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心理,在体验中锻造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nelove0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知、情、行是构成素质的三个基本素质,其中情是人们心灵沟通的重要纽带,也是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情感的培养是以心理感悟作为基础和前提的,是对情感的认知。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心理以及生理等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变化,这只是表层上的体验,如果从内化深处参与体验,情感活动会伴随着思维、注意等共同作用出现,能够更好地感知、体会、领悟,强化心理感悟。借助于情感经验的积累,使认知与情感能够相互协调,获得更好的道德观念,形成比较稳定的道德信念和行为方式,使知、情、行三要素整合、组成有机联系的整体,协同发展。
  一、在成功体验中培养创新能力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过程中,学生成功以及失败的心理情感体验是不同的,如果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的内心会比较喜悦,获得成功的体验,也使学生学习的信心得到提升。对心理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失败体验会导致他们放弃上进的努力,学生在成功中不断获得良好的体验,使自身的学习兴趣以及动力情感等得到提升和强化。
  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教师应利用成功体验的积极效应,尽量为学生创造成功体验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通过成功操作而成为成功的学习者,使学生经常有一种因学习的成功而产生的健康向上的情绪体验。
  1.因材施教。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师往往只注意为一部分学生提供强化和鼓励的机会,而使大多数学生丧失了成功体验的机会。因此,在我们的教育活动中,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依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其提供参与不同活动的机会,从而创造更多的成功条件,例如在我校开展的“磨炼教育小目标自我管理”活动中,既要面向全体队员制定教育目标,又要根据不同队员进行分层施教;将教育内容的深度、广度限定在各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发展、深化,从而让每个学生在成功体验中不断进取、开拓、创新,萌生强烈的创新意识,增强创新能力。
  2.成功评价。学生之所以能够得到成功的体验,主要是受到内在以及外在因素的影响,内在因素是自己获得知识能力使成功满足的体验,外在因素是别人的鼓励与认可给学生带来的满足感。教师对学生的评价,特别伴随着教育过程,对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长期以来,传统教育常常忽视学生的精神世界,忽视他们的个性差异,压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我校有一名学生,他经常欺负同学,也常常违反课堂纪律,因此,常遭到老师的批评,批评过后表现好一阵,不久又违反纪律,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了解,我发现这个学生是有自闭症的倾向,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根据以上情况,我对这名学生进行了仔细分析,全面观察了解,了解他的喜好,了解他的背景,了解造成他自闭化的原因,多与他交流,并制定合理的教育计划,——小步子循环教育,让他收集报纸上的好文章读给同学听,减轻他的自闭倾向,并与鼓励表扬相结合。
  二、在生活体验中提升生命的价值
  在当前的教育中,“过分”问题依旧存在,过分的享乐、变化、保护以及期望。孩子对于享受父母的辛勤劳动理所当然地享受,并且以自我为中心,父母愿意为孩子提供各种保护,但是父母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龙成凤,对孩子的评价都是以分数为衡量标准,对其他方面的关心并不够,在学校,教师也往往更人为地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关心、注重其实是一种十分低级的生命循环,不能体现出生命的真正价值,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基于这些认识,我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体验教育活动。
  1.在家庭生活中体验——开展“谢谢您,爸爸妈妈”活动
  教师可以依据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根据他们的年龄情况,鼓励学生能够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例如打扫房间、洗衣服等,让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苦,能够明白孝顺父母的道路,能够为父母分忧,学会关心爱护父母。
  2.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开展角色岗位体验活动
  学校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主阵地,同时也是培养队员们各方面能力的主阵地,有计划地在校园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发挥孩子们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学校的主人,在生动活泼的学习中体验快乐,在“校园岗位”体验活动中,高年级的同学通过自荐当上了校长助理、小班主任……通过一周的体验,他们有了更多的感受。
  3.在社会生活中体验——组织与农村、本校贫困学生手拉手活动
  在与农村、本校贫困学生的手拉手活动中,让孩子们亲身体会农村生活条件的艰苦,感受到与自己同龄孩子的自强不息,通过这种生活条件以及孩子心理品质等进行对比,让孩子们一定要珍惜现在拥有的幸福生活,强化他们坚强、拼搏的优秀品质。
  这种农村生活的体验能够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的甜酸苦辣咸,在对这些滋味进行回味时,孩子们就会发现,自己不再胆怯、畏惧,不再为点小事就闹情绪了,不再哭着喊着要别人帮忙了,他们真的长大了。
  三、在实践中体验,在体验中憧憬
  孩子对未来的生活是充满向往和憧憬的,孩子在“我与小树同成长”活动中发出倡议;“在校园内外亲手种小树苗吧,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成长!”这是他们直接参与的实践体验,他们把对未来的希望寄托在小树上,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在实践中他们还会体验到绿叶对根的情谊,体验到人性的温情,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体验,同时也是对心灵的一次净化。
  我们开展生动多样的体验活动,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心理素质,目的是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和锻炼,为他们走好人生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单位:长春市朝阳实验小学校吉林】
其他文献
核心期刊,指的是刊载与某一学科(或专业)有关的信息较多,且学术水平较高,能够反映该学科最新成果和前沿动态,受到该专业读者特别关注的那些期刊。本文只谈中文核心期刊。
类名作为类目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与注释一起反映该类目的科学内容或其它文献特征,能否确切、科学、适用,一般应以实现"文献保证"和"用户保证"为原则。《中图法》三版在原二版类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要保护、呵护小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而课外探究教学具有很强的趣味性、探究性,符合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同时能够有效地弥补课内教学的时间、空间局限性的不足,让学生的知识、思维得以更广泛地延伸。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对小学科学课外探究的有效延伸进行探讨。  科学本身就具有很强的神秘色彩,对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而课堂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只是依靠课堂教学,很难满足学生对科学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但很多时候,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语文课堂教学的工具性,而忽略了阅读教学的动态生成,阅读教学选点突破。只关注学生是否专心听讲,有没有用心笔记,是否认真作业,却淡化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以及学生个性化的感悟学习。  对于学生悟性的培养与提高,需要教师不断地激发学生产生阅读热情,使得学生能在已有的阅读基础上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