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式教学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应用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983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进行得如火如荼,项目式教学重新引起很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项目式教學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目标任务的引领下,亲自动手完成一个项目的过程。在这一主题教学模式的教学实验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项目。通过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等形式,在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同时,也为开辟小学信息技术全新教学模式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在鼓励教学方法多样性的今天,很多小学信息技术课堂还拘泥于“讲、听、练”三步走的传统模式,信息技术的生动性、趣味性、创新性在课堂上完全没有体现出来。为此,笔者认为探索适合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模式需求迫在眉睫。笔者以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为依托,通过在课堂中对项目式教学的初步体验,尝试一些方法和途径,来改善目前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出现的尴尬。
  一、项目式教学
  所谓“项目式教学”,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属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中的“项目”是指一种能引起学生兴趣、值得花时间和精力去对真实世界做深入研究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由一个小组的学习来实施。项目式教学将学生置于真实的情境,通过项目驱动,调动每一位学生参与到项目学习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项目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如何在任务的驱动下,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参与、探究、合作,提升能力,发展核心素养。
  二、项目式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学案例
  以下是笔者在参加所在学校项目式教学主题教研活动期间,运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在四年级上课的案例。笔者以此为切入点,来探究项目式教学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情况。
  (一)确定探究主题
  项目式教学探究的主题既要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有一定的思想,因此探究的主题需要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来确定。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制作电子小报》,教学目标是在初步掌握“WPS文字”程序的基础上,制作电子小报;能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完成一张电子小报;能欣赏和评价自己及他人的作品。在了解所带班级学生信息技术水平后,笔者提出了制作海报、班级电子板报、知识卡片的设想。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最终确定项目的主题是制作有关家乡的特产——甜油的海报。
  (二)建立项目式学习小组
  教师在项目式教学过程中始终要秉持的,就是教学目标的主体是学生,教学目标要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将采用分组教学的模式。在学生自由组合的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调整。每组5个人,共计9组,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制作甜油相关知识海报。笔者希望同学们在完成海报的同时,培养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与协作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制订主题探究计划,确定工作步骤和程序,并最终得到教师的认可
  各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在组长的带领下制订出具体的项目方案,同时明确小组中每个同学的分工。各小组的方案需通过教师认可,才能正式实施。
  (四)实施计划
  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们开始展开相关信息的查找。信息的查找可以通过网络搜索、查阅资料、请教民间师傅等方式进行,并将搜集的相关材料进行筛选、分类、整合、制作作品。在整个课堂中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教师将花费更多的时间思考如何启发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小组调整项目方案、管理小组等问题。
  (五)展示与评价
  各组准时展示作品,进行多元化评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发布项目成果。这样做,既能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能培养学生展示自我、沟通交流的能力。
  对于每个小组的作品,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和小组互评相结合的方式。在本节内容制作时间结束时,有8个小组完成了任务。在评价这8组时,教师除了根据作品的结果进行评判,还需要根据对制作过程的追踪,对各位同学在小组中的表现提出自己的建议。另外,其他小组也可以根据交流,对作品和各组成员的表现提出表扬和建议。评价的多元性对建立公平、公正的评价体系非常重要。
  三、对实施项目式教学的几点体会
  (一)对教师自身的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
  教师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自身的素质以适应项目式教学的需求:1.向“创新型”教师发展。不仅要求教师在课堂中能够灵活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还要能够对学生的反馈做出积极的评价,挖掘学生创新的潜能。2.教师要具有渊博的知识。项目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科知识的整合,教师的渊博知识可以给予学生多方面的指导,对学生问题进行及时疏导,促进项目式教学的顺利进行。3.教师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素质。教师既要设计好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也要帮助学生做好团队管理、时间管理等工作。
  (二)符合新课改思想
  “项目式教学”最大的亮点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学生们将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完成自己感兴趣的任务,这大大激发了学生们探索的热情。同学们在讨论和协作中学会倾听、学会合作,不断提升素养。
  (三)项目式教学周期更长
  项目式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工作,有时可能需要一个月、一学期的时间。因此,希望运用项目式教学的老师,可以先从一些简单的小任务开始做起,逐步提升课程环节的完整性。
  【作者单位:睢宁县实验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小学英语教学理念和教育模式的不断创新与改革,微视频这一新型高效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微视频是现代科技发展的产物,它通过将小学英语教学的知识融入生动有趣的动态视频之中,有效地提高了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收到提升小学英语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效果。  一、对微视频教学的合理认知  微视频一般是指时长30秒到20分钟之间的视频短片,是一种新兴的媒体产物。内
幼儿园科学探究活动的宗旨是让幼儿学习粗浅的科学知识,知道简单的科学道理。《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到“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幼儿的科学探究活动是在教师指导下,面向全体幼儿,给幼儿充分的、主动学习机会的活动。  3~6岁的幼儿正处于萌芽阶段,对自己通过操作、探索出的科学现象是记忆深刻的,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而老师的责任重大。我们不只是设计一个
常规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但是在实践中,常规教育却常常被异化,这一现象已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笔者所在的盱眙县A幼儿园是一所乡镇中心园,它和盱眙地区众多的幼儿园一样,是一所小学附属幼儿园。随着笔者在幼儿园工作年数的增加和深入的观察了解,发现A幼儿园在常规教育上存在很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常规教育的目的  就幼儿园常规而言,卫生常规、行为习惯常规和学习活动常规较受关注。卫生常规可以细化
语言是教学思想的直接体现,是教师使用最广泛、最基本的信息载体,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科知识的传递、学生接受知识情况的反馈、师生间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须依靠课堂语言,教师的
数学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能力比较有限,往往无法快速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使得他们产生了挫败感,缺乏学习信心,学习积极性也大打折扣,给数学教学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本文将论述数学教学中低年级学生学习信心的培养路径,以期全面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从而真正实现学生的快乐学习,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