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判断及治疗方法探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jad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讨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判断以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80例危重症哮喘患者为对象,对80例患者的病情进行判断,并给予相应的治疗。结果:80例患者经治疗,共有77例患者病情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96.3%(77/80)。结论:危重症哮喘的临床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判断,治疗方法上早期实施药物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无好转患者及时实施机械通气。
  【关键词】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判断治疗探讨
  【中图分类号】R56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160(2014)02-0043-01 危重症哮喘是的支气管哮喘中最为严重的类型,占急性支气管哮喘的1%。疾病诱因主要为一系列炎性细胞作用下引发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所致。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肺运动以及胸廓运动不协调、气道重塑、收缩异常,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气道阻塞、肺部哮鸣音减弱或者消失、意识障碍以及呼吸衰竭等,严重威胁患者的性命安全,因此要求医师合理判断和尽早采取综合治疗,减少疾病的死亡率。本院对呼吸内科收治的80例危重症哮喘患者进行临床判断和治疗,旨在总结危重症哮喘的临床处理技巧和经验。详细临床报道如下所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呼吸内科在2012年7月份到2013年7月份收治的80例危重症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42例男性患者以及38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为22岁到77岁,平均年龄为(43.2±3.4)岁。患者临床表现为烦躁、呼吸困难、大汗等症状。
  1.2 方法
  1.2.1 判断方法
   危重症哮喘的病史要求在2年以上,临床判断从以下两点入手:
   (1)症状:
   哮喘的严重程度评估标准如下:
   ①轻度哮喘:患者能够将自己的病情完整自述。
   ②中度哮喘:患者在病情表述中无法整句表达,停顿次数较多,则表现痛苦。
   ③重度哮喘:患者在病情表述中仅能使用单音节表述,且表情痛苦。
   ④危重症哮喘:患者完全无法表达。
   危重症哮喘患者较为危险,临床上可能合并高碳酸血症、气胸、纵隔气肿等疾病,病情严重甚至会出现猝死。因此医师在哮喘严重程度评估上需要加以注意,保持谨慎。
   (2)体征:
   危重症哮喘的体重表现主要包括循环系统体征以及呼吸系统体征两个方面:
   ①循环系统体征:
   危重症哮喘患者因哮喘发作时血压急速上升,而在病情平复后又下降,导致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导致心肌收缩力下降。因此大多危重症哮喘合并有心动过速等体征表现。
   ②呼吸系统体征: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呼吸次数为每分钟18次到20次,危重症哮喘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可达30次以上,且呼吸过程合并哮鸣音。
  1.2.2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实施氧疗,氧气浓度控制没每分钟2升到5升,对患者实施糖皮质激素治疗,药物选择甲泼尼龙,静注治疗,日用量为80毫克到240毫克,每天2次到3次,结合患者病情适当减量进行维持。采用支气管舒张剂进行治疗,药物选择多索茶碱葡萄糖注射液,规格为0.3g/100ml,剂量为每天0.3克或者每12小时0.2克。实施沙美特罗氟替卡松雾化吸入治疗,剂量为每次500μg到1000μg,每天1次。使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动态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电解质以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等,每隔12小时对患者病情进行评估对呼吸频率进行性增加、意识模糊并二氧化碳分压大于或者等于60mmHg的患者实施机械通气。对于意识模糊并二氧化碳分压在60mmHg以下的患者,则实施上述治疗并对病情密切观察,一旦出现呼吸频率进行性增加或者二氧化碳分压大于或者等于60mmHg,则及时实施机械通气。意识清晰的患者则通过无创呼吸机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模式选择S/T,意识模糊的患者实施有创治疗,结合患者病情对模式进行选择,一般选择SIMV+PSV。机械通气治疗后12小时到73小时,如果病情好转,则可尝试脱机。脱机后2小时如果不存在呼吸困难以及呼吸衰竭等症状,则拔管。
  1.3 临床疗效评估
   采用以下标准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评估:
   (1)显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均消失,哮喘无复发。
   (2)有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基本消失,哮喘发作次数显著下降。
   (3)无效:经治疗,患者临床症状以及疾病体征无明显变化,或者病情恶化。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80例患者均实施常规治疗合并糖皮质激素治疗,部分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实施机械通气,共有77例患者病情好转,治疗总有效率为96.3%(77/80)。其中有47例患者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后,病情均好转,占58.8%,治疗时间平均为(54.4±12.4)小时。其余33例患者实施机械通气治疗,脱机时间平均为(53.3±11.2)小时,共有30例患者病情好转。其余3例治疗无效患者均为老年患者,且存在合并症呼吸感染以及发热。
  3 讨论
   危重症哮喘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痉挛、气道狭窄、呼吸困难等症状,症状发作呈现持续性,如果无法在短时间内给予病情控制和症状治疗,患者生命将受到威胁。因此,尽早对患者实施病情判断,并给予综合治疗,对减少危重症哮喘的死亡率是十分必要的。
   杨俊[1]在研究中指出,危重症哮喘患者在入院后,医务人员需要第一时间需要了解和咨询患者的既往病史,并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观察和分析患者的生命体征,对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动脉血气以及呼吸等指标进行检测,并给予综合治疗。
