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红楼梦》语言文化专有项翻译研究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boy8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源语与译语生态系统纷繁复杂,译者在维持两者的生态平衡之间起主导作用,译者不仅仅是能够产生译文的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一般成员,而是要体现甚至代表翻译生态环境来实施对译文的选择。语言禁忌存在于每一种语言结构体系之中,它在文化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红楼梦》原著中,存在着大量的避讳语,霍克思在翻译避讳语文化专有项的过程中,充分考虑源语文化的传播以及译语读者的接受,采取多种翻译策略结合的方式将源语移植到译语生态环境中去并且生存于译语生态,使译语在不改变原文含义的同时,在用语上比较含蓄委婉、保持源语禁忌感情色彩,既凸显出忠实源语文本、还原伦理价值观的效果,又保持了译语的可读性。
  关键词:生态翻译学;《红楼梦》;翻译
  文学作品的意象美是依靠作家用语言来创造的,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高度的暗示性,能够激发读者通过想象力在其脑海中展现出美的意境和画面,从而获得艺术审美享受。周中明曾谈到《红楼梦》语言的绘画美:
  “曹雪芹把绘画艺术的‘应物象形’运用到《红楼梦》的语言艺术中来,不仅在于其处处尽量使语言形象化,从形、影、声、态、神、色等空间使语言造型给人以生动的形象感,而且力求使这种造型要切合小说所描写的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2007:113)
  一、《红楼梦》中的避讳语翻译研究
  《红楼梦》中出现了大量对于死亡、疾病等不幸事情和性器、排泄等不雅事以及祸事的避讳语。如原著中出现的有关“死亡”方面的避讳语,在翻译中,霍克思没有一味地用“die”这个词进行翻译,而是采用多种翻译策略,如从译语语言文化里找到一些相近意义的委婉语或表达来替代原著中的避讳语等。如小说第十一回中凤姐对秦可卿说的“倘或就因这个病上怎么样了”,由于说话者对于“死”等一类比较直接的字眼讳莫如深,因此,只是运用了“怎么样”了这样比较含蓄的语词来表达自己的悲悯和不忍。可见,霍克思在不改变原文含义的同时,按字面直译为“If anything should happen to her as a result of this illness,”此翻译在用语上跟源语一样含蓄委婉,译语的禁忌情感色彩基本上和原著保持平衡。第五十八回中出现的:“老太妃已薨”,“薨”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对在社会上有很高地位非常尊贵者死亡的委婉表述,霍克思在翻译时选择了译语文化中的固定表达“passed away”来替代源语中的“薨”字,此词组大多数应用在比较庄严肃穆的场合,具有褒义性的语体色彩,因此,译者的替代翻译策略在这里很好地移植了源语的文化专有项到译语生态中去,译语读者因此能体会到原作者用词的谨慎。又如原著第六十三回写道的:“老爷宾天了”以及“老爷天天修炼……升仙去了”霍译本分别为:“Sir Jing is dead!”和“Perhaps he found it and went off to heaven.”在“宾天”这个词的翻译处理上,霍克思忽视了原著禁忌语所包孕的意图与文化含义,对中国古代的宗法伦理缺乏一定的了解,在翻译中无意地犯了中国的传统忌讳,“宾天”在封建社会指的是对帝王贵族死亡的委婉表达,原著中说这句话的是一个下人在报信,霍克思直接使用dead这个词会让译语读者无法体会到中国封建社会里的森严等级,在古代中国,下人如果直接说主人“死了”而不使用讳称的话,是非常忌讳的事情。在这个翻译中,霍克思忽略了源语生态中的文化,导致了文化专有项移植的失衡。
  二、避讳语翻译的生态翻译学解读
  源语与译语生态系统纷繁复杂,译者在维持两者的生态平衡之间起主导作用,译者不仅仅是能够产生译文的翻译生态环境中的一般成员,而是要体现甚至代表翻译生态环境来实施对译文的选择。在翻译避讳语文化专有项的过程中,霍克思充分考虑源语文化的传播以及译语读者的接受,然而译文中仍有部分源语文化专有项内容被消解了,但这些内容的消解是由于译者疏忽或误译造成的,仍能够采取多种翻译策略结合的方式移植到译语生态环境中去并且生存于译语生态,使译语在不改变原文含义的同时,在用语上比较含蓄委婉、保持源语禁忌感情色彩,既凸显出忠实源语文本、还原伦理价值观的效果,又保持了译语的可读性。
  因此,译者在翻译源语中的语言文化专有项时要十分注意语言传达给读者的感官审美效果,追求源语中的语言美。尽管语言文化专有项由于两种语言之间的语义差异而导致翻译难度大,但并非不可移植的,秉持着“求‘审美’”的原则,当译者在无法维持源语与译语生态平衡的情况下,可以采取协调的手段,采取略译、替代或减译等方法,利用感受相通的规律调动译语读者的听觉、视觉、触觉和嗅觉等感知系统去获取审美享受。对于一些包孕着浓厚文化色彩的空白内容,在不影响源语基本内涵和阅读流畅性的前提下,可以略去不译,这样的译法尽管损耗了文化信息在译语生态中的传播,却保留了原著的文学性和审美效果,反而更适宜其在译语生态中生存。
  三、结语
  笔者从微观文本出发,从《红楼梦》霍译本中选取语言文化专有项内容的译例,通过具体译例的分析与阐释,并对一些不当翻译提出自己的拙见,归纳出译者在翻译语言文化专有项内容时的策略选择与倾向。并总结出求“审美”的语言文化专有项翻译原则,即语言文化专有项移植要以译语读者的审美情趣为出发点,以译语的表现形式让译语读者认识并体味到源语的语言魅力,即求得“审美”效果。
  参考文献:
  [1] David Hawkes. The Story of the Stone(Vol 1-5) [M]. London:Penguin Books,1973.
