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遥县汇济小学: 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幸福绽放

来源 :山西教育·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be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遥县汇济小学是县教科局直属小学,始建于1998年,于2016年8月迁入新址,现有教学班60余个,在校学生3000余名,专任教师143人。学校班班配备多媒体,教育教学设施完备,各种功能室、专用教室齐全,建有200米标准塑胶操场,是一所环境幽雅、设施先进、师资雄厚、管理规范、质量一流的标准化学校。近年来,学校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学校发展实际的以“幸福教育”为标识文化的发展之路。
  一、文化统领,创建“惠爱校园”
  学校以文化为统领,通过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动态文化来提升学校气质,使学校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无限的创造力。
  1.精神文化统领,树立汇济自信。我们确立了汇济小学精神文化体系,以“让每一朵生命之花幸福绽放”为办学宗旨,以“汇德砺能·济于幸福”为办学理念,以“博古今而以越”为校训,以“五年办成全省一流的幸福教育特色校,育有中华文化根脉的当代幸福少年”为目标来引领学校发展,树立全校师生自信心。
  2.物质文化浸润,形成汇济气质。为使环境成为隐性育人课程,使学校处处洋溢尊重、和谐、自信的景象,学校将四座教学楼命名为“慧美”“惠爱”“会行”“福源”,意蕴幸福教育“汇德砺能、兼济天下”;在四个门厅分别展示办学宗旨、办学理念、校风、教风和学风,立体彰显了学校核心文化的主题。在教室、展室和阶梯教室设计了“三级两态”(班级、年级、校级,静态、动态)展示平台,明确了“大声、大胆、大方、大气”的课堂文化;在楼道设置行为习惯养成的格言、警句,打造墙体文化;在楼梯两侧设计“生命、生活、生存”主题教育板块,让每一位师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关心自己和家人。
  3.动态文化陶冶,养成汇济特质。开发铃声文化,形成一种秩序;精心组织实施“经典诵读”和“写字立人”微课程,形成一种习惯;打造“幸福大课间”“歌声嘹亮百步行”和“创新升旗仪式”三大特色微课,形成一个阵容;践行“两排三行”和“校园文明礼仪”规则,形成一种礼仪;精选18首励志的、提振信心的歌曲作为汇济必唱歌曲,形成一个正能量气场。通过不断深化“五个一”训练,汇小学生形成了“自信、快乐、幸福”的品质。
  二、多元评价,落实“集粹管理”
  我们以“惠点滴、集精粹”的管理理念,让师生站在校园的正中央,感受一点一滴的精致,形成了多元评价的管理格局。具体包括“两纵一横”学校管理模式,“团队研究、注重学习”教师成长模式,“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学生自主体验模式,“三级两态展示”激励模式,“发现、培育、展示、自信、幸福”育人模式,举全校之力,做好优质服务,成就君子淑女之气。
  三、弘扬优势,培养慧美教师
  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用“四慧十善”教师标准引领教师自主成长,开辟出慧美教师的三大成长途径,让慧美教师在“慧育才、激潜能”的过程中成为学生茁壮成长的最好呵护者和滋养者。
  1.温馨关怀润心灵。学校创设舒适环境,传递温情关爱,开展多样活动来滋润教师心灵,做到每个孕病有床位,每种个性有理解,每个教师有器材,每个员工有杂志,每个元旦有联欢,每个年级有小床,每个妈妈有福利。
  2.“六大平臺”炼素质。学校搭建了“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校本课程建设大赛”“班主任实务大赛”及“慧美教师”评选活动、“特殊贡献奖”颁奖活动、“教师才艺大赛”等一系列引领教师主动成长的平台,采用“团队研究、注重学习”的教师成长模式和“一人获奖,团队共享”“一次研究,全队提高”评价模式,让每位老师多一分自信。
  3.多学多研助成长。一是以学科教研组为阵地,实施“三格培养”和“青蓝工程”;二是以“牵手名师、聚焦课堂”和“山西省名师在线工作室”为摇篮,定期请进名师或与名师网上互动,并利用专家名师信息和县市培训名额,外派教师学习,为教师成长指方向、引路子;三是以校本研修为依托,探索实践切片教研等研究模式,促进教师专业素养的快速提升;四是以教师档案袋建设为抓手,如实记录教师成长痕迹,让教师感受成长、进步的幸福。
  四、张扬个性,构建积微课程
  学校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灵魂,以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总目标,以学生核心素养校本解读“三会九好”为具体目标,构建出适合我校的积微课程体系——基础课程、拓展课程和特色课程。
  1.基础课程打底色。学校出台了《汇济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及评价标准》,并通过“日日检查,周周反馈”的举措来督导管理,利用教学群天天展示教师的“备、讲、批、辅”教学常规特色,以达到“资源共享”,扎实推进基础课程改革。
  2.拓展课程提精神。学校打造“幸福大课间”“歌声嘹亮百步行”和“创新升旗仪式”“经典诵读”“写字立人”特色微课,让学生博古通今,形成诵经典、写汉字、勤整理等好习惯。