   危重症哮喘的判断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本院80例患者均从症状和体征两个方面进行判断,均确诊为危重症哮喘。李俊峰[2]在研究中对危重症哮喘的判断同样从症状和体征两个方面入手,其认为哮喘患者的临床症状多为呼吸困难,医护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进行病情评估,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充分掌握危重症哮喘的症状特点。一般情况下,危重症哮喘患者发病时会出现感觉降低、低氧通气敏感性下降以及呼气负荷上升,医护人员需要密切观察,防止患者因呼吸困难影响导致血液气体交换受阻而猝死。在体征判断上,李俊峰也指出危重症哮喘患者的循环体征一般表现为心动过速,这与静脉回心血量减少、心肌收缩力下降有关,患者此时的血压最大收缩压和最小收缩压差值可达到15mmHg。另外还可以结合PEFR以及FEV1检测可以客观反映患者的气流阻塞情况,一般PEFR昼夜波动大昭示着患者存在致命性哮喘或者猝死前征兆,因此要求医护人员加强患者白天的护理以及夜间监护。在呼吸体征上,危重症哮喘患者呼吸的频率增加且合并哮鸣音。另外,危重症哮喘患者的呼气与吸气均为主动过程,这种情况主动呼气会导致呼吸肌的工作负荷增加,导致胸锁乳突肌收缩过度。同时患者在缺氧的情况下还会出现发绀征兆,因此医师在判断上可以结合患者的口唇以及口腔黏膜进行观察,如果发现紫绀,则表明缺氧严重。我院80例患者经过体征、症状的判断,均符合上述表现。
   在治疗上,我院80例患者均综合治疗,包括氧疗、糖皮质激素治疗、支气管舒张剂、抗生素以及机械通气,其中有47例患者患者在经过药物治疗后,病情均好转,其余患者合并呼吸衰竭则实施机械通气治疗,总有效率为96.3%(77/80)。治疗过程中医师还需要注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联合短效激素以及长效激素进行治疗。在支气管舒张剂的使用,药物一般选择多索茶碱注射液,邓红[3]在研究中指出,茶碱类药物能够有效舒张支气管平滑肌,致使呼吸中枢以及呼吸肌兴奋,同时还能够抗炎以及提高机体免疫力。由于茶碱类药物在机体代谢中存在个体化差异,因此要求结合患者机体情况进行选择用药,合理停药。药物治疗后,病情无明显改善的患者则需要实施机械通气,其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呼吸肌疲劳,并改善患者意识模糊以及机体衰竭的症状,提高治疗成功率。机械通气在使用过程中,医护人员还需要合理防治并发症,控制感染。
   综上所述,对于危重症哮喘患者,医师需要做到合理判断,并结合患者的机体情况以及病情症状进行综合性治疗,减少患者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杨俊.危重症哮喘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9):457-458.
  [2]李俊峰.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判断及治疗方法[J].内蒙古中医药,2011,, 3(12):45-46.
  [3]邓红.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判断及治疗方法探讨[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3,2(12):212-213.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 探讨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中螺旋CT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50例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螺旋CT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动力位寰齿前间隙改变、寰齿侧间隙差值、寰齿后间隙、寰齿前间隙等观察指标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
【摘 要】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共90例,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上述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48.27±3.13),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结合中医护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3月60例膝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熏蒸结合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观察组缓解10例,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缓解4例,显效18例,有5例,
广州某电厂#1机自投产以来在额定功率运行一台水环真空泵真空一直维持在-91kPa左右,真空严密性多次试验在0.15kPa/min~0.26kPa/min。至2018年8月#1机停机检修完成后,启动发现
【摘 要】 目的:对治疗心力衰竭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58例,随机分成两组,早期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的7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早期只是单纯采用呋塞米治疗的79例患者,设为比对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分析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显效41例,有效2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高新技术已高速融入电力生产行业中。智能数显表根据其简单的测量方式和高精度的性能,在发电企业参数监视和保护系统中,占据了主要的地位。该文通过现场
【摘 要】 目的 对输尿管镜技术在泌尿外科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 方法 选择我院于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期间收在我院应用输尿管镜技术诊断和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30例,在此30例患者中采用输尿管镜进行泌尿外科治疗的患者有20例,用输尿管镜进行诊断的患者有10例,进行治疗的患者均患有输尿管狭窄、尿道撕裂、输尿管结石、尿道结石等不同程度的输尿管疾病。 结果 输尿管镜在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
光纤光缆市场的激烈竞争已持续了两年多,市场趋势持续低迷,眼下还看不出市场转暖的任何迹象,并且国内光通信制造企业进一步减少,去年中国的光纤用量超过了1400万芯公里,创造
【摘 要】 目的 对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术细胞学检查在诊断肺癌中的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将2013年7月~2014年8月在我院接受CT检查且结果为肺内占位的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给予所有患者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术细胞学检查。结果 50例疑似肺癌患者经过支气管镜、痰脱落细胞学检查均没有确诊,给予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针吸术细胞学检查;患者的穿刺成功率为98%;没有得到确诊的1例患者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