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用“活动单导学”催生高效语文课堂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qianz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是一个“效率至上”的时
  代,教学同样追求效率的最大化,小学语文教学也不例外。那么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笔者觉得目前流行于小语界的“活动单导学”模式是一条对催生高效课堂极其有效的教学途径,其渗透出的创造教育的思想也再次激起了语文教学这潭水的涟漪。
  所谓“活动单导学”,简单地从形式上来理解,即教师根据学生实际,以课标为纲,以课本为例,以学生为主线设计的活动方案。从精神本质出发,则应该是教者建立活动方案,优化教学结构,使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从而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实现教与学的双赢。
  一、以人为本——“活动单导学”的核心理念
  “活动单导学”的核心理念就应该是以人为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作为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的必然主体,应当受到足够的关注和尊重。在现代教学理论体系中,教师也早已从主体地位退居为主导地位,从教学的主角蜕变为“平等中的首席”,这一系列的称呼转变,透视出的是语文教育基本观的转变,也应看作为语文教育本质的理性回归。素质教育强调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就是面向有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活动单导学”模式的实施正是基于学生差异的考虑,将学生进行分组,将教学进行分块,切割出最适合每一名学生的横向(学生的不同学习层次)和纵向(教材的深浅)组合。儿童独有的天性和文化特质是来自童真世界的极其可贵的人性资源,又是儿童学习母语,求得自身发展的天然动力。因此,在建立“活动单导学”模块时我们要做到以下几点关注:关注学生的兴趣;关注学生的个人体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关注现实的社会、生活和自然。
  活动作为“活动单导学”的主体,其执行者是儿童。有言道,“游戏之于儿童,是其生活本身”,活动之于儿童,是其学习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语文教育要真实有效地促进语文学习主体——儿童的发展,就必须设计、组织、引导、规范儿童的语文“活动单导学”活动。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的《我们爱你啊,中国》中,本人在运用“活动单导学”模式教学时设计了这样的导学活动单:①“自主预习单”——挑选出有一定难度的字、词、句,引导学生自己探究,从而解决诵读不流畅的羁绊,为在读中生情奠定基础,同时也能促进语文“工具性”这一目标的实现;②“释疑解惑单”——给学生充分自由交流预习过程中自我无法解决的问题,过程中可组内活动,也可跨组合作,教师相机参与,目的是“授生以渔”,达成语文教学技能目标;③“阅读分享单”——给足学生自我阅读时间,并引导学生在组内分享阅读感受,激发出孩子内心最真的爱国主义情感;④“延伸交流单”——拓展教材内容,延伸情感;⑤“评价反馈单”——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成效。这一板块是不可或缺的,整堂课的学生自主活动,教者监控成效由此体现。
   “活动单导学”模式正是关注学生、发展学生,为孩子构建自主、合作、探究新型学习方式的平台,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打造高效、和谐、科学的新型小学语文课堂。
  二、创造教育——“活动单导学”的理论支撑
  翻开创造教育的史册,不难发现英国心理学家、优生学家高尔顿应该称为“创造教育研究之父”。其以及后续研究者们所提出的创造教育思想包括:①教
  育应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为主要目标;②人人都具有创造力,只是程度高低不同而已,普通人和天才之间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③创造力和智力是不同的范畴,智力教育不能代替创造教育;④创造性学习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主学习是创造教育的一项原则等。这些创造教育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看来也是非常具有前瞻性的,尤其对我们今天推行的“活动单导学”具有指导意义和支撑作用。
  比较创造教育和传统教育,我们会发现就目的看,创造教育重运用知识,传统教育重掌握知识;就教法看,创造教育重启发,传统教育重传授;就学法看,创造教育重发现,传统教育重接受。创造教育仍强调知识是创造的基础及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其特点是鼓励学生主动探索,重发散思维,学有特色。其任务是培养好奇心、创造意识、创造毅力、创造思维能力和技法等。在课程教材上,要求尽量吸取最新科学成就;加强科际联系,发挥课程综合效益;教材要适合学生自学,传授研究方法,体现创造力培养要求等。它有独特的课堂活动形式,如戏剧、竞赛、小组活动等;有独特的课堂结构。
  “活动单导学”较之以往的传统教学,其发生了多层次的转变,从教学形式上由“单兵作战”转变成了“小组合作”;从教学方式上由“以师为尊”转变成了“以生为重”;从教学结构上由“以教定学”转变成了“以学定教”;从教学内容上由“以案促教”转变成了“以单导学”。这一系列的转变聚焦到一起,就可以很明晰地透视出小学语文教学中不能忽略的创造教育的思想。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小学)
其他文献