  [2]曹雪芹,高鹗.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
  [3]周中明.红楼梦的语言艺术[M]. 广西: 广西人民出版社, 2007.
  [4]陈汝东.语言伦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5]胡庚申.生态翻译学构建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6]崔永禄.霍克思译〈红楼梦〉中倾向性问题的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6):41-44.
其他文献
摘 要:乔伊斯的自传体小说《青年艺术家的画像》是一部经典之作,一直以来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和评论界的关注。文中叙述了主人公斯蒂芬从幼年到青年的心路历程,展示了他在幼年、少年、青年时期与所处环境的冲突以及最终摆脱束缚,找到人生方向,获得人生价值。这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与萨特存在主义的基本哲学思想产生了共鸣。本论文试图说明文学作品中哲学思想的存在,通过文本的解读将融入在文学作品里的哲学思想呈献出来,跳出了
期刊
摘 要:《呼啸山庄》是英国作家艾米莉·勃朗特的长篇代表作品,不仅因其深刻的内涵和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引起广泛评论,其精巧的布局和独特的叙述特点也成为了文学研究的经典。本文将从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空三个方面来诠释《呼啸山庄》的叙事特点。  关键词:呼啸山庄;叙事视角;叙事结构;叙事时空  《呼啸山庄》是艾米莉·勃朗特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复仇文学的经典代表。除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外,独具一格的叙
期刊
摘 要:苏东坡各类文章著述宏富,与韩愈、柳宗元和欧阳修三家并称。其文章风格平易流畅,豪放自如,且在诗、词、文、书、画等方面,均取得了极高的成就,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而有关研究苏东坡的文章也是浩海如烟,极其丰富。通过梳理近十年学界有关东坡专著、文献等情况,再简述东坡文化对惠州的影响,以更深入、全面了解其研究成果和人格魅力。  关键词:苏东坡;论著;惠州;影响  清代
期刊
摘 要:被誉为“一代婉约词宗”的李清照是我国两宋之交著名的女性词人,其词在很多方面都显露出独有的女性意识。本文旨在通过李清照词中的花卉描写来探讨李清照及其词作的女性意识。  关键词:李清照词;花卉描写;女性意识  李清照现存于世的词作共有59首[1],其中有46首出现了花卉意象,涉及到词人对花的描写。在这些词中,有7首是专门的咏花词:《玉楼春 红梅》、《玉楼春(腊前先报东君信)》、《七娘子》、《渔
期刊
摘 要:姜夔是南宋著名词人,开咏物词之先,其留下的词作虽不甚多,但是独开清雅词派,亦受后人嘉许。宋末遗民词人张炎评其词“清空”、“骚雅”,是为绝佳概括。本文通过举例浅谈姜白石在咏物言志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姜夔;白石词;咏物言志  姜夔是南宋时期著名词人、曲作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因其传世作品《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诗说》等,后代词集刻本多名为“白石词”。姜夔二十多岁时开始游寄生涯
期刊
摘 要:长久以来,文学批评因为有距离的审美观照给人以疏离和严肃之感,这不可不谓是一大缺憾,但实际上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李健吾等印象学批评家早已提供另一种途径,他们强调以自身靠近对象,通过调动自身情感来感悟文本,该文通过抓住“清澈”、“悲哀”等情感体验来对《秋天的快乐》一文进行审美批评。对富于审美性的印象学批评的重新发现和运用是对当代文学批评的重要借鉴。  关键词:清澈;悲哀;意境;《秋天的快乐》
期刊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也逐渐进入到千家万户,网络游戏也随之风靡起来,我国游戏设计主要以三维动画为主要发展方向。现在的网络游戏产品开始大量增加,进行网络游戏的玩家也随之增长。但是,因为对于游戏经验的要求,游戏玩家对于游戏的水准要求也开始提高,希望在游戏中获得更多的感官刺激和新鲜刺激,游戏角色的构建是网络游戏产生的重要基础,角色的个性化和独特性能够有效的抓住玩家的眼球,使得玩家能够玩得更
期刊
摘 要:作为一个2014年6月末才出现的网络词汇,直男癌的火爆程度已经不亚于一个热门现象,截止作者写作时,这个词在百度已经拥有10,100,000个搜索结果。直男癌这个词汇的流行反应了当代女权主义运动的崛起。本文从近期热门的伊能静微博手撕直男癌以及艾玛沃特森就性别平等在联合国的演讲谈起,分析所谓直男癌男性的矛盾存在。  关键词:直男癌;女权主义;性别平等  “直男”是相当于男性同性恋而言的,意思是
期刊
摘 要:热词往往是由一个社会热点话题的出现而衍生出来的词语,具有很强的事件性和时代性。现如今“吃土”等网络热词充斥着人们的生活,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大众对“吃土”一词的知晓程度、传播途径、喜好程度、使用频率、使用场合、个人态度等,分析其成因和影响力,从而预测网络热词的未来发展。热词的风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心理状况,研究热词不仅有助于规范和丰富语言的发展,更有助于引导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期刊
摘 要:翻译是把一种语言传达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传达出来,是使用不同语言的人进行交际、交流思想、达到相互了解的手段,翻译也是一项语言再创造工作,另外是指从事翻译的工作人员。翻译是一种创造的语言活动,是一种艺术,而不是语言的机械易变。  根据社会发展实践的要求,翻译出现了专业细化的发展态势,且细化趋势不断增强,这对翻译工作人员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和要求,即要做专业行业里手,又做全面手。  关键词:翻译;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