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提高物理课堂探究活动的效率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255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日常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通常会遇到来自两方面的障碍,要跨越障碍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会“利用学生”,抓好学习小组建设改进课堂教法与学法,才能让物理课堂探究活动取得更高效率。
  [关键词]课改;物理课堂探究;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随着课改的深入,探究式学习的理念也越来越深入人心,不少一线教师正在探索与实践着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我们在各种公开课中能看到很多优秀的课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但是要真正实施好探究式的学习、达到好的学习效果不只是某一节课的问题,而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要贯穿于日常教学的每一节课中。
  在日常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活动,通常会遇到来自两方面的障碍:一是班级人数较多,学生能力差异大,容易出现一活动就乱,学习效果差。二是教学时间有限,一节课下来完不成探究任务,探究过程总显得匆匆忙忙,常常留下“夹生饭”。不少教师对课堂开展探究活动产生畏难情绪,平时上课宁愿自己一手包办,回到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最多上公开课的时候表演一次探究实验。要跨越上述障碍还必须从探究课堂的核心——以学生为中心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会“利用学生”,抓好学习小组建设和改进我们的课堂教法与学法,才能让我们的探究活动更高效。
  一、学习小组的建设
  第一,选好物理学习小组长是前提
  物理学习小组长首要条件是有工作热情,愿意去帮助其他同学;其次要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学习小组长同样也是实验小组长,在课堂探究实验及课外的小实验中担任组织管理工作。学生在刚接触物理时通常学习热情高涨,趁此机会可让学生主动自荐担任物理学习小组长。学生自荐要比教师安排要好。通常,会想当小组长的学生都是对物理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并有一定的工作热情。
  小组组员的可以学生自愿组合与教师安排相结合,教师要多了解学生能力上的差异,尽量做到强弱搭配。分小组学习的最大特点是尊重学生的差异,缩小差距,以强带弱。学习好的学生不仅要自己学会还要会说,让别人也学会这才是真正的学习好。
  第二,建立小组合作学习的制度是关键
  组长负责组员的预习检查,实验的分工,课堂实验纪律监督,实验仪器的领取和维护。一般实验小组以三人为宜,这样做实验时可以合理地分工:一人操作实验,一人记录数据,一人监督实验过程是否出错。不会出现有闲人游离于实验之外。一旦分组完成,就不宜經常换动而应该保持相对稳定。这样组员之间通过长期的合作可以产生很好的默契,同样也方便教师管理。
  在各小组之间引入激励机制、评分制度。让小组与小组之间比比看,谁做得最认真、最好,尤其是课外实验,小制作要鼓励创新,给优秀小组一定的奖励,让学生更有积极性。
  二、课堂教法与学法的改进
  首先,将课堂探究实验与课外实验相结合。
  课堂应该是学生集中学习的时间,要多留出时间展示学生的探究成果,集中讨论,所以有些探究实验活动可以安排在课外。对教材中的探究问题进行必要的整合,将每一章相关的几节内容进行合并成一个探究单元,找出探究核心问题。再围绕核心问题分成几个探究子问题。分清哪些问题可以课外探究,哪些问题需要课堂探究。课外探究实验结果要在课堂内进行展示。
  例如,在沪粤版八年级物理教材中,可以将第一章第二节“测量长度和时间”和第三节“长度和时间测量方法的应用”合并成一个探究单元,把本章所涉及的测量工具使用以及特殊的测量方法等测量知识整合到几个测量任务中。任务一:测量学校跑道内圈的长度;任务二:测量一张纸的厚度;任务三:测量地图上铁路线的长度;任务四:测量脉搏跳动60次所用的时间。这些任务可以布置各探究小组课外完成,课堂上集中展示,学生之间互评,实验方案的合理性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千万不要小看了学生,在学物理之前很多学生已经知道不少测量的知识,所以解决上述问题完全可以胜任。并且,在交流中可以取长补短,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测量任务,展示起来特别带劲,特别有成就感,大大激发了探究的兴趣,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提升了解决问题的信心。
  再如,第三章光和眼睛中的有关凸透镜的三节内容可整合为一个探究主题“我来发明照相机”。仍然用三个课时去逐步探究。课时一:让各小组从探究近视眼镜片,远视眼镜片的特点和对光的不同作用引入凸透镜、凹透镜特点的研究,提前布置实验设计、器材由学生自备,课堂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课时二:课堂分组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课时三:完成小制作照相机,由学生课外完成,课堂展示,查资料了解显微镜,望远镜原理。
  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实验中,能让学生做的老师绝不能代劳。要让学生有机会犯错,犯错误往往是最好的学习契机。有的老师为了节约时间,让学生少走弯路,就把实验亲自演示给学生看,再让学生去模仿操作,纵使老师不停的说教强调要注意的实验操作的重点,学生在实际实验操作中依旧会犯错。其实,在确保人身的安全和仪器不损坏前提下,完全可以让学生去尝试,让学生自主体验,此时教师可以改变一下自己的角色,做好服务员,甚至是观众。学生在经历错误中探究,犯错后再纠正其学习的效果比教师的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例如,在学习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不必先告诉学生要注意什么,完全可以让一个学生先上讲台操作实验,让其他同学去监督发现他是否犯错,这时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他身上,学生七嘴八舌,有人说,“要先甩一下温度计再测量”,马上就有人提出“不对,体温计才要甩”;读数时学生看不清刻度不自觉拿出来读,结果立刻被指出是错误的。全班学生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学生立刻就能体会到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该注意什么。
  同样在学习用托盘天平测质量时,在了解天平的原理、量程以及分度值以后,再让学生阅读使用说明书,立刻就让一位学生上讲台操作测量一支笔的质量。结果不用我提醒,全班学生都在提醒他要做什么,这时教师在旁做解说员,把他做的每一步告诉学生。尤其放砝码时,学生考虑到笔比较轻都会选择先放最小的5g砝码,结果无法撼动物体,接着加了个10g的。发现过了,这时相当热闹了。有人说撤掉10g的,再拨游码;有人说撤掉5g的看看10g的有没有超重,其实学生已经发现了放砝码也有顺序的问题,很快体会到应该怎样放才能更快地得出正确的结果。
