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l20071002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对治疗心力衰竭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研究。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58例,随机分成两组,早期给予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的7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另外早期只是单纯采用呋塞米治疗的79例患者,设为比对组。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分析效果。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中显效41例,有效29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8.61%;比对组79例患者中,显效17例,有效38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为69.6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患者的体液潴留得到有效改善,利尿效果提高,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關键词】 心力衰竭;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早期应用;临床疗效;观察
  【中图分类号】 R54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1-0051-01
  心力衰竭经常伴着肝、肾、肺等器官功能不全出现,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健康,若得到不及时的有效处理,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临床中,多以肺淤血、体液潴留、外周血肿等症状出现,多数患者临床中感觉呼吸困难、乏力或运动耐力下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当前,在临床中对心力衰竭的治疗多采用呋塞米等利尿剂进行治疗,由于对肾功能的影响,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有效率也大打折扣。为了提高对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降低副作用,本研究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58例,早期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临床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58例,随机分成两组,其中早期采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的7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患者29例,年龄最小的患者40例,最大的患者81岁,平均年龄为(59.57±5.42)岁;采用单纯呋塞米治疗的79例患者,设为比对组,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最小的患者44岁,最大的患者80岁,平均年龄为(58.75±6.25)岁;原发性疾病分别为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性心肌病;其中127例患者心功能Ⅲ级,所占比例为80.38%,31例患者心功能Ⅳ级,占19.62%。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中相关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紫绀、颈静脉怒张、乏力、水肿等表现,体征表现有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方面,没有明显差异,且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排除严重休克、妊娠、低血压、恶性心律失常、肝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患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以后,均给予吸氧、利尿剂、ACEI、洋地黄等常规治疗,比对组的79例患者,给予呋塞米20-40mg融入葡萄糖250ml,进行静脉滴注,1次/天。观察组的79例患者,在接受比对组的相同治疗同时,静脉滴注时在葡萄糖、呋塞米混合液里加入20mg多巴胺,每天1次。
  1.3 疗效标准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采用NYHA法分析心功能,患者心功能改善Ⅱ级,为显效;心功能改善I级,为有效;患者心功能在治疗后没有得到改善,为无效。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为总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SPSS18.0统计学软件;t检验;P<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的79例患者中,显效率为51.90%,有效率为36.71%,总有效率达88.61%;比对组的79例患者中,显效率为21.52%,有效率为48.10%,总有效率为69.62%。两组相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 讨论
  吠塞米属于利尿剂的一种, 对尿钠的排泄及游离水的清除具有高效作用, 且对肾脏影响较小, 故在心衰初期常作为临床首选药物。但随着病情的逐步发展, 降低肾脏血流, 电解质出现紊乱, 使药物转运不畅, 而无法充分发挥其对体液储留的改善效果, 直至利尿剂抵抗。而多巴胺具有较强的正性肌力作用, 可以有效加强心肌的收缩能力,提高心排出量, 增加对肾脏的血流灌注, 积极的对肾功能损伤起到防治作用。因此在早期未出现肾功能降低时加用小剂量的多巴胺, 能够与吠塞米形成互补协同作用, 降低心脏的前后负荷, 并提高心排出量, 加强利尿作用, 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多巴胺是心力衰竭治疗指南推荐的用于利尿剂抵抗后改善利尿剂效果的药物,其药理作用是可增强利尿剂的利尿效果,增强心排出量与心肌收缩力,具有正性肌力的作用,同时多巴胺还可增加肾血流,预防肾功能受损。
  本研究中,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总有效率为88.61%,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呋塞米治疗的总有效率,可见,对于心力衰竭患者,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呋塞米进行治疗,患者的体液潴留得到有效改善,利尿效果提高,有效控制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王新粮, 陈正凯.早期应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吠塞米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研究I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6):76-77.
  [2] 戈丽峰. 氢氯噻嗪、呋塞米、多巴胺治疗利尿剂抵抗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22):12-13.
  [3] 刘建,贾静涛. 呋塞米联合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利尿剂抵抗性心力衰竭52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导报,2011,8(15):83-84.
  [4]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 35:1076 - 1095.
其他文献
开发专用断路器由于断路器面临的开断任务极其不同,新的专用断路器不断被研制开发出来.如用于发电机的特大容量真空断路器(开断电流高达63~80KA及以上),用于开断感性负荷的低
全国防爆电气设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防爆标委会)第四届一次会议于2004年3月29日-4月1日在桂林市召开.
期刊
【摘 要】 目的:观察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对于儿童区域麻醉的辅助临床效果。方法:選取我院于2011年2月到2013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需要接受手术治疗的儿童,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的是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进行辅助儿童区域麻醉的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的是氯胺酮药物对儿童进行区域麻醉的方法,并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在实际的临床实验中,亚麻醉剂量氯胺酮-芬太尼药物对儿童的区
【摘 要】 目的 分析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住院部收入的160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预防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80例。研究组产妇给予米索前列醇联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对照组产妇给予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观察两组产妇用药后的一般情况。结果 两组产妇用药后在临床总有效率、第三产程时长、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具有
随着再生烘干技术的发展,在添加比一定的条件下,再生环作为一种方便快捷的再生料添加形式,对于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生产有极大帮助。该文详细介绍了再生环的工作原理以及特
【摘 要】 目的 探讨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中螺旋CT处理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儿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50例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患者为观察对象,同时,选择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观察对象的螺旋CT检查结果。结果 两组观察对象动力位寰齿前间隙改变、寰齿侧间隙差值、寰齿后间隙、寰齿前间隙等观察指标结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1
【摘 要】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到2014年2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老年患者共90例,将所选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上述护理后,焦虑自评量表得分为(48.27±3.13),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
【摘 要】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结合中医护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3月60例膝关节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中药熏蒸结合中医护理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对症治疗后,观察组缓解10例,显效1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缓解4例,显效18例,有5例,
广州某电厂#1机自投产以来在额定功率运行一台水环真空泵真空一直维持在-91kPa左右,真空严密性多次试验在0.15kPa/min~0.26kPa/min。至2018年8月#1机停机检修完成后,启动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