要阶段。复习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知识,并能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与高一、高二的复习相比,高三的总复习更加全面,更加注重应用性,是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前提下,开展的综合性学习,偏向培养学生的地理能力,提高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并通过专题复习使学生能更加全面地构建知识网络,从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从事高中地理教学多年,多高三
心率是表明身体运动和机能的重要指标,文中设计了两极心电信号采集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分析两种时域、频域的分析方法比较心电信号,将结果通过离散小波变换后,恢复从心电图
随着2003年的日历翻向9月份,北方大部分地区对汽车的秋季换季保养也应该开始了。在本期内容中,我们将向广大车主介绍一下秋季水箱换季保养时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三分修,七分养,以养代修,养护重于维修'一直被视为与维修行业相抵触的观念,殊不知这个道理如同人的身体一样,首先要注重保养,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保持良好的状态。
诗歌文化记载着华夏民族的心灵历程,诗歌教学需立足于中华文化的特点,在意象的解读中品味漫漫长河中的文化意蕴和民族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