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制造商化被动为主动的创新路径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tianyu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去产能,创造新供给。创造新供给显然离不开创新。
  对于众多的中间制造商,创新如何实现?论其难度,绝对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挑战。然而,2015年以来,中国制造业持续低迷,生存举步维艰,身为产业链上的重要参与者,中间制造商只有化被动为主动,创新求变才能拨云见日,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
  如果你以前从没有思考过创新,那么在政策驱动下该有所行动了。
  不专注,就没有话语权
  很多从事中间配套的制造企业可能会说:我能创新吗?我有创新的实力和空间吗?
  的确,创新是有条件的。资金很重要,但永远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和君咨询集团合伙人方辉认为:关键是企业必须尊重产业发展的规律和产业演进的趋势,作出应对性的变革,而创新的核心是企业面对客户的需求时,如何提出有价值的解决方案。
  如今,在产业链迅速集中化的过程中,产业快速变动、快速兼并重组的趋势尤为明显。而此前,大量中间制造商,陷入困境的原因就在于战略上太“贪”,采取多产品、多元化发展战略,为不同产业和细分行业客户服务。
  方辉认为,依靠专业化而生存才是永恒的产业道理。因为专业化需要集中企业的优势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而管理专业化能实现产品规格、技术都更加专业,因而可以带来竞争对手无法复制的产业利润和专业化比较优势。
  与上下游对接创新体系


  在转型过程中,中间制造商所涉足的生产作业环节,比如研发、生产、物流、制造,尤其是研发,要与下游厂商形成对接。
  这带来的变化是,原来你是独立的管理主体,现在则变为战略联盟的管理协约和协同。
  举个例子,在物流方面,为了优化物流,从事配套服务的企业可以将自己的工厂围绕主机厂商建立产业园区,在同一个区域内布局,这样能缩短运输距离,同时在人员上也建立相应的管理对接。只有建立产业无缝对接,才能实现自身升级。
  对待上游供应商,则应该将自己定位为如主机厂商一样的主导角色,要对供应商进行选择,并建立自己的产业生态,使供应商成为潜在合作伙伴,同时对它进行管理以及业务上建立协作机制。
  “总之,建立战略联盟,实现共同的产品创新和生产体系的对接,是一条可行的路径。”方辉如此总结他的核心思路。
  打造一体化的协同机制
  从本质上来看,中间制造商的创新需求必须结合下游客户,也就是主机厂商,而主机厂商本身具有创新的意愿,需要满足它的下游客户,也就是终端用户,终端用户才是整个产业链的“创新源”。
  然而,终端创新源在信息传递和业务传递的时候会发生衰减,因而方辉认为,中间制造商必须建立整套情报体系,而主机厂商本身也要建立用户信息,使原材料供应商和设备供应协同研发,形成一体化创新、一体化打通。
  对于这种一体化创新的思路,一位电子信息行业的资深人士同样赞同。
  在他看来,如果仅凭研发人员关起门来做研发,不触摸市场需求,形成的产品或者服务就是无效供给。在一体化创新的框架下,形成跨部门、跨公司、多伙伴等协同机制,才能进行开放合作性的创新。
  将触角延伸到“创新纵阵”
  长期以来跟着客户,而非用户去成长,是多数中间制造商的惯性做法。
  对此,这位业内人士认为,在新技术和新产品方向上,中间制造商应该有更多的触角。可以利用互联网接触终端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的触角伸到更大的“创新纵阵”中去。比如:美国硅谷就是一个创新的高地,因为硅谷的创新环境涵盖了极其广泛的生态圈,不仅有著名高校的人才,而且有研究机构的专家,还有极具创新能力的创业公司等。
  进入更强的创新纵阵中,如果你能有幸成为苹果的供应商,那当然有着绝好的成长空间。哪怕仅仅成为苹果创造的产业链上的一环。
  而事实上,无论是制造环节,还是市场环节,抑或是营销环节,每个环节都有创新的空间。
  比如在市场环节,此前获得终端用户的信息很难,三四年前,所有的品牌商都需要依靠渠道商将产品推向市场,自建渠道的能力很弱。但如今,电子商务及社交媒体的兴起,让所有企业直接碰触消费者都变成了可能。
  这时候,中间制造商不单是制造的角色,同时也需要了解终端用户,让用户对产品作出反馈,而现在的传感器、物联网以及大数据分析,已经不仅改变了制造环节,同时也具有更大的可能性,使用户的信息反馈到更上游的产品设计和开发。而这些,都有创新的可能。
  比如深圳有一家企业,提供SIP技术(系统级封装),整合多个芯片,然后将它们封装在一起,并在尺寸上将封装后的芯片做得很小。其实它就是帮自己的客户解决了系统集成的问题,让客户不必去做芯片电路板方面的整合。如今,这家企业基于自身的优势,利用物联网技术及大数据分析,已经开始向物联网平台拓展。
  为解决客户问题而进行的创新,对中间制造商的成长空间更具现实意义!
其他文献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研究和新型教师的培养》一文中谈到:“教育的行为,可归结为教师的行为。没有教师的发展,难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解放,难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创造,难有
当下,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新的教育趋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大课题。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进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尝试很有
未来的零售会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有人提出叫新零售,有人提出叫无界零售,对此苏宁认为准确的概括应该叫“智慧零售”。
新课程认为,教育是一种关注人生存、促进人的发展的活动。我们的理解是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同时,学生的成长恰恰是靠教师的成长所给予的。只有教师的成长才能使他教出
牛奶应该放在什么容器里才更保鲜?  上世纪中叶,液态奶最直接的保存和销售方式就是依靠桶装、玻璃瓶装。但如果希望随时饮用,或者希望保质期更长,以前就只有望奶兴叹,而今天的人们,就一定会首选纸质包装。  液态奶的消费者一定不会对一个名字陌生——利乐砖,它无疑是人们能叫得出的为数不多的包装产品。如今,利乐包装几乎成为了液态食品安全、品质的代名词,且享誉全球。事实上,利乐不仅仅发明了无菌加工处理和包装方式
把握课堂的独学、交流、展示三个环节。注意过程中细节的培养,凝聚课堂之“神”。使学生真正获得有效的学习效果。
天使投资在美国兴起时,曾被归纳为来自三个“F”——家人(Family)、朋友(Friends)和傻瓜(Fools)。其中的“傻瓜”,足以说明天使投资“拿着自己的钱成就别人的梦想”,是多么盲目而高风险的事!  事实上,天使投资的高风险性常因两种误区所致:一是最初“个人”主导的天使投资中,投资方向与项目选择往往感性而为,缺少理性的专业判断;二是天使阶段投入少、回报高,引得大批“天使”蜂拥而至,幻想投入
哲理的故事:汪剑超大学毕业后就加入了微软北京公司。他第一次出差到美国时,惊讶于非常干净的街道。原来,是美国的垃圾分类做得超乎想像的细致。回到北京后,他对国内垃圾处理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古伦曾经说过:“当一名心理卫生保健工作者不一定是每一位教师的主要的角色.如果教师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为和谐社会培养心理健康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每一位教
苏东坡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可见,“读”在文言文中的重要性。“读”的方法有范读、朗读、诵读,指导诵读时要求学生读准、读顺、读懂、读透。只有真正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