据统计,写过昭君事迹的著名作者有500多人,古代有庾信、鲍照、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蔡邕、王安石、耶律楚材等,近现代的有郭沫若、曹禺、田汉、翦伯赞、费孝通、老舍等。古往今来,把王昭君作为歌咏对象的诗歌有700余首,与之有关的小说、民间故事有近40种。在这些作品中,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无疑堪称绝唱。明人王嗣奭在《杜臆》中说:“昭君一章,盖入宫见妒,与入朝见妒者,千古有同感焉。”诗人流落夔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商务、扶贫主管部门:  为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部署,推动提升电子商务进农村,建立农村现代市场体系,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财政部、商务部、国务院扶贫办决定2020年继续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聚焦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落实高质量发展要
各中央金融企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有金融企业(以下简称金融企业)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立足自身职能,强化金融服务,践行社会责任,及时向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捐赠,大力组织境外机构开展防疫物资采购,传递正能量,对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業为了实现战略规划和经营目标,对预定期内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财务活动,通过预算量化的方式进行合理的规划、预测,并以预算为准绳,对预算的执行过程和结果进行控制、调整、分析、考评的管理活动。全面预算管理作为管理会计的一种方法,兼具控制、激励评价等功能,全面预算管理是一种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体系,是实现企业战略目标、提升经营绩效、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的有力工具。费用预算涵盖管理费用、
“十八而志,青春万岁!”听着湖南卫视成年礼过程中那响彻星城,年轻而又铿锵的声音,我脑海里立刻清晰地串起另一种声音: “文韬武略,自强不息;激情澎湃,永不言败;斗志昂扬,明德最强!”——这是每日清晨回荡在百年名校——长沙市明德中学校园上空的声音。这一声声,喊出了质朴而不乏粗野的生命原初气象,喊出了生命之元气!明德中学范秋明校长说,教育就是要在文饰的过程之中保持生命内在的、原初的丰沛之气,让生命在教化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我国高校活动涉及的内容愈发广泛与复杂,经费来源的多元性和资金规模的增大使得高校面临的风险也逐渐加大。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不仅仅是落实国家政策要求,也是高校自身提高管理水平、防范风险的必要手段。但由于高校长期以科研与教学为主,其内控制度不能与其快速发展相适应,内控制度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高校的有效运行。本文通过研究我国高校内部控制的现状,发现目前高校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的问
4月24日,中方县2009年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在怀化嘉顺大酒店会议室举行。会议传达了省、市教师继续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了全县2008年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并对2009年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对2008年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校本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会议由县教育局党组书记袁海主持,县教育局副局长曾其云作主题报告,怀化市教育局师资科科长陈楚、怀化市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王笑
周新湘:宁乡县玉潭中学青年教师。他曾获省市“优秀教师”称号,长沙市首届“星城杯”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长沙市艺术课“三优联评”一等奖,长沙市中小学教师技能比赛一等奖,长沙市优秀艺术课教师,长沙市优秀班主任。他是第十二届全国中小学生书画大赛国家级指导工作一等奖获得者,全国“双龙杯”少儿书画大赛优秀辅导员,湖南省“耕耘杯”青少年明星大赛书画类优秀辅导老师。  看着这一大撂获奖证书,听着领导和老师们对他
经国务院批准,国家税务总局联合财政部印发了《关于熊猫普制金币免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财税〔2012〕97号),明确自2012年1月1日起,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销售的熊猫普制金币免征增值税。之后税务总局配套印发了《关于发布〈熊猫普制金币免征增值税管理办法(试行)〉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6号),并先后公布了八批符合免税条件的纳税人名单,以及两批不符合免税条件的纳税人退出名单。  现将第九
“欲先立人,必先立师”,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工作的治校之本,动力之源。校长必须充分重视教师的作用,为他们搭起教与育的舞台,开发他们的智慧和潜力,展示出各自的教育风采,使之真正成为学  校创造性劳动的主体。经过近几年的研究与实践,我校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教师队伍建设模式。    一、强调校本自培作用,健全有效的培训机制    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成长的场所,而且也应该是培养教师成长的场所。前年,