  3.特色课程树自信。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校内活动课程化,自主选择最大化”的思路,构建了汇小特色课程——幸福社团课程。课程分为“科学”“艺术”“人文”“健康”四大板块,共有66个社团。学校拥有专业的师资队伍,采取合作办学、外聘专业人士、选拔本土教师三项举措,确保每项课程都配备最合适、最专业的教师。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让每个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自主选择课程,学校予以优化、组合,力求满足每个孩子的心愿。学校利用比赛、演出、汇报展示等各种机会,采用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本领。
  五、知行合一,培育会行学生
  “会言行、积跬步”是幸福教育特色办学下汇济学子的烙印。会行学生的培养是全校员工目标明确、做法明确的全方位育人工程。我们确立了会行少年四条培养途径,已达到“三会九好”会行少年成长目标。
  1.积微课程培养会行少年。学校通过基础课程的扎实推进为学生打好幸福成长所需的知识、技能、方法、价值观等基础;通过拓展课程让学生形成好习惯,养好精气神;通过特色课程的开设让学生亲自参与、亲身体验,在游、演、做中感悟、提质,打上君子之才、君子之气的汇济烙印;通过活动课程(每日一操、一读、一育、一唱、一写、一走、一站、一整、一跳、一劳、一讲),让学生在体验中发展核心素养,共享成长快乐。   2.习惯养成培养会行少年。一是积极推行“我成长、我快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让评价引领学生行为;二是为会行少年画像;三是以学校的习惯规范为重点内容,日习日进,常习常新,养成良好习惯,塑造高尚人格。
  3.班级建设培养会行少年。一是在班级环境文化的营造和班级制度文化建设中,实施“人人有事干、事事有人管”的承包制自主管理模式,将班级所承包范围内的一事一物都责任到人;二是以课本剧、礼仪剧为形式形成“班班有表演、人人有角色”的表演文化,让孩子们在参与中乐学、合作、交流,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团队意识。
  4.三级两态展示培养会行少年。通过课程,发现和培育学生兴趣,搭建平台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特长,在参与展示过程中锻炼心理和技能,成就越自信越成功、越成功越自信的幸福人生状态。
  六、注重素养,构筑“激趣课堂”
  “激趣课堂”的核心理念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激趣课堂”充分体现“发现—培育—展示—自信—幸福”的育人模式,让学生敢于大声、大胆、大方、大气地展示自己,建构新型师生关系,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注重人人参与的过程,激发学生的灵气,张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发展。
  其中,让师生深度参与是核心;教师提真问题,学生真提问题是关键;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成长是目的;指向核心素养的评价是保障。“334”激趣课堂教学模式是指“三环节、三策略、四评价”。“三环节”是指激趣课堂教学分为“激趣—参与—会学”三个环节。“三策略”是指激趣课堂把“发现”“培育”“展示”作为激趣课堂教学的三项策略。“四评价”是指激趣课堂把“大声、大胆、大方、大气”作为激趣课堂评价的四项指标。激趣课堂让课堂成为师生双方共同焕发生命活力的场所,使学习过程成为一种享受幸福的过程。
  “幸福教育”特色文化唤醒了汇济师生的自信与自觉,汇济小学正慢慢收获一个个拔节成长的“幸福教育故事”。学校教师在各级各类课堂、课程、课改活动中获得国家、省、市、县多个奖项。多名教师被评为省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和教学能手等。会行少年在汉字听写、国学、体育、艺术、朗诵、书法、英语口语等各专项比赛中斩获佳绩。
  建设标准而有独特文化的特色学校,是管理理念更新的外显,是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内驱,也是教育事業蓬勃发展的必由之路。“幸福教育”特色文化的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汇济小学的全体师生将一直在这条路上努力前行。
  (作者系平遥县城区古陶一中校长)
  责任编辑 郭维易
  (投稿邮箱:564068256@qq.com)
其他文献
每一朵鲜花都有盛开的理由。对于生命教育,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仅靠任何一方的努力,都难以达到预期效果。要让生命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必须在生命的全过程都贯穿珍惜生命的教育,让生命教育成为全民的必修课。  父母永远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我们现行的教育体制中,要实现生命教育效能的最大化,必须动员家庭的力量,学校要把生命教育的责任和意识第一时间渗透给家长,形成学校和家长共同教育的模式,让生命教育成为每一
期刊
孝义市崇文街小学始建于1969年,在崇文教育人的励精图治、砥砺奋斗下,办学之路满路芬芳,教育教学成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在近年来的办学实践中,学校逐渐发现了家庭教育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家长忙于事业,将孩子的教育责任让位于“隔代人”;有的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与孩子缺乏沟通;有的望子成龙,将自身成长的遗憾寄托在孩子身上,急功近利。杜威说:“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分离是教育最大的浪费。”家