  再次,利用学习小组间的合作探究节约探究时间。
  学生分组实验时中除了组员之间的合作交流外,组与组之间也应该有合作探究。如果是有多个探究任务的实验,或者需要用控制变量法的实验,可以让不同小组控制不同变量,将各组得出的数据集中,再经过对照、交流、讨论去发现规律。这样不仅可以节约探究时间、提高实验效率,还有利于规律的总结。如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提供给两种焦距的透镜分别给不同的组,实验结论会发现成像规律不仅跟物距有关还跟焦距有关。
  探究式教学是否成功是关系课改成功与否的关键。教学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探究能力的提升也只能是在探究实践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和提高。只要我们相信学生,给学生多一点机会动手动脑参与探究,多一点机会去展示自己,当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探究的主人时,学生的探究的思维、意志品质一定可以得到很大的提升。而我们的课堂探究活动所遇到的问题也会随着学生探究能力的提高迎刃而解。
  责任编辑 唐 河
其他文献
[摘 要]“学案导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是适应当下新课改的要求发展起来的一种教学模式。教师应根据学案导学模式的特征与作用,结合初中生物学科的特征,探讨初中生物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案;模式  “学案导学”是指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的指导作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作为主体,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使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发挥最佳效益,达到最好的效
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传统教育观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学生提供更为主动的发展空间,做学生发展的“服务者”,做与学生共同探究的合作者。要
[摘 要]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可起到微妙的作用:形象直观,线段图巧化变量利解题;条理清楚,线段图速析条件好判断;开思启智,线段图发散思维促提高。  [关键词]线段图;应用题;小学数学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线段画可帮助低年级、高年级的同学轻松、愉快地学会简单、复杂的应用题,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形象直观,线段图巧化变量利解题
[摘 要]培养和发展小学生数学思维,可以采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的一系列活动加以训练:通过“阅数学”实现数学思维的信息互动,通过“历数学”训练数学思维的成形发展,通过“弄数学”训练数学思维的意识积淀。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设置训练活动,能让学生数学思维走向扎实和生动。  [关键词]数学思维;阅数学;历数学;弄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
本研究旨在探讨FcγR基因多态性与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疾病易感性、严重程度及疗效之间的关系。通过PCR扩增和DNA测序检测44例ITP患者及97例健康对照者的FcγRⅡA、Fc
[摘 要]物理教学中图感的建立和培养是《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是发展抽象思维和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要。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物理图感的培养,把物理图感的培养体现在日常物理教学过程中去。  [关键词]物理教学;图感;实践能力  [作者简介]李海锋(1979- ),男,江西乐平人,乐平市第七中学,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中
[摘 要]数学学习方法指导是一个由非智力因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组成的动力系统、控制系统、反馈系统的整体,对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忽视,都会直接影响学法指导整体功能的发挥。学习方法的指导除了要培养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机外,还应在预习、倾听、思维、复习和练习、记忆、观察等方面加以指导。  [关键词]数学;学习方法;思维;策略   数学教师的任务不仅是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更重要的
[摘要]在现行的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符合新课程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指导下,英语教师要更新观念,关注学生的发展;转变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合作者;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合理整合教材;加强教师间的合作。  [关键词]新课改;新英语教师; 评价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激发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 要] 在评价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教师要力求使用不同的评价形式、方法、技巧,构建不同的评价机制;真正发挥作业评价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作业评价;方法多样化;形式多元化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教师可以通过作业评价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检查教学效果、实现师生之间知识和情感的交流。在教学实践中作业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
课堂的导入是进入课堂教学的重要步骤,它既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教师激发学生对新课的求知欲的关键阶段.成功的课堂导入可以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学习热情,有效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