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中螺旋CT处理技术的应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t00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 探讨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中螺旋CT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50例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螺旋CT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动力位寰齿前间隙改变、寰齿侧间隙差值、寰齿后间隙、寰齿前间隙等观察指标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螺旋CT是一种较为准确的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临床检查和诊断技术,有助于患者疾病的早期检查,并为其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奠定基础。
  【关键词】 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 螺旋CT 应用价值
  寰枢关节是人体内十分关键的一个关节部位,主要包括关节囊、齿状突尖韧带、寰椎横韧带、枢椎、寰椎等部位,其中,寰枢椎间的骨性结构齿状突是最为核心的起到转转作用的一个部位。通常情况下,约有一半颈椎旋转动作的完成需要寰枢关节组织的协调。在人体受到炎症、外伤或是其他变异因素的影响后,寰枢关节会无法正常愈合或是寰枢横韧带出现侧方或是后方移动,但并未完全拖尾,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神经体征或是症状,此时即可确诊为寰枢关节旋转半脱位或是寰枢关节半脱位。随着近年来医学影像学技术的广泛应用,螺旋CT检查技术在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本次医学研究就对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中螺旋CT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50例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为观察对象,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者26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13岁,平均(6.5±3.5)岁,最短病程1d,最长病程30d,平均(18.6±5.3)d。所有患者均存在寰枢关节处压痛、头颈部活动受限、疼痛、固定性偏斜等临床表现。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性患儿25例,女性患者25例,最小年龄3岁,最大年龄16岁,平均(7.5±2.1)岁,由此可见,两组观察对象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所用检查设备为德国西门子,Emotion 16-slice16 排螺旋 CT,CT平扫参数设置为:容积扫描,16 mm×1.2 mm 采集,5.0 mm层厚,100 mAs,130 kV。
  寰齿前间距:患者保持仰卧位,扫描平面与两外眦线平行,扫描床头与矢状面垂直,防止头过屈或过伸,扫描范围为颅底与 C3 水平之间。以寰椎前弓后缘中点为寰齿前间隙的测量点,垂直于齿凸前缘作一垂线。见图1。
  寰齿后间距:患者保持仰卧位,扫描平面与两外眦线平行,扫描床头与矢状面垂直,防止头过屈或过伸,扫描范围为颅底与 C3 水平之间。寰齿后间隙设定为脊髓的实际空间,因而可选齿凸后缘至寰椎后弓前缘间的最短距离。见图2。
  寰齿左右侧间距:患者保持仰卧位,扫描平面与两外眦线平行,扫描床头与矢状面垂直,防止头过屈或过伸,扫描范围为颅底与 C3 水平之间。寰齿左右侧间距检查范围设定为寰椎左右侧块间与齿凸左右侧缘中点之间最短距离,对两者之间差值的绝对值进行计算,即为寰齿侧间距差值。见图3。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全部数据均使用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使用(x±s)加以表示,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方法加以表示,如果数据间比较结果P<0.05,则证实两组观察对象治疗结果数据之间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动力位寰齿前间隙改变、寰齿侧间隙差值、寰齿后间隙、寰齿前间隙等观察指标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观察对象螺旋CT检查结果对比分析[mm]
  注:与对照组相比,*表示P<0.05。
  3 讨论
  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常会出现头颈部歪斜、转颈受限、颈部不适以及头晕等不适感,且儿童是该疾病的高发人群,部分成年人也会因寰枢关节半脱位而诱发头晕等现象,但常会因症状不典型而受到忽略[2]。寰枢关节具有相对复杂且特殊的解剖结构,如果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处理,则常常会对周围的颈髓与延髓造成严重损害,部分患者甚至会因此而危及生命。随着近年来螺旋CT检查技术的逐步发展完善,其在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3]。多层螺旋 CT检查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且扫描时间更短,能够多角度清晰地反映患者病变区域情况,对于患者脱位和骨折的程度以及类型的判断也更加准确。另一方面,多层螺旋CT能够在常规扫描的基础上实施薄层图像重建,因而对于病变区域的显示和检查也更加全面[4]。
  参考文献
  [1]候威武. DR、CT 及 MRI 在少儿咽后间隙脓肿引起寰枢关节半脱位的诊断[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4):67-68.
  [2]卢春兰,彭云,温阳,尹光恒. 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X线及多层螺旋CT诊断价值及对比分析[J].医学影像学杂志,2009,19(9):1123-1124.
  [3]狄宝林,林红梦,董国顺,李翔. 坐位牵引配合手法治疗寰枢椎半脱位的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2):2436-2437.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口服抗血小板药物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的实践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68例冠心病患者为实验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34例)与对照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氯吡格雷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普拉格雷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通过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间的治疗总有效率,实验组为97.1%,而对照组仅为82.4%,实验组的患者
在儿外科临床门诊中,小儿腹股沟疝是比较常见外科疾病,也是一种先天性疾病,其发病率相对较高,治疗途径主有两种: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小儿腹股沟疝手术在一些地方的基层医院也可以
赣南作为江西经济发展的纽带,客家服饰文化做出了重大贡献。赣南客家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众多的服饰特色文化,其特色被社会接受推广,笔者深入赣南客家基层生活,在服饰方面
在当代社会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国外生产的液压动筛跳汰机的部分配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生产发展情况,需要进行改造。该文主要介绍了国外液压动筛跳汰机在淮南矿业有限责任公
中医临床准确辩病比较复杂,它是一个认识、理解人体生理病理机制的过程。但是这对每位中医来讲,又是必须做到的,否则难维中医大业。  在这个过程中,应对《汉代医家张仲景二十四脉》、《明代李时珍二十七脉》、《西普王叔和脉经》从脉形到主病,都应做到应知应会。在多种脉形分类中,不仅要掌握一般脉象,而对纲领性脉象浮、沉、迟、数更应了如指掌。  浮脉和浮类脉:浮脉。其脉形是“轻按即得,稍按力稍减而不空”。 根据现
开发专用断路器由于断路器面临的开断任务极其不同,新的专用断路器不断被研制开发出来.如用于发电机的特大容量真空断路器(开断电流高达63~80KA及以上),用于开断感性负荷的低
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防爆标委会)第四届一次会议于2004年3月29日-4月1日在桂林市召开.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对于儿童区域麻醉的辅助临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的是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进行辅助儿童区域麻醉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是氯胺酮药物对儿童进行区域麻醉的方法,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实际的临床实验中,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药物对儿童的区
【摘 要】 目的 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住院部收入的160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预防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产妇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产妇给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一般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用药后在临床总有效率、第三产程时长、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
随着再生烘干技术的发展,在添加比一定的条件下,再生环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再生料添加形式,对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有极大帮助。该文详细介绍了再生环的工作原理以及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