期刊
2020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之年,但这并不意味着脱贫工作的结束,教育脱贫在过去、现在乃至今后仍将备受瞩目。在教育脱贫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扎根在教育最薄弱的乡镇、农村甚至山区学校和教学点,为教育脱贫、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奉献着自己的青春。——他们就是特岗教师。来自运城市绛县的谷婷婷就是其中的一员。2010年7月,谷婷婷从晋中学院毕业后参加了特岗教师考试,顺利进入了汾西县勍香九年一贯制
期刊
晋城市召开义务教育阶段试题命制大赛总结会议  为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对育人的促进作用,发挥考试评价对教学的导向作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试卷(题)命制能力,2020年12月23日,晋城市教科研中心召开了义务教育阶段试题命制大赛总结表彰会议。  会议围绕国家政策阐述推动考试评价和加强命题工作的重要性,从日常教学调研层面指明增强试卷(题)命制能力对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性,并对试题命制大赛的获
期刊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回应新时代广大家长的现实需求,切实解决中小学生“放学早、接送难、无人管”的问题,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80号)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的总体要求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務工作的指导意见》(教基一厅〔2017〕2号)、《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教基〔2
期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国际日”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网消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11月的首个星期四为“反对校园暴力和欺凌国际日”,并强调任何形式的校园暴力行为都是对青少年受教育权利和健康生活的侵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呼吁各方共同采取措施、加强合作,反对和消除校园暴力、欺凌、网络暴力等行为。  确立该国际日的建议由法国、墨西哥和摩洛哥共同提出,并由193个成
期刊
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途径。近年来,随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不断推进,思政课程被赋予了全新的育人价值和重大使命,它成为推促大学生树立崇高理想信念、提升道德修养、完善人格的重要阵地。  一、新时代应用型高校推进思政课程的新内涵  应用型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构建“大众化、应用型”人才体系过程中出现的新型高校,与传统学术型高校“重学科、强专业
期刊
生命是宝贵的,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让孩子感受到生命的丰富多彩和其中蕴藏的深刻内涵,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理应担负起这一使命,将生命教育融入学科教学中。  语文课程中的生命主题教育。既然语文课是最富有人文性的课程,那么,在教育和引导学生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的过程中,就要充分发挥其启蒙、启发和引导的功效。教师完全可以把语文课题化、生活化和趣味化。笔者认为,语文教师可以将这种主题性的习作分为两类,一类
期刊
“语言即语篇”的语言观下,一方面突出了语篇能力培养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却以概念的形式架空了语篇教学,在具体的教学中,以字词句为核心的要素教学也被冠以语篇教学之名。以此为导向,不仅学生的写作思维日益碎片化,在学习积累的过程中忽视文体,而且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评价标准模糊、评价分歧较大的问题。  一、英语写作评价的逻辑冲突  2019年11月5日,我校初二年级参加了太原市统一的阶段
期刊
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重要指示,加快推进冰雪运动进校园,充分利用举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这一重大机遇,提高校园冰雪运动普及水平,培养学生冰雪运动兴趣爱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2020年12月28日,大同市中小学冰雪运动教学观摩推进会在北师大大同附中成功举行。  活动现场,轮滑训练队队员跟着欢快的歌曲节奏和整齐的鼓点表演轮滑花样过桩,专业教练在滑冰场上进行了滑冰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