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灌丛群落结构特征随海拔梯度和经度的变化

来源 :生态环境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211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连山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安全屏障和水源涵养区,灌丛群落在水源涵养和安全屏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探究祁连山灌丛群落结构随海拔和经度的变化规律,选取了甘肃省永登县奖俊埠林场(祁连山东段)、甘肃省古浪县夏玛林场(祁连山中东段)、甘肃省民乐县海潮坝森林公园(祁连山中段),分析灌丛群落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物种重要值、地上生物量和盖度在海拔2700—3100 m的变化.结果发现,(1)随着海拔的升高,银露梅(Potentilla glabra)的优势度逐渐下降,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的优势度增加,高山绣线菊(Spiraea alpina)和山生柳(Salix oritrepha)在3个海拔梯度的优势度变化不显著.(2)随着海拔的升高,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地上生物量和盖度递增,且各海拔之间差异显著.(3)随着经度的增加(自西向东),地上生物量和盖度呈递增趋势,而Pielou均匀度呈递减趋势;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在海拔2700 m呈递减趋势,在海拔2900 m和3100 m呈递增趋势.(4)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海拔高度、地上生物量、盖度、Pielou均匀度都存在显著相关性.以上结果表明海拔梯度和经度对灌丛群落结构直接或间接产生影响.该研究将为祁连山区灌丛的保护与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结合晋城文化艺术中心项目,针对其建筑玻璃幕墙为外倾阶梯式悬挑结构,外幕墙与地平面夹角为79°,造型特殊,结构复杂,施工难度大,采用传统幕墙安装工艺(配重吊篮法或者搭设通高脚手架作业法)无法施作等特点,通过技术攻关并经现场实践,形成了外倾阶梯式悬挑玻璃幕墙施工技术,结果表明:采用了 BIM+三维扫描进行结构尺寸复核及深化设计辅助定位,确保了玻璃安装精度;利用研制的外倾斜幕墙龙骨与主体抗风钢桁架连接的抱箍结构,解决了在管桁架外接幕墙龙骨结构安全的问题,且安装简便;利用研制的无支架无配重悬挂吊篮装置,解决了幕墙
栎类是中国第一大树种,固碳潜力巨大.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丹清河实验林场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天然次生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目标树经营(经营强度45%、40%、70%)、综合抚育经营(经营强度45%、40%)、无干扰经营对林分碳储量及其分布的影响,为评估蒙古栎天然次生林的碳汇潜力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经过17年的经营实践,无干扰模式下蒙古栎天然次生林林分碳储量(279.01 t·hm?2)显著(P目标树经营(17.44 t·hm?2).(4)灌木层碳储量在综合抚育经营下显著大于目标
基于半无限饱和土初值解,首次考虑了多种施工因素和先行、后行盾构位置及施工间隔不同对后行隧道土体二次扰动的影响,修正了现有饱和土双线盾构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计算公式,建立了先行、后行盾构任意空间位置动态施工的修正力学模型,并结合典型的伦敦饱和黏土工程案例进行验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修正后的土体变形解和Mindlin解、丁智解相比,其结果与实测曲线更接近,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盾构掘进过程中纵向、横向地表变形的特点.当双线隧道平行布置时,由于先行隧道的影响,后行隧道土体的滞后效应相对减弱,但先行、后行隧道的影响范围
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是项目成本控制的核心,也是整个工程建设期间费用支出最多的阶段.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实际,建立了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熵权法计算出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通过权重组合使得项目风险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基于云理论,构建了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风险评价云模型,建立了标准云图;并以某项目为例,对该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风险进行评价,最终确定该项目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处于中等风险水平.本文的AHP-云模型评价方法为施工单位施工阶段成本控制风
横跨涪江的重庆潼南区东升大桥建设项目主桥(即东升大桥)采用(59+258+59)m中承式系杆拱桥,桥位河段具有山区性河流地形地貌特点,汛期水位具有“增长快、回落快”的显著特点.P3#主墩距河岸约50 m,承台穿过浅细砂层,埋入倾斜较厚卵石层;钻孔桩直径2500 mm、嵌入中风化泥岩.经技术优化,采用型钢作为桥面系承重结构设计的漫水作业平台、旋挖钻机施钻大直径桩基、双壁钢混组合漫水吊箱作为承台防水围堰结构等方案进行该墩深水基础施工,为内河同类环境桥梁深水基础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高铁隧道内部接触网上部结构安装普遍存在低效,高风险等问题,针对高铁隧道内接触网上部结构件的自动化安装需求,开发了一套接触网上部结构智能化安装设备.介绍了接触网上部结构智能化安装设备的整体结构组成、安装工艺流程及设备主要参数,并详细阐述了多关节机械手、三维视觉模块、自动操作平台、全站仪和自动安装垫片螺母等模块关键技术及创新点.该设备主要应用于高铁隧道内接触网上部结构吊柱的自动安装及斜率检测,在确保施工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基础上,提高了吊柱安装效率和舒适性.
我国利用钻爆法修建了世界上数量最多、总里程最长的隧道,梳理钻爆法技术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对形成适用于我国国情的隧道建造技术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回顾了钻爆法基本理论和方法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新奥法、新意法及挪威法的核心理念,系统总结了我国山岭隧道主要设计、施工方法.按照隧道施工作业工序分析了近十年钻爆法的关键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以及我国隧道钻爆法施工机械化装备的技术概况.总结了我国山岭隧道钻爆法发展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结合清华珠三角研究院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基地项目两塔楼间的高空大跨钢结构连廊的施工,针对施工场地狭小、钢结构连廊自重与几何尺寸较大、安装施工难度大的特点,分析了钢结构连廊深化设计、安装、提升的重难点及采取的深化设计措施;阐述了钢结构连廊的安装流程、整体提升工艺以及安装、提升关键技术.实践表明:经深化设计的钢结构连廊,现场采用原位拼装、整体液压同步提升技术,避免了高空中拼装、焊接和防腐防火涂料涂装等施工安全隐患,保证了施工质量、工期,可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动物群落的物种组合反映了群落构建的特点,具有多种相对固定的模式.验证植被变化前后动物群落物种的组合模式是否具有稳定性,是验证动物群落构建可重复性的重要依据,也可对动物群落的保护与修复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该研究开展了广东珠海淇澳自然保护区内人工恢复红树林前后的2次鸟类调查(恢复前于2001年3月—12月,恢复后于2015年10月—2016年6月),采用卡方检验进行红树林恢复前后物种组成、种属结构关系、体长分布、区系、居留型和生态类型的差异显著性分析.同时,应用线性回归模型和乘幂模型分别对种-属数量和属含物种
优良的作业环境是长大隧道掌子面保证安全生产、工程进度与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采取何种通风方式、创造有利的作业环境是长大隧道施工难点之一.在总结以往长大隧道施工经验基础上,以揭惠铁路百吉岭隧道乌丰斜井工程为例,通过将常规的“压入式通风”与“增设竖井、先压后抽式分阶段通风”两种施工方案的分析比较,确定合适的施工方法,同时进行了相应的技术研究.经现场实践,证明采用后者的施工方案通风效果良好、经济效益显著,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