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POC平台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3 1 3”

来源 :教育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mm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传统的“一锤定音”式考核模式的弊端,在探索基于SPOC平台的“3 1 3”考核模式基本内含的基础上,阐述了《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中“3 1 3”考核改革的基本做法和成效,供高校专业课程教学参考。
  关键词:SPOC平台;道路勘测设计;3 1 3考核模式;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5-0125-02
  课程考核作为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尺,在课程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传统的“一锤定音”式考核模式已难以适应新型岗位人才对能力培养的需求,必须改革创新[1]。随着SPOC在线教学模式的逐渐普及,“3 1 3”考核模式在《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中得到了高效运用。
  一、传统课程教学中考核模式的反思
  传统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教学,通常是一种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模式,一般采用课堂理论讲授与道路勘测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程序展开,其课程考核主要采用课终闭卷考试的方式。这种“一锤定音”式的考核模式,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弊端[2],主要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
  1.传统的“一锤定音”的考核模式,只能考核学生对勘测设计基础知识和计算方法的掌握,对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和工程意识的培养体现不明显,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2.传统教学的考核模式只能使学生“坐中学、坐中考”,而非“做中学、做中考”,授课中知识传授有余,能力培养不足。学生学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尽管大部分院校在开设这门课程时都设置了课程实践环节,但由于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学生实习大都浮于表面,流于形式,课程考核也很难真正客观地评价每名学生的勘测设计能力,更谈不上创新思维能力了。
  3.传统的考核方式较为单一,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许多学生即使平时不认真学习,只要考前“有效突击”,也能蒙混过关,甚至一些长于记忆的学生还能考出高分;相反,一些学生课堂参与度很高,动手能力也很强,可考试分数却并不一定突出。
  课程考核作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提高教学效果的标尺,必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乐于学、乐于思、乐于考。
  二、基于SPOC在线教学的考核改革思路
  1.SPOC在线教学对考核改革的优势。SPOC(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在线教学就是通过把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优势和在线学习的优势相结合的一种混合式教学方式。在SPOC在线平台上,學生可以利用各类体现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视频、动画、课件、微课等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测试;课上教学则是基于在线学习的知识内化和重难点解惑过程;课后利用SPOC教学平台实现在线互动提问、答疑、交流和拓展提高。这种在线教学对考核的最大优势是,SPOC教学平台将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状态以量化的形式记录下来,为实现过程性考核和成绩管理提供了平台。
  2.“3 1 3”考核模式的基本内含。“3 1 3”考核模式是一种对学生进行全程考核及评估的综合性考核模式,是全面质量管理中“基于过程的管理”的思想。其基本内含是:第一个“3”是指课堂表现、平时作业,以及小课题或者案例设计等过程性考核;“1”是指理论基础知识考核,可采用闭卷笔试、在线标准化答题、开卷等方式进行。而理论基础知识考核的卷面成绩必须在60分以上,才能参加考试总成绩统计,否则,总成绩不及格。第二个“3”是指课程实践、课程论文、课程答辩等形式的考核。课程答辩是“3 1 3”考核模式中的一个突出做法,考查的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灵活运用与拓展能力[3]。
  三、“3 1 3”考核的基本做法与成效
  经过不懈的努力,课程组构建了《道路勘测设计》SPOC在线教学平台。以SPOC平台为依托,以获取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能力为根本,采用了课前在线自学、课堂讨论探究、课后巩固拓展的教学模式。而课程考核采用了集过程性考核(平时成绩)、理论考核和能力考核(实验成绩)于一体的“3 1 3”考核模式,以检验学生的学习能力、研讨能力、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实现全过程、全方位的成绩评定。具体内容和所占分值见图1所示。
  1.利用平时成绩的评定实现过程性考核。利用平时成绩的评定督促学生完成课前、课堂、课后整个学习任务,评价其完成情况,并细化和量化平时成绩。平时成绩主要细分成六部分:自学成绩、课堂表现、作业成绩、测试成绩、参与成绩、竞赛成绩等。自学成绩包括通过在线学习任务完成情况、学习时间及笔记、测试情况等,由系统综合统计。课堂表现是指课上回答问题、交流互动、积极主动性等综合表现,每次课后对教师所有学生打分并在SPOC平台上进行记录和公示;作业成绩都是在线进行一对一批改后记录成绩。课堂布置的特定任务,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学生线上提交答案,教师结合线下步骤检查和答案给出成绩进行记录;在线测试和课堂竞赛,成绩评定好之后自动进入到系统中;参与情况包括发帖数量、回帖数量等,平台会自动统计作为参与在线学习情况的成绩。平时成绩的评价是由SPOC平台的成绩管理功能自动统计完成的。通过平时成绩的评定,实现全方位、多角度的过程性考核。
  实践表明,过程性成绩的评定激励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学习氛围。学生网上参与度逐渐提升,问题交流的深度逐渐加强。这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如表1)中可以看出,学生的自学能力、研讨能力和积极性都大幅度增强,综合成绩相比以往提高明显。
  2.利用实验成绩的评定实现能力考核。实验成绩主要包括道路勘测实践、课程设计和论文答辩。道路勘测实践是指课程实践阶段进行的道路野外勘测作业,反映的是学生在一定的背景下对实际道路工程进行野外勘测实践作业的动手能力,通过野外动手实践表现、勘测数据的检查、小组互评等进行分数评定;课程设计是指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的室内道路设计,反映的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道路设计的能力,通过学生的课程设计成果进行综合评定;论文答辩是指课终的论文撰写、汇报与答辩,反映的是学生对本课程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应用拓展和创新能力、语言表达及成果展示能力等。每名学生汇报10分钟,回答专家的问题5分钟。学生汇报答辩后,由学生、教师、专家共同给出成绩。通过实验成绩的评定,实现实践运用和创新能力的考核。
  实践证明,采用这种形式考核和成绩评定机制,会激发学生道路勘测的动手实践和问题探究的动力,增强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进行道路设计的创新思维能力和成就感,客观地评价每名学生的能力状态,真正实现能力考核的目的。
  3.利用课终闭卷成绩的评定实现基础考核。理论考试成绩采用课终闭卷考试方式。作为一种传统的考核形式,它能够系统地反映学生对整门课程理论基础知识的综合掌握情况,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基础。
  四、结语
  《道路勘测设计》SPOC在线教学和考核改革的实践,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思路,实现了课堂教学以知识传授向能力培训的转变。教学实践证明,在道路专业课程教学中运用“3 1 3”的考核模式,既能客观地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激发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体现知识目标和能力培养的教学要求,收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军,等.浅议大学本科专业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J].大学教育,2014,(16):18-19.
  [2]俞敏燕.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课程考核评价模式改革构想[J].中国校外教育,2011,(12).
  [3]王建平,等.大学专业课程“三位一体”考核模式改革[J].教育教学论坛,2016,(1).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探讨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应用型本科学校教学管理中应用的必要性及意义。以沈阳工学院能源与水利学院为例,探讨了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及其在QC课程组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等创新型应用方面的做法,为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在全校的实施提供了有益的实践基础。  关键词: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应用型本科;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
摘要: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和手段。在实验教学中植入研究性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实验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阅读文献和实验设计的能力,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实验教学;研究性实验;肉桂酸;微波合成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8-0272-
手机文化包括手机短信、彩信、文学、视频、电台、广告、手机报等多种形式。作为媒介文化及通讯平台,迎合了大学生心理需求,但是弊端也日益凸显。  一、一般资料与方法  此次调查对象是四川省南充市川北医学院的2014、2015两个年级,随机选择,共550名学生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以自行设计的《手机文化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研究》的调查问卷表为调查工具。设计27个封闭式问题,包括21个单项选择题、5个多项选
摘要:贷款违约风险是影响助学贷款可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障碍,而高校在贷款违约风险控制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以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高校在宣传、教育、机制三个方面的违约风险控制路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职院校;贷款违约;风险控制;路径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48-0273-02  助学贷款是我国资助体系的一部分,自实施以来
摘要:从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质量评价三个方面论述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认识,期望对理工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跨学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3-0048-02  现代科技的发展历史表明,大多数科技创新的成果都不是也不能
摘要:六步学习法,是德国职业院校和企业培训中普遍使用的方法,是德国职业培训质量的重要保证。随着德国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中国的推广,六步学习法在高职课堂中得到广泛使用。本文就六步法在高职教学中的应用现状,作出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六步法;高职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1-0230-02  完整的行动模式——六步法,常被称为六
摘要:本文以五年制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探析“3 2分段式”中高职衔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模式的一种重要类型存在的必要性,并从高职院校的角度探讨“3 2”办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和实践经验总结。  关键词:中高职衔接;“3 2分段式”;联合办学;人才培养;办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9-0281-03  五年制“3 2分
摘要:女生节横幅标语数量众多、内容丰富,并由学生精心创作,是当代大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分析的典型案例。笔者在充分收集湖南省某高校近两年女生节标语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当代大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现状,并结合高校教育现状及社会语言环境进一步分析其产生原因、思考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女生节;标语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
摘要:手机已作为生活必需品全面进入大学生生活,而手机上网也是大学生生活中的一个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在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学生中发放调查问卷、谈话等方式分析了合肥职业技术学院五年制高职学生的手机上网的基本现状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思想行为特征,并总结出相应的教育引导策略。  关键词:手机上网;思想行为特征;教育引导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
摘要:围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楚雄师范学院搭建了六个实践平台,即实验教学“8 2”模式平台、设计性实验平台、开放实验室平台、学科竞赛(如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物理教学技能大赛)平台、学生社团活动、大学生科研项目及参与学生教师科研项目平台。平台建设以来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物理实验》、《物理通报》、《实验科学与技术》、《光散射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79篇,获得国家专利一项。在“全国大学生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