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齐配强师资 更好落实体育美育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tinyjack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五场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十三五”期间,学校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成效显著,美育教师人数由2015年的59.9万人增加到2019年的74.8万人,体育教师由50.2万人增加到59.5万人。师资队伍规模的扩大有力保障了义务教育阶段体育、美育工作的开展。
  “十三五”期间,体育、美育工作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效,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2020年是“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就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体育、美育工作进行了系统设计和全面部署,使体育、美育的地位和价值得到了进一步明确,也为“十四五”期间做好体育、美育工作提供了政策支撑。
  虽然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在“十三五”期间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不可否认,当前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有的教师素质能力难以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要,体育、美育教师城乡结構分布不尽合理,乡村教师特别是乡村体育、美育教师职业吸引力不足,地位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十四五”规划里,明确要求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而这必然离不开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如果要实现体育、美育的高质量发展,体育、美育教师的人数和质量就一定要提升,特别要为乡村义务教育阶段配齐配强体育、美育教师。
  在乡村义务教育阶段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首要任务是配齐。当前,乡村体育、美育教师不足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在个别乡村学校,由于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学校只能采取包班制,即一位教师负责一个班所有的教学任务。可以说,教师数量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乡村学校体育、美育工作的开展。同时,有了数量保障后,下一步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提高体育、美育教师的质量,即达成配强的目标,从而更好满足乡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推动整个教育体系的均衡发展。对此,一方面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通过培训提升体育、美育教师水平。“十三五”期间,对农村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或者经济欠发达地区专门培训了10万名体育教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在“十四五”期间,要进一步发挥“国培计划”“省培计划”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帮助乡村教师做好音体美的教育教学活动,提升优质体育、美育教育资源在乡村的覆盖率。
  此外,在推动乡村学校配齐配强体育、美育教师进程中,要完善对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评价体系,推动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引导教育行政部门更加重视体育、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破除只重视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教师队伍建设的功利性做法。通过教育评价的引导,在全社会形成尊重体育教师、尊重美育教师的良好氛围。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2020年12月22日第二版;作者:杨   程)
  责任编辑 何 欢
  (投稿邮箱:903372829@qq.com)
其他文献
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不断推进,思政课程被赋予了全新的育人价值和重大使命,它成为推促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养、完善人格的重要阵地。  一、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推进思政课程的新内涵  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构建“大众化、应用型”人才体系过程中出现的新型高校,与传统学术型高校“重学科、强专业
期刊
生命是宝贵的,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丰富多彩和其中蕴藏的深刻内涵,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理应担负起这一使命,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  语文课程中的生命主题教育。既然语文课是最富有人文性的课程,那么,在教育和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其启蒙、启发和引导的功效。教师完全可以把语文课题化、生活化和趣味化。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以将这种主题性的习作分为两类,一类
期刊
“语言即语篇”的语言观下,一方面突出了语篇能力培养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却以概念的形式架空了语篇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以字词句为核心的要素教学也被冠以语篇教学之名。以此为导向,不仅学生的写作思维日益碎片化,在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忽视文体,而且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评价标准模糊、评价分歧较大的问题。  一、英语写作评价的逻辑冲突  2019年11月5日,我校初二年级参加了太原市统一的阶段
期刊
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加快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充分利用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一重大机遇,提高校园冰雪运动普及水平,培养学生冰雪运动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0年12月28日,大同市中小学冰雪运动教学观摩推进会在北师大大同附中成功举行。  活动现场,轮滑训练队队员跟着欢快的歌曲节奏和整齐的鼓点表演轮滑花样过桩,专业教练在滑冰场上进行了滑冰表
期刊
平遥县汇济小学是县教科局直属小学,始建于1998年,于2016年8月迁入新址,现有教学班60余个,在校学生3000余名,专任教师143人。学校班班配备多媒体,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各种功能室、专用教室齐全,建有200米标准塑胶操场,是一所环境幽雅、设施先进、师资雄厚、管理规范、质量一流的标准化学校。近年来,学校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以“幸福教育”为标识文化的发展之路。  一、文化统领,创建“惠
期刊
三尺讲台存日月,一支粉笔写春秋。大同市第二高级职业中学校的青年教师王智,怀揣一颗赤诚之心,像一位辛勤的园丁在职教百花园中默默耕耘。传道、授业、解惑是王智对教师职业的注解,“为师者要无愧于心”是他始终恪守的信念。平日里,王智以一颗平常心潜心钻研教学;课堂上,他又如缕缕和煦的春风,拂过学生的心田。  坚定信念 扎根职教  2004年,王智于山西师范大学计算机系毕业,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来到大同市第二高
期刊
探究课影响下的孩子  王玉娟  2017年9月份开学,一年级的孩子们开始尝试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融合探究,也就是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展开学习和研究,最终自己解决问题。这样的学习方式将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我们欣喜地发现,这些“小豆芽们”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首先,孩子们思维特别灵动,做的东西特别富有创造性。比如,在探究完“时间”后,孩子们自己动手做钟表,做出来的钟表各式各样
期刊
2017年7月至今,山西通宝育杰学校小学部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实施了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批准立项的规划实验课题“小学低段IBC融合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研究”。陪伴学生经历了通宝育杰学校小学部这种融合式新型学习之后,家长们在给老师的反馈信中这样写道:“这就是许多真正爱孩子、希望孩子全面发展、也懂得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家长所希冀的。我想借用这样一句话来描述融合课程:一物串起的世界。一个融合课题之后,不仅将分散的
期刊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篇》以寥寥数语,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和谐温馨、其乐融融的教育图景。如今,在严酷的教育竞争面前,在巨大的升学压力面前,书山题海充斥着校园,让无数学生苦不堪言。然而近期的一次采访,记者发现,这样和谐温馨、其乐融融的教育情境就真实地发生在山西通宝育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  如何让课堂多姿多彩,如何让学生学以致用?山西通宝育杰
期刊
良法善治重在有效实施。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有法可依固然可喜,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公正执法更为重要。近年来,沁县师范附属小学建立了由学校党政部门牵头、各班级密切配合的学习宣传机制,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最大程度地提高学生及家长对法治的知晓率,努力使他们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通过近几年的系列普法活动,学生们接受了深刻的法治教育,了解了更多的法律知识,增强了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