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于飞平虏城

来源 :文史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cj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大同镇分守冀北道所辖的平虏城,遗址在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的凤凰城镇,位于109国道520公里附近,原为明代长城沿线戍边部队“平虏卫”的驻地。清雍正三年(1725年)撤卫改县,改“虏”为“鲁”,将“平虏卫”改成了“平鲁县”,但县治还设在城内。后“平鲁”作为地名一直沿用至今,今“平鲁区”的前身即为“平鲁县”,但区治迁到了井坪镇。
  平虏城为四边形,周长六里三分,高四丈,土筑于成化十七年(1481年),万历二年(1574年)砖包。历经五百多年,如今的四边城墙依然基本完好。城有东、西、南三门,砖券门洞与瓮城皆存旧迹,其中南门月城的城门尚存,近几年各处城门都获得了修复,西门与南门上有“凤凰城”三字,东城门上有“右玉”二字。城里有一座古戏台,还有贺龙路居、参将署及一些门楼等,街巷多处可见建筑上的石雕残件。城北有凤凰城镇人民政府,城内有几个行政村。民居多用石砌,有多处空置院落。路边老者说,这城里曾经住着上万人口,但现在的常住人口只剩下300来人(2020年7月采访)。
  平虏城的地势并不平坦,有点像一幅巨大的被拎起四角撑开的织锦,城墙的四个角台都筑在较高位置,北城墙依山势而修,中间最高处随着山势隆起,到达北固山顶。东、西、南三面的城墙自然凹下来形成弧线状,城内中间部分相对平坦,靠近城墙的民居位置依势有抬升。这样的地形也造成了城中容易积水,所以另修筑有水门,城内各处水沟上皆有石拱桥,其中今西门内“涧道”之上的叫太平桥。当地民间相传,选址筑城时,在北固山顶落下了一只美丽的凤凰,人们视为吉祥之兆,于是按凤凰在山上蓄势待飞的姿势,将城池依山而建,靠着北固山向南延展出城池,因此也称这座城为凤凰城。北城墙外不远有一座烽火台,站在上面可以俯瞰整座平虏城,西南角、东南角的城墙颇似在天地间扬起的巨翅,周围是起伏的山野,高处有多个风力发电的大风车。
  北固山如今是人们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紧靠着北城墙的最高处,近些年修筑了一座高耸的五层凤凰阁,各层的主题分别是尊儒、汇儒、地灵、人杰、魁星,内有百尊历史名人像,壁画内容皆为儒家典故。凤凰阁下有“聚仙岩”,西面修有玉皇殿、文昌庙、吕祖庙、财神庙、火神庙、黑虎庙、龙王庙,殿内塑道教人物;东面有千佛寺,内有众多佛教塑像。一座北固山,融合了儒释道三种不同的文化內容,三组不同主题的建筑呈“品”字,由台阶和甬道相连,路边和各角落还有茂密的绿植,松柏鲜花杂陈,景色颇为宜人。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对平虏城的记载是:“本城本路参将驻扎,原设有平虏卫及守备官,除援兵外,所领见在官军一千六百六十六员名,马骡一百四十五匹头。边一十九里九分零,边墩二十五座,火路墩三十五座。本城北面邻山,凭高之势险,与虏共之东西邻冈,勾杆易及也。地固随在皆冲,而大水口等处更甚。边外汾水河一带,酋首小四台吉等部落驻牧,通板升。嘉靖间岢岚、应、朔之变,俱从此溃入。往那吉请降,俺答围城月余,城乏薪水,几不自全。议者欲联城接墩以据全山之势、削冈开渠以豫桑土之谋,盖保障之至计云。”这段文献中的“那吉请降”,指明蒙之间重要的历史事件“隆庆议和”发生之前,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主动越过长城投降了明朝,俺答汗因此率兵前来,围困平虏城长达一个多月。而把汉那吉投降明朝的地点,就在平虏城西北15公里外的败胡堡。
  败胡堡遗址在今朔州市平鲁区败虎村,清代在“虏”改为“鲁”的同时,“胡”也改成了“虎”。据《三云筹俎考》载,败胡堡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土筑,隆庆六年(1572年)砖包。周长一里零一百八十步,高三丈六尺。分边八里三分,边墩十五座,火路墩四座。“本堡边当极冲,胡骑一驰,呼吸可至。军多只身,地苦窳薄,守为极难。边外地名凉露台、斧刃山,俱卜吉素倘不浪部落驻牧。迤北通板升巢穴,嘉靖间零骑不时入掠,末年板升诸逆为谋此堡,被掠尤胜。今与迎恩、阻胡诸堡联络数里之内,且逼近平虏相为声应,烽堠明密,即有缓急,唇齿可依,虽大举势不能御,零抢之虏可无患焉。”今天的败虎村只有十来户人家,随处可见空无一人的院落。堡墙四边轮廓大体清晰,但包砖、堡门已不存,土夯墙有多处豁口,大部分坍塌为土垄状。堡内有一口古井,近旁有石质饮马池,还有一块古代石碑,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字。
  隆庆四年(1570年),把汉那吉到平虏卫的败胡堡乞降,后俺答汗又向明请求“封贡”。在高拱、张居正、王崇古等人全力支持下,明穆宗于隆庆五年(1571年)下诏封俺答汗为“顺义王”,这就是明蒙之间的“隆庆议和”。随后明朝相继开放宣府、大同、延绥、宁夏、甘肃等多处马市,除官市外,又有民间的月市或小市,长城两边由此进行了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和平贸易。清末思想家魏源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首批知识分子的代表,在其著作《圣武记》中曾评价此事:“高拱、张居正、王崇古张驰驾驭,因势推移,不独明塞息五十年之烽燧,且为本朝开二百年之太平。”指出了高拱等3人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败胡堡既因把汉那吉降明而见证了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开始,也因马市贸易而经历了整个明蒙和平相处的历程。
  败胡堡周边有迎恩堡马市和灭胡堡马市,今两堡皆有遗址。迎恩堡遗址在败胡堡以南2.7公里处的迎恩堡村,周一里五分,高三丈七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土筑,万历元年(1573年)包砖。本堡“设守备官一员,所领见在官军五百四十五员名,马七十七匹。分边沿长一十里五分,边墩一十七座,火路墩五座,小市场一处。内镇川极冲,通大虏,老鹳嘴次之。边外泥河儿一带,大成台吉、阿郎拾儿圪炭等部落驻牧,通板升。嘉隆间入犯无时,地方大遭惨毒。其最可鉴者,石州之变,此首难也。款后虐焰稍息,地方始得安阑。顾兵力寡弱,且小市夷人出入纷错,情形叵测,抚处防范,尤当昕夕加之意焉。”《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中这段关于迎恩堡的记载,指出这里的马市是“小市”,规模不太大,但开市频繁,明蒙两方民间得以深入交流,因此当地民间还留下很多传说故事。今天的迎恩堡整体完整,包砖基本不存,夯土墙也有多处坍塌。门开在东墙中间,但只剩下豁口,东关城遗迹尚存,高处有烽火台可以俯瞰全堡。堡内已经没有完好的建筑,有几十户村民住在旁边,村内随处可见空置院落。
  阻胡堡遗址位于平虏城西16公里处的阻虎村,也是平鲁区阻虎乡政府所在地。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土筑,隆庆六年(1572年)砖包,周长一里零三十六步,高三丈五尺,“本堡极冲,边外地名沙滩,威兀慎部落驻牧。本边猪儿洼沙穴迤北通板升巢穴,嘉靖间由此入犯宁乡岢岚等处。盖此堡西阻偏、老,南限雁、代,虏欲内入,首婴其锋。虽倚附迎恩、灭胡,三堡相为犄角,恃以无虞。然道路孤悬,虏骑冲突势不可挡,所宜加意备守者也。”(《三云筹俎考》),今阻胡堡的包砖早已不存,夯土墙大段坍塌,东关城、南关城也多处坍塌,只有南门门洞仅存一点石基。
  平虏城与败胡堡、迎恩堡、阻胡堡,共同组成了明大同镇分守冀北道所辖西路:“山高地冷,不产良谷,军余所种只苦荞、油麦之类,暖迟霜早,生计萧然。”(《三云筹俎考》),今天苦荞、莜麦仍然是地方土特产,平鲁区有“中国红山荞麦之乡”的称号。平虏城以北30公里处有威胡堡遗址,位于少家堡村。威胡堡在清代改名为威虎堡,后又改名少家堡,今城堡基本完好,城门瓮城的包砖还在。
  凤凰城附近有壮美的长城景观,各村海拔皆超过1500米,山势和缓,空气清爽,到处是茂密的树林,路边不时可以看到漂亮的大鸟。《诗经》“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集爰止。”指凤凰高飞,百鸟慕而随之,而饱经沧桑的凤凰城,今天正在日益焕发出新的神采与光芒。
其他文献
2002年国庆大假,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老红军王泉云所在的四川省的北监狱采访。老人每每提起抗战初期奉刘伯承之命,前往看望徐向前父亲之事,激动不已,沉浸在战争年代的回忆中……  那是抗日战争爆发后,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原红四方面军因敌人封锁而未过黄河西行执行打通国际线路的部队被整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参谋长倪志亮,参谋处长李达,政委张浩,政治部主任宋任穷。当时我是师部警卫营
期刊
朋友告诉我:“丁一三去世了。”“啊!老丁走了?”我当即一怔。  丁一三是谁?你也许不知道,但要是提到电影《英雄虎胆》,你恐怕就不能说不知道了。丁一三是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总干事、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剧作家、《英雄虎胆》电影的作者。1995年,他的话剧新作——《甘巴拉》(执笔,与他人合作)荣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创作奖、“曹禺戏剧文学奖”和“解放军新剧目奖”。    “双高峰”—
期刊
现代化的飞机由于有着先进的空中领航设备(FCMS飞行计算机自动控制系统)与空中卫星定位(GPS)技术的使用,在国内及国际飞行中取代了领航员的位置。可是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专机飞行中,机组领航员就像飞机的千里眼一样在飞行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飞行中不能须臾离开的业务岗位。由于当时我国地面与空中导航、领航设备的落后,我驾驶伊尔-18飞机在一次执行贺龙元帅出访印度尼西亚的专机飞行中,空中与地面在航线
期刊
石瑛(1879—1943),字蘅青,湖北阳新县人,晚清举人。曾长期留学欧洲,结识并追随孙中山先生从事革命活动。从20世纪20年代起,历任厅长、市长、省议长等职,为国民党内名重一时的元老级人物,是民国时期著名的“湖北三杰”之一。石瑛为官,廉洁奉公,终生安贫若素;勤政务实,所在皆有政声;而尤其使他在民国官场显得特立独行的乃是他那不阿权贵、疾恶如仇的刚烈之举。  石瑛为官刚直在民国政界是出了名的。早在任
期刊
从1919年至1920年,李宗仁曾两次屯兵广西兴业县境。那时,他戎马倥偬、坎坷落魄,在时起时伏的粤桂战争中任粤桂边防军林虎部的营长。他第一次到兴业是奉命驻扎,第二次是兵败溃退时在此潜伏伺机。由于兴业县的独特地理位置,及他在本地的人缘关系,加上他治军得法,颇得民心,他在这里得到了士绅和群众的支持,先是躲过粤军的追击,继而发展和壮大了队伍。在六万大山边沿,他养精蓄锐,从几百条枪发展成几个支队和几千条枪
期刊
1934年10月中旬,中央红军主力第一、三、五、八、九军团,连同后方机关共8.6万余人,从福建长汀、宁化和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开始突围西征。10月25日,在江西的信丰与安远间,红军冲破了国民党军的第一道封锁线;11月5日至8日,敌在广东城口与湖南汝城之间构筑的第二道封锁线又被红军突破;13日至15日,中央红军从郴县、良田、宜章、乐昌之间又通过了敌人第三道封锁,进入湘南的嘉禾、兰山、临武地区。这时,蒋
期刊
杨贤江(1895-1931),中国教育理论家、青年运动领导人之一。笔名李浩吾。浙江余姚人。1917年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学监处事务员、教育科职员。1919年参加“少年中国学会”。1921年任《学生杂志》编辑。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协助恽代英编辑《中国青年》。1925年参与发起组织上海教职员救国同志会,兼任上海学生联合会主席。曾参加上海第一、二、三次工人起义组织工作。
期刊
2004年8月是中国商标问世100周年。春日,上海推出了《商标法律百年史料展》,上海收藏家左旭初提供商标实物精品100件(种),引起商界人士的浓厚兴趣。  近日,笔者慕名走访了左旭初创建的“商标博物馆”,目睹一百年来各行各业的商标100多件(种),其中孤品30多件。这些商标历经清末、北洋、民国、抗战、汪伪、解放战争和新中国建立初期各个时代,见证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历史,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史料价值和收
期刊
鸡鸣驿,又名鸡鸣山驿,是中国现存的最大驿站。2001年6月,这个驿站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10月底又被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选入世界100处濒危文物。根据2003年7月国家文物局等方面的专家评审通过的鸡鸣驿保护规划,104座单体建筑、24座院落、9个重要遗址为保护对象,计划分三期用10年时间完成修缮工程。    鸡鸣驿的修建及沿革    驿站是古代传递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和休息的地方
期刊
201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一套由刘建民先生主编的《晋商史料集成》丛书,共计88卷本,被视为国内首部全面反映晋商生意往来、日常生活、家规店训、起家守业等内容的史料集大成者。凡是晋商在经营活动和社会交往中形成的种种原始文书资料,如来往信函、贸易账册、生意手折、经商契据、商业合约、商人著述、行商规程、商品广告、生活杂记、家庭家族等等,都记录在案,类型庞杂,数量巨大,全面呈现了明清至民国时期山西晋